百书楼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71章 1985文研所年终会议

第471章 1985文研所年终会议


《童话大王》编辑部,面对郑渊杰想出版《童话大王》连环画的想法,刘一民将梁向东叫了过来,算一算盈亏平衡点。

    《童话大王》出版杂志,成本只有印刷和发行成本(不算郑渊洁脑力劳动),要换成连环画的话,那就需要加上美术师的成本了。

    “如果咱们卖三毛钱一册,一期杂志有一百幅图算,画师加上其它成本,总共算下来,咱们想要盈利,连环画的销量需要在五万册才能回本。”梁向东说道。

    刘一民点了点头,梁向东得出的数字跟刘一民算的差不多,连环画的印刷成本要高于单行本,按照三毛钱的售价,每册的利润在四分钱左右。

    郑渊杰听到后头疼地说道:“五万册,也就是说卖到十五册也挣不了多少钱?”

    “可以提高售价,提高到五六毛。”梁向东说道。

    “一月出单行本,二月出连环画,得保证美术师能够画出来付印。如果长期合作,单张画稿的价格应该能降下来,为保证速度,肯定也是集体创作。”刘一民低声沉思。

    郑渊杰摆了摆手说道:“要不算了,杂志我还想出单月刊呢,同时进行连环画和文字杂志的售卖,那岂不是相互挤压市场了,且留给画画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了。”

    郑渊杰认为《童话大王》和《霍元甲》有本质的不同,《霍元甲》的单行本大多数小孩子看不懂,有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阅读障碍。《霍元甲》的连环画版本刚好作为补充。

    但《童话大王》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文字还是漫画都是小孩子读的。

    “单月刊的事情,可以以后再想,咱们可以出几期的连环画试一试。说不定两者的市场不仅不相互挤压,而且是相互补充。连环画版本提高售价,做到卖出两三万册就能够收回成本。”刘一民建议道。

    郑渊杰又思索了片刻后说道:“那行,86年第一期试试,明天我就去美术家协会寻找能够合作的画家。”

    梁向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算成本和售价到底多少才能在两到三万册达到盈亏平衡。

    “一民同志,你什么时候学会写童话了?”戴铁郎指着《虹猫蓝兔七侠传》好奇地问道。

    郑渊杰抢先一步说道:“他呀,他一直会写。”

    “一直会写?”严定宪反问道。

    郑渊杰走过去向他们讲起事情的来龙去脉,听的严定宪三人冲刘一民竖大拇指:“一民同志,你可真厉害,前四回写的很棒,我觉得拍成动画片肯定会有很多人看,就是.”

    “就是什么?”刘一民问道。

    戴铁郎说道:“就是成本太高,一招一式都需要画,画面还要出彩绚丽。相比之下郑渊杰同志的《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就简单许多,跟《黑猫警长》的工作量差不多。”

    《舒克和贝塔》和《皮皮鲁》都是郑渊杰笔下经典的童话人物,一部在1983年创建,一部在81年开始写。

    刘一民看了一眼郑渊杰,接着冲严定宪和戴铁郎、夏秉钧说道:“大家可以想一想原创的动画合作,当年老郑创建《童话大王》的时候我就想到了,电影的原创素材可以在咱们国家的动画故事里面找。

    《舒克和贝塔》、《皮皮鲁》都是可以拍的动画片。”

    严定宪几人并没有先下决定,而是询问了一下郑渊杰关于《舒克和贝塔》《皮鲁鲁》的后续创作计划。

    郑渊杰听到有可能制作成电影,立马来了兴趣,向他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了自己的后续创作思路。

    严定宪三人过来,也是想合作。两颗迫切的心,碰到了一起,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经费问题。

    临走之时,他们带走了几本《童话大王》,说是要回去研究研究。美影厂动画拍摄的总时长已经被分的七七八八的了,在现有政策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今年想制作也制作不了。

    郑渊杰握着严定宪和戴铁郎的手,将他们送出门外。刘一民冲着郑渊杰说道:“老郑,赶紧回去吧,外面风大天冷。”

    郑渊杰看了一眼屋脊上飞过的乌鸦:“你们路上慢点。”

    回去的路上,刘一民依然跟三人在讨论原创动画改编的问题,严定宪说道:“目前国内的童话故事,我们看了,质量上属上乘的还得是郑渊杰,当然今天看到最好的是一民你写的。武侠和童话融合起来,别说大人有武侠梦了,哪个小孩没有呢?”

