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做客贺家
秦川有些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开口。
贺妹妹名字叫贺芳婷,有些好奇地看着秦川,她知道她哥哥贺东林可不是轻易夸人的。眼前的秦川真的像哥哥说的那么好吗?
秦川的长相算也算英俊,关键是有一种腼腆、自信、沉稳……的混合气质,很耐看。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特质也是无法掩饰的。
很容易让人第一眼就产生好感。
不过,很快秦川就发现了自己的心乱了,马上冷静下来,心道:
此时,他和贺家兄妹虽说在一起面对面说话,可却是站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中,倘若日后他秦川未能出人头地,即便是贺东林念旧依然认他这个朋友,他秦川便好意思仍与其把臂同游吗?!
收敛了乱七八糟的心思,秦川在心里更加发狠:
努力、努力,一定要让自己将来具备强大的实力,站到被世人仰望的高位上,虽然自己不会看不起别人,但是做到不被别人看不起才是更重要的……
虽说秦川心里想了很多,但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在贺东林向贺母和贺芳婷介绍秦川之后,不待两人开口,秦川就抢先问好道:
“阿姨好!婷婷好!”
“欢迎你能来我家做客!”贺母很是客气的说道。
简单寒暄几句之后,秦川被请进屋,室内装修极为考究:
大气、富贵但不显奢华。
进屋之后,贺母就招呼他俩洗手吃饭。秦川在贺东林的引导下来到专门的饭厅。
饭桌上,荤素、凉热搭配的饭菜很丰盛,没有酒。估计贺东林也是没敢提酒的事。不过这几天生活在一起,贺东林也发现,秦川似乎对酒有一些排斥。
吃饭的是秦川、贺东林、贺母、贺妹妹、司机胡师傅、专门打理家务的黄阿姨六个人。司机师傅和做饭阿姨是一家的,从贺母生下贺东林的时候,两人就在贺家工作,现在已经十几年了。
贺家吃饭的人数少,远远没有在刘家时热闹。
贺母有一句没一句的问询秦川家里的情况,秦川没有丝毫美化的如实回答。贺芳婷吃饭很淑女、饭量不大……
秦川在贺东林陪伴礼让下才万分尴尬地吃饱!
修炼功法之后,这饭量实在是太坑了。不过,贺家人并没有多少意外,显然之前,贺东林已经“打过预防针”了。
饭后,贺母又和秦川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就把空间留给了他们三个年轻人,忙自己的事去了。
秦川能够感受到、贺母并没有因为他的家世普通而慢待自己。
那是一种因其自身修养、涵养而特有的包容与宽厚,看样子并不反对贺东林和自己成为朋友,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贺东林问秦川是否需要休息……
现在,秦川的身体素质比同龄人好多了,做几个小时的车还谈不到累。
三人来到贺家专门为贺东林、贺芳婷两兄妹打造的活动室。
活动室的空间极大、器具齐全,以一道幔帐从中间隔开。
一面是音乐活动室,钢琴、电子琴、吉他、架子鼓、二胡、吉他、洞箫、横笛……等常见乐器应有尽有、摆放很有讲究,而且像洞箫、横笛等乐器都是成套的……
另一面是美术活动室,一张巨大的几案、成套的各种画笔、油画国画水粉画的颜料、各种绘画用纸、写生画板、素描画板、成套的刻刀木料石料……画室之中还有各类书法用品……
这个活动室简直就是临济分院音美活动室的微缩版!
秦川心道:
果然是有钱人家啊!这条件也太好了!
贺东林指着那套洞箫让秦川挑一个,自己拿起一把吉他,贺芳婷坐在一架古筝旁边。
贺东林开始给吉他调音,听着那很有“大家风范”的扫弦、拨弦声,秦川惊讶的看着贺东林熟练地调音动作,在学校可没看见过这家伙弹吉他,竟然是真人不露相!
三人合奏了《彩云追月》、《苏武牧羊》、《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一首曲子,因为初次合奏,还有些不太和谐之处,随后配合越来越协调,彼此之间也越来越默契……虽然不能和那些专业的乐队相比美,但是自娱自乐的三人都很陶醉。
贺母、胡师傅、黄阿姨都被动人的乐曲声吸引过来。
当三人结束合奏停下来时三个听众热烈的鼓掌,贺东林看见自己的母亲之后,便拉着贺母坐在钢琴旁非要让贺母加入再来一曲。
让秦川意外的是贺母的钢琴弹得非常好,直接就与三人配合的很默契。而且,贺母弹奏钢琴更多的是以和弦来配合三人,起到打节奏和辅助和声的作用,这可是很专业的。绝不是简单的练几天钢琴就能办的到的事情。
有贺母的加入,乐曲意境更上一层,乐声更加和谐动人……
“他真的只学了一个学期……”
贺芳婷指着秦川,满脸怀疑的质问贺东林。
秦川有些尴尬的接话道:
“……啊,这洞箫是我小时候就开始和我爸学的……”
贺东林则是一脸不服气的说道:
“洞箫,他也就是跟他爸学着玩儿的。除此之外,可全都是这一学期学的,我这次去他家可是特意考察过的……”
秦川此时才明白,这小子在自己家里,为啥跟警察办案一般的行事作风,尴尬的不知道要不要接话……
经过刚才的合奏,贺母也比之前亲近了不少,说道:
“我听东林说你的字写得很好,那边有现成的笔墨,也让我们看看吧……”
秦川有些不知所措……
贺东林拉着秦川走到那巨大的几案旁。
“篆草隶行楷每样都来几张……”
说着就开始给秦川准备笔墨。
秦川从来就不是一个怯场的人。
他不懂,为什么好多人临阵之时、会紧张成那样,不就是把自己会的不会的让别人看看嘛,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有什么可紧张的?
秦川蘸水试验几只笔的笔毫的软硬度之后,挑了一只顺手的毛笔。先用楷书写了一首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再用楷书写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完全适应之后,秦川才以篆书、草书、隶书、行书将这两首诗重新书写了四遍。
秦川的书法水品还是很高的。他在平时写字时,都是有意识的要把字写好。日积月累之下成效极为显著。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286/1111104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