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从教导秦始皇始,吾大秦开国始祖 > 98.第98章 扶苏降生!秦嬴看老朋友!

98.第98章 扶苏降生!秦嬴看老朋友!


第98章  扶苏降生!秦嬴看老朋友!

    因为在丹药瓶上赫然写着三个字:“延寿丹”。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延寿丹?”

    “服用一颗就可以增加十载寿元?”

    这一刻。

    周延真的惊了。

    延寿丹,只在于传说之中。

    作为世袭传承下来的周天子,周延自然是知道这延寿丹的存在。

    因为他周国曾经有一个天子得到过寿元丹,甚至于后来放弃了王位,前往了西昆仑寻找长生。

    这寿元丹是当之无愧的至宝。

    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如此,特别是君王,不能修炼,不能拥有大宗师一样的两百载寿元,这寿元丹就是绝对的至宝,纵然想要也得不到。

    而如今。

    他竟然得到了。

    对于此刻手中寿元丹的真实性,周延没有任何怀疑。

    与秦嬴相处了四载。

    秦嬴是一个什么人物,他是非常清楚的,他绝对不会拿出假的丹药来骗他的。

    这寿元丹绝对是真的。

    打开丹药瓶。

    向着里面一看。

    赫然是五颗延寿丹。

    “五十年。”

    “这一份礼也太大了。”

    “没想到我到了古稀之年竟然得到了这延寿丹,秦非啊,你真的太神秘了。”周延心底暗暗想到。

    而目光则是落在了夏玉房,还有赵封兄妹的身上。

    “看样子,以后想要玥儿与贺儿他们一直安宁下去,那就必须要紧紧依靠赵家了。”

    “等以后玥儿他们成婚,我周王族的宝库就作为嫁妆给赵家。”周延暗暗想到。

——

    韩国!

    骊山大营三十万锐士越过了函谷关,直扑韩国。

    大军动。

    黑甲透出了无尽杀机。

    短短十日内。

    韩边境十五座城邑就被骊山大营攻占,损兵折将。

    有了如此战国。

    王翦并没有任何的停滞。

    下令麾下三个主营全力进攻,侵夺韩国的疆域。

    “秦之锐士,杀!”

    蒙恬一声令下,手中佩剑直指着前方的韩国城邑。

    “风,风,风。”

    “大风。”

    风喝雷霆。

    声音落下。

    无数滚石,无数乱箭向着前方的城邑抛射而去。

    秦锐士纵多年未战,但大战开启便展现他们当之无愧的锐士之威。

    随着滚石与箭雨的洗礼压制。

    城楼都被轰得破损,城内的韩卒被压制得抬不起头。

    许多人还没反应就被乱箭射杀,被落石给砸成了肉泥。

    成千上万的秦锐士向着前方的城邑前赴后继的压去,每一个脚步飞快。

    而最前方则是宗师层次的主将。

    达到了宗师层次,大宗师不出,战场上的真正主力。

    城楼上的韩军疯狂放箭。

    秦锐士不畏生死的进攻着。

    “将士们。”

    “秦之锐士,破此城,拿战功,扬名立万,加官进爵。”

    王贲举起手中的长剑,一声暴喝。

    率先向着城门冲去。

    当到了城门前。

    丹田内的真气调动。

    随之一剑斩下。

    一道十数丈的剑芒瞬间凝聚而成。

    悍然斩向了城门。

    一声轰鸣。

    眼前精铁所铸,纵然数万钧之力也无法破开的城门在这一瞬,瞬间被剑芒斩破,撕裂。

    “啊……”

    里面的韩军士卒没有任何反应,被剑芒直接斩灭数十人。

    地面上都留下了一条剑芒沟壑。

    一剑破城门后。

    王贲再次一挥剑,身形一动,直接冲入了城内,真气调转,剑影挥斥。

    “杀!”

    一道道剑气斩出。

    每一剑落下都有着数十上百个韩兵被斩杀。

    在王贲身后。

    一个个秦锐士手持兵戈前赴后继的冲入了城中。

    “杀……杀……”

    所有锐士都疯狂嘶吼着,咆哮着。

    手中的兵刃狠狠向着敌人杀去。

    强大的力量打出来的劲风,强大血气爆发打出来的一道道血红色血气。

    战场之上到处都是如此。

    秦锐士悍勇。

    不到半个时辰,又破一城。

    与此同时。

    韩都,新郑!

    “报。”

    “启奏大王。”

    “秦军又攻破了我大韩宜阳城,如今我大韩已经连续失守了三十五座城池,丢失疆域千里。”

    一个急报兵来到了大殿,惶恐禀告道。

    闻声!