    “小孩子更浓,随手捡个木棍都想行侠仗义。”戴铁郎笑着说道。

    回到燕大的招待所,三人仍然缠着刘一民讲一讲《虹猫蓝兔七侠传》后续的故事。刘一民将后续的大致剧情走向给他们透露了一下,并没有将结局告诉他们。

    “要是有钱就好了。”戴铁郎遗憾地说道。

    他们认为《虹猫蓝兔七侠传》每集的制作成本要在两万元左右,而美影厂正在制作的《葫芦兄弟》,从头到尾只花了六万元。

    《葫芦兄弟》算是86年美影厂推出来的重磅动画作品,在和外国的动画厮杀中,为国产动画抢了一席之地。

    现在美影厂没有改革,就算是刘一民想投钱也没地方投。

    两万块钱的制作成本如果没办法收回来,刘一民也没资金源源不断地往里面扔。

    “严厂,咱们美影厂要自己多想办法,多想想如何转型,文研所在这方面会给你们做经费支撑。”刘一民说道。

    严定宪话锋一转,谈到84年小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来到美影厂访问的事情,当时厂里面对商业化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听严定宪说到这里,刘一民询问了一下他们讨论的具体内容。

    在后世有一个知名的谣言,就是宫崎骏来到美影厂访问,宫崎骏关注的是美影厂的创作风格,而中国电影厂最关注的是他们如何挣钱,按件计酬的方式。

    宫崎骏对中国美影厂逐利的行径表示失望,发誓再也不来中国。这成为许多人攻击中国国漫的最经典的“武器”,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评论。

    但其实宫崎骏主要表达的是对动漫创作商业化的趋势表示失望,认为商业化会使得动画失去创新和独特的风格。

    比如目前的美影厂习惯于做各种风格的动画片,但如果商业化了,就会像外国一样,将一部开头能挣钱的动画片,做成无数的系列,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但在刘一民看来,无论从哪种角度,宫崎骏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了,美影厂也得盈利,导演也得养家啊。

    毕竟宫崎骏已经靠着小日本动画的商业化挣了不少钱了,濒临死亡的人是没办法考虑未来的。

    严定宪对于刘一民提出的“两条腿”走路相当感兴趣,一半走商业化路径,美影厂用商业化挣来的钱来补贴另一半。

    等刘一民离开招待所,严定宪望着燕大校园,脑子里在想着如何带着美影厂往上走。

    戴铁郎捧着搪瓷杯,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夏秉钧说道:“也不知道《虹猫蓝兔七侠传》卖的怎么样?”

    听到这话,戴铁郎才开口说话:“如果卖得好,咱们未尝不能尝试尝试制作。”

    “下了火车到沪市,咱们就知道了。“严定宪说道。

    凌晨五点他们要赶火车回沪市,五点没有公交车,刘一民特意给燕大的车队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们明天送一下。

    等他们到家,《童话大王》已经开售一整天了。

    1月1号,在一家人的围观下,刘一民在门口挂上了两只小灯笼。

    杨秀云将刘雨高高抱起说道:“阳历年也是年,挂上灯笼是吉祥年。”

    等灯笼挂好后,杨秀云给刘雨和刘林一人的小口袋里装了一个红包。

    今天家里是他们一家五口,元旦当天让喜梅放假休息了。

    九点,朱父朱母赶了过来,两家人围坐在客厅里包饺子。朱母说道:“今天《血战台儿庄》开始放映了,我们来的时候,电影院门口围的都是人。”

    “咱们一会儿包完饺子也看,桂影厂托人送来了一份拷贝。”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看向刘一民,咯咯一笑,将他脸上的面粉给轻轻擦掉。

    “用面粉的手来擦脸上的面粉,能擦干净吗?”朱父笑着说道。

    “就是,这孩子!”朱母佯怒道。

    朱霖调皮的摇了摇脑袋,继续快速地包起了饺子。朱霖今天穿着米白色的高领毛衣,衬得脖子修长。

    刘雨和刘林在沙发旁玩耍,杨秀云生怕两人磕着,包饺子包得提心吊胆。

    等饺子包完,朱母去厨房将锅里面的水给烧上,准备吃饭。

    刘一民走进电影室,将放映机接上电,准备播放《血战台儿庄》。

    从1月1号的凌晨零点开始,国内有拷贝的各大电影院就开始播放《血战台儿庄》,人满为患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各大电影院门口依然挤满了人。

    要么是排队准备观影的,要么是挤着买票的。

    从里面出来的观众,一个个感动的泪流满面,面对旁人的询问,只说着:“值得一看”。

    电影在大陆火热,在香江同样火爆。香江电影院内,谢忠侯看着战士们冲进坦克下面,用肉体阻挡日军战车进攻的步伐时,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

    谢忠侯在现场看过,但电影剪好之后,他觉得比现场看着更震撼。

    走出电影院后,谢忠侯匆匆回到“中央社”编辑部给岛上发报,做完一切,谢忠侯给新华社香江分社打去了电话。

    “谢先生,拷贝早给你们准备好了,只要你们一个电话过来,桂省电影制片厂就把拷贝给你们送过来。”

    谢忠侯感动地说道:“没想到你们已经提前想到了这一步,我刚从电影院赶回来,我的两行泪水还没干,这是一部无比真实的电影啊,谢谢大陆同袍的善意。”

    华侨公寓,朱父朱母抱着两个小家伙一边吃饺子一边看着电影,他们两个第一次看,看的非常认真。

    朱父在《血战台儿庄》发表之后,还买了一副以台儿庄为中心的军事地图,对战场态势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一民,你这部电影,让许多人认识了池峰城,在以往,池峰城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这部电影,却是给池峰城正了名。”朱父说道。

    此时电影里池峰城正苦苦坚守在台儿庄,不断地向上司孙连仲求援,孙连仲组建敢死队越过浮桥支援庄内,之后池峰城为断绝后路,炸断撤退的浮桥,来了一次破釜沉舟。

    电影播放完毕,朱父等胶片倒卷完成之后,再次播放了一遍。

    刘一民和朱霖将空碗端回厨房,朱霖碰了碰刘一民的胳膊:“刘老师,你担不担心《童话大王》的销量?”

