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章 回四合院
这日夜里,孩子睡熟后,林远意识沉入系统空间,看着那缓慢增长的积分,眉头微蹙。
近日的情报多是些“贾张氏抱怨粮价”、“许大茂与傻柱口角”等之类的鸡毛蒜皮,价值甚低,他没住四合院不得参与情报连一个积分都没有。
他猛然意识到,长期脱离四合院那个“是非窝”,对他快速积累积分极为不利。
照这个速度,恐怕猴年马月也凑不够开启【恭王府秘藏】所需的500积分。
那秘藏关系到他未来,必须尽快拿到手。
看来,舒适的雨儿胡同小院不能再久住了,必须搬回那个充满算计,却也是“情报富矿”的四合院。
他退出系统,看向身旁正借着灯光给孩子缝制小衣的林婉晴,灯光映着她的侧脸,宁静而温柔。
林远沉吟着开口,“婉晴,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嗯?远哥,你说。”林婉晴抬起头,目光柔和。
“我在想……等出了月子,我们还是搬回四合院住吧。”
林婉晴手上的针线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雨儿胡同这里清静自在,远哥怎么突然想回那个四合院?
林远看出她的疑惑,解释道,“这里虽好,但我们毕竟是四合院的住户,长期不回去,难免惹人闲话。院里那些人,你也是知道的,短时间还好,时间一长,保不齐就有人动歪心思。就算他们不敢明抢,跑到街道办去闹,说我们空占着房子资源,王主任那边也为难。到时候,反而得不偿失。”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我们现在有了安澜,还有张嫂帮衬,不像以前就我们两人。回去住,也能堵住那些人的嘴,房子有人气,才不会被惦记。”
林婉晴是聪慧的,稍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她虽贪恋小院的安宁,但也深知人性之恶。
当初母亲带着她,不就是被所谓的“亲人”逼得走投无路么?远哥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她轻轻点头,语气温顺却坚定,“远哥,你说得对。是我想得简单了,那里毕竟是我们的根,长期不回去,名不正言不顺。现在有了张嫂帮忙,孩子也省心些,回去住也能应付得来。总不能真把房子让那些人白白惦记着。”
见她如此通情达理,林远心中熨帖,握住她的手,“委屈你了,要回去面对那些鸡毛蒜皮。”
林婉晴摇摇头,唇角含笑,“有你和孩子在的地方,就是家。四合院也好,这里也罢,没什么区别。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就好。”
夫妻二人意见达成一致,事情便定了下来。
决定等林婉晴身子彻底养好,出了月子,就搬回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
一个月时间转瞬即逝。
搬回四合院的前两天,林远特地回去了一趟,掏出两毛钱,想请闫大妈帮忙把东厢房打扫干净。
闫大妈捏着钱,眼珠一转,脸上堆起为难的笑容,“哎呦,林远啊,你这房子可有些日子没住人了,灰大得很,两毛钱是不是……”
林远懒得跟她多费口舌,直接打断,“闫大妈,您要是不方便,我找别人也一样。”说着作势就要把钱收回来。
“别别别!”闫大妈见状,立刻换上一副笑脸,一把将钱攥紧,“方便,怎么不方便!邻里邻居的,这点小忙算什么,包在大妈身上!”说完便屁颠屁颠地去拿扫帚抹布,干活去了。
周末这天,林远借了辆板车,将雨儿胡同那边需要用的被褥、衣物、孩子的瓶瓶罐罐,以及一些粮食细软,分两趟拉回了四合院。
最后,林婉晴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林安澜,张嫂提着最后一点零碎东西,一家人算是正式回来了。
张嫂对搬回四合院并不排斥,她是个喜欢热闹的性子,觉得这里人多,没事还能跟其他大妈们聊聊天,比独门独院有意思。
东厢房还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并未改建,虽然不如小院宽敞,但一家三口加上张嫂,也勉强够住。
周末院里的人大多都在,见林家浩浩荡荡地搬回来,还多了个抱孩子的陌生妇人,都好奇地围拢过来。
当看到林婉晴怀里那个白白嫩嫩、睁着乌溜溜大眼睛一点也不怕生的林安澜时,羡慕之声此起彼伏。
“哎呦,瞧这孩子养得多好!真白净!”
“是啊,一看就是有福气的!”
众人嘴上夸着孩子,心里不免又想起林家是双职工,还是干部,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和票证,是他们好些人家羡慕不来的。
林婉晴在纺织厂工会当干事,消息灵通的大妈们早就通过各自的渠道打听到了。
几个年轻小媳妇看着林婉晴产后恢复良好,气色红润的样子,再对比自己操劳憔悴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泛起了酸水。
不管心里怎么想,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
几位大妈,包括一向爱占便宜的贾张氏,都意思意思地送了点东西,几根葱、一小把青菜,甚至贾家都把之前林远送的两个鸡蛋给还了回来,算是给林家孩子“添盆”。
人群里,易中海媳妇和于莉看着粉雕玉琢的林安澜,眼神最为复杂,那份渴望几乎要溢出来。
她们都盼孩子盼了许久,可惜始终没能如愿。
林远顺势把张嫂介绍给众人,“这是婉晴的姑婆,姓张,以后过来帮我们照看下孩子和家里。”
“姑婆看着可真年轻!”有人奉承道。
张嫂也笑着跟众人打招呼,态度不卑不亢。
家里地方窄,林远便从屋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大袋炒花生和瓜子,分给众人,“来来来,大家别光站着,吃点零嘴,聊聊天。我们家安澜第一次进院,多谢各位大爷大妈、兄弟姐妹们关照了。”
不管暗地里如何,至少明面上,林家孩子第一次进院,大家都给足了面子。
一时间,东厢房门口充满了嗑瓜子、剥花生的声音和笑语。
小孩子们更高兴口袋里都塞得满满的,要是慢慢吃可够自己吃两天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16/4406690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