    整个韩国朝堂之上,所有文武的神情都是紧绷。

    坐在王位上的韩王脸色更是发青。

    “诸卿,宜阳城又被攻破了,短短二十天,我大韩已经连续丢失了千里疆域,损兵近八万,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韩王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朝堂上的百官。

    “大王。”

    “臣以为,该派遣使臣入秦国谈判,让秦国罢兵,看秦国想要什么条件。”一个大臣站出来道。

    “臣附议。”

    “秦国此番是以我大韩暗士渗透秦国为名动兵,而且还被暗士供出,的确是我大韩之过,此番秦国动兵,我大韩唯有议和方可存国。”

    “请大王三思……”

    一个个的朝臣纷纷站出来附议。

    “大王。”

    “万万不可。”

    “如今秦国之举,并非是要灭吾大韩,而是想要逼迫我大韩割地赔款。”

    “此番我大韩唯有固守,等待赵国援军,待得援军一至,合力击退秦国,如此才可保吾大韩疆土不失。”一个年轻大臣站出来道。

    正是昔日自稷下学宫学成归来的韩非。

    相比于如今的李斯在大秦朝堂上大放光彩,展现属于他的才能,以二十多岁的年龄被封为九卿之一的廷尉。

    韩非在这韩国朝堂之上则是有些举步维艰,纵有变法之心,但阻力太大,纵有强国之策,君王不纳。

    “叔父,你如何能够肯定秦军不是为了灭我大韩?”

    “秦军拥雄兵百万,军中皆是强大武者,宗师不计其数,大宗师更是有四尊。”

    “我大韩如何能敌?”

    “如今不到二十天时间就连失了数十座城邑了,如若再让秦军进攻,我大韩只怕难以等到赵国援军了。”韩王一脸无奈的道。

    “大王。”

    “吾大韩国力虽不如秦国,但有赵国为盟。”

    “吾大韩虽没有秦国那么多大宗师强者,但也有一尊。”

    “只要给予暴鸢上将军足够的兵力,扼守平阳城,遏制秦军再进,待得赵国援军来到,危机可解。”韩非大声启奏道,一脸的急切。

    “公子虽然说的有些道理,但如再这样打下去,赵国援军纵然到了,他们也不会真心实意的为我大韩将秦军驱逐的。”

    “昔日上党郡被迫割赵,我大韩讨要多年未回,此事难道公子忘记了?”

    韩丞相张平站出来,神情忧虑的说道。

    “天下之大,七国鼎立。”

    “而七国之中以我大韩国力最为衰弱,想要在这大争之世存国,唯有与强国相连。”

    “赵,便是吾大韩的强援。”

    “只要赵国一日不亡,吾大韩就可存国不灭。”

    “上党郡虽失,但赵国也知,故而对我大韩多有照拂。”

    “请大王相信臣所言。”

    “千万不能与秦求和,一旦求和,我大韩将落入势微。”

    “如今国之危,我大韩还可向魏国求援,以解国危。”韩非再次启奏道。

    听着韩非所言。

    朝堂上不少大臣的表情变了。

    “叔父。”

    “你放肆。”

    “难道伱不知道父王就是死在了魏军手中?”

    “当年父王为开疆拓土,御驾亲征。”

    “可魏国却是与我大韩抢夺城邑,甚至不惜兵戎相见,如此仇恨,你竟让寡人向魏国求援?”

    韩王有些动怒的道。

    看着韩非的目光也带着一种愤怒。

    “大王。”

    “昔日战场之上,吾大韩与魏国的确有仇。”

    “但想要对抗秦国,唯有联合赵魏,如此方可存国。”

    “昔日之仇怨,魏国也有心解释。”

    “请大王三思。”韩非躬身一拜。

    韩王眉头紧皱,看着韩非的目光变得愈发不悦。

    随后。

    目光则是看向了张平。

    “丞相。”

    “赵国援军还要多久?”韩王问道。

    “回大王。”

    “赵国与大韩虽有一地接壤,但处于吾东境边疆,等到赵国援军来到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张平语气无奈的回道。

    “至少两个月。”

    “我大韩真的能够支撑到那时吗?”韩王脸上露出了绝望。

    随即。

    在韩王思虑一刻后,最终做出了决断。

    “丞相。”

    “立刻派使臣入秦求和,只要秦国罢兵,无论什么条件,寡人都答应。”韩王咬着牙道。

    听到这话。

    韩非脸色大变,立刻站出来:“大王,万万不可啊。”