    “当然不担心,我相信现在书店门口,一定会有很多小孩子在扯着大人的手买《童话大王》。”刘一民笑道。

    “刘老师自信的样子很有魅力嘛!”朱霖夸赞道。

    此时书房的电话声响起,刘一民跟朱霖打赌道:“信不信这是老郑的电话。”

    “我去接。”朱霖快步走进书房拿起电话,听到对面的声音,朱霖笑着示意刘一民过来接。

    “一民,我今天没事儿干,我跑到书店门口看了看,我发现咱们这一期销售的会超乎寻常的好。”

    郑渊杰根据崔道逸教他的判断办法,认为这个月,加印势在必行。

    “老郑,这么冷的天,你还专门去看,辛苦了。”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

    郑渊杰嘴硬地说道:“我今天也没什么事情才去的。”

    两个人互道了一声“元旦快乐”,就挂断了电话。

    “瞧,我就说有人比我还急吧!”

    朱霖说道:“看来刘老师的武侠童话大有可为之处啊。”

    “刘老师办事,什么时候拉稀摆带过。”刘一民上前一步,凑到了朱霖身旁。

    朱霖慌张地瞧了一眼书房外面,门还没关,这要是被朱父朱母看到如何是好。

    刘一民侧了半步身子,让朱霖快步逃离了书房。

    《血战台儿庄》和《童话大王》双开花,电影再次带动了单行本的销量。

    1月10号,《人民报》刊登中影公司的数据,《血战台儿庄》10天内在香江拿到了一百三十万港币的票房,目前票房仍然在快速飘升。

    池峰城的家属在报纸上公开向刘一民喊话,感谢刘一民为池峰城正名,希望能够见刘一民一面。

    李宗仁长子李幼邻再次归国,电影刚看十分钟,就泪流满面。

    电影局将李幼邻和池峰城的妻子都请到了电影局的审片室,亲自播放观看。

    电影播放完,池峰城的妻子握住刘一民的手泪流满面,刘一民安慰道:“池峰城将J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是非曲直,历史会评说的。”

    “谢谢,谢谢,谢谢!”电影局的工作人员搀扶住池峰城的妻子。

    李幼邻冲着刘一民说道:“太好了,这是正视历史的表现,我们这些家属后代都要好好谢谢你。白崇禧的女儿前阵子还给我写信,询问《血战台儿庄》的拍摄情况,她想回大陆看看,但是她还有顾虑。”

    “请您转告她,来去自由,您就是很好的例子嘛。”刘一民笑着说道。

    程思远接话道:“有顾虑是正常的,毕竟对大陆保持警戒三十多年了,不可能转变的那么快。不过我相信,通过口口相传,回来的人会越来越多,再经过口口相传,我们就没那么可怕喽。”

    在电影局的办公室里面,大家开了一个名为《台儿庄战役》的座谈会,记者快速地拍着照片,这既是《台儿庄战役》的座谈会,也是传递大陆对岛政策的座谈会。

    通过跟李幼邻友好座谈的画面,让更多人放下戒备。

    走出电影局,李幼邻住进了程思远的家里,接下来几天程思远会带着他好好的看一看现在的燕京。

    不过让一个老人在大冬天陪着后辈看燕京,估计也就李宗仁的儿子能让他心甘情愿了。

    刘一民从电影局出来,直接去找了郑渊杰,郑渊杰将从发行所拿来的发行数据交给了他,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童话大王》的销量已经到了十三万册。

    “出版社询问咱们要不要加印?他们估计一月结束,至少卖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之间。”郑渊杰激动地说道。

    “老郑,你说了算,你觉得加印多少合适,就加印多少。”刘一民说道。

    郑渊杰听到刘一民这话,皱眉思考了起来,不同的数字在脑海里跳来跳去:“加印五万?十万?十五万?”

    见郑渊杰迟迟不能做决定,刘一民说道:“取个中间数吧,十万,或者等到月底看情况再加印。”

    “那听你的,先加印十万册。一民,你不知道,这不能等到月底,马上要过年了,月底想印刷,不一定能轮到咱们。”

    “原来是这样啊,那先加印十万册。”刘一民说道。

    刘一民从四合院离开,听到胡同里有不少小孩子正在喊着“快去找其余七剑传人,只有七剑合璧,才能打赢黑心虎!”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65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