    “解此危局在于赵魏,而不是求和。”

    “一旦求和,我大韩就真的输了。”韩非急切道。

    “好了。”

    “散朝。”

    韩王看了韩非一眼,没有打算理会。

    一抬手,直接转身离开。

    任凭韩非再如何焦急,如何嘶喊。

    韩王也不打算去听。

    “公子。”

    “大王对魏国有刻骨铭心的杀父之仇。”

    “你竟然劝说大王向魏国求援,此举不妥啊。”张平走到了韩非面前,叹了一口气。

    “丞相。”

    “秦国此番动兵根本不是为了灭我大韩,因为秦王知道不可能灭我大韩,秦王的目的就是为了侵夺我大韩的疆土,只要议和,秦国必会让我大韩割让疆土,骤时我大韩损失惨重。”韩非还抱着最后的侥幸,对着张平劝说。

    “大王主意已定,本相也改变不了什么。”张平摇了摇头。

    “难道丞相不能去劝说大王吗?”韩非不甘心的问道。

    “本相也爱莫能助。”张平摇了摇头。

    ……

    大秦,大朝宫!

    “启奏大王。”

    “骊山大营威武,王翦上将军威武。”

    “短短二十多日,上将军就率军先后攻占了韩国城邑四十三座,夺韩疆土千里,得人口一百多万。”

    “更是斩敌近十万余众,俘获五万余众。”

    “大胜啊。”

    尉缭一脸激动的禀告道。

    听此战果。

    朝堂上的大臣也都面带喜色。

    “臣等恭贺大王。”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向着嬴政恭贺。

    王位上。

    嬴政脸上也是浮起了一抹喜色。

    开疆拓土千里。

    夺城数十座。

    可谓大的治国功绩。

    “仲父。”

    “韩国使臣到何处了?”嬴政平静问道。

    “回大王。”

    “已在宫内侧殿候着了。”

    “就等大王召见。”

    吕不韦举起朝笏回道。

    “宣。”

    嬴政沉声道。

    “大王有诏。”

    “宣韩国使臣入殿觐见。”

    赵高大声喊道。

    声音传到了殿外。

    立刻就有禁卫军去请韩国使臣入殿觐见。

    不多久。

    一个身着韩国官府,年岁有些老迈的使臣来到了大朝宫内。

    满朝大秦文武的目光全部都落在了其身上。

    不过作为使臣。

    他自然是有些气度的,并没有慌乱,而是一步步的走入了大殿中心,继而躬身向着嬴政一拜:“韩国使臣韩明,拜见秦王。”

    “韩明,你可并非第一次出使吾大秦。”

    “昔日吾大秦昭襄王还在时,你也曾出使。”嬴政缓缓开口道。

    “吾韩国乃是小国,没有如大秦这般地大物博,更没有如大秦一样人才济济,外臣已老迈,但也不得不为国出使。”韩明抬起头,带着一种恭维语气。

    “你韩国派遣暗士入我大秦,意图破坏吾大秦关中大渠,甚至还不惜行刺吾大秦重臣。”

    “吾大秦此番兴兵就是为了此事。”

    “不灭你韩国,寡人难泄心头之恨,寡人更无法向大秦数千万臣民交代。”嬴政语气冷漠的道。

    听到嬴政的话。

    韩明立刻一拜:“关中之事的确是我韩国之错,我韩国认了,大秦作为上国,只要大秦大营罢兵,我王愿意付出代价。”

    “灭了你韩国,韩国的一切都将是寡人的。”嬴政仍然冷漠的说道,一幅要誓灭韩国的样子。

    “秦王此言差矣。”

    “我韩国虽然国弱,但也有赵国作为盟约,如若秦王誓要灭我韩国,我韩国千万子民也不会坐视,必会同仇敌忾,赵国作为吾韩国盟友也将会全力相助。”

    “我举国抗秦,难道大秦真的能够将我韩国吃下不成?”韩明不卑不亢的回道。

    “你,觉得寡人会怕?”嬴政冷冷道。

    这时!

    吕不韦站了出来。

    “大王。”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如今韩王派遣使臣前来求和,可见其认错之真心。”

    “大王或可考虑。”

    吕不韦大声启奏道。

    “既然是仲父开口了。”

    “寡人自当思虑。”

    随着吕不韦一开口,嬴政的话音也软了下来。

    “传言果然是真的。”

    “虽然秦王提前执掌了王印,但朝堂权柄大多都在于吕不韦手中掌握。”韩明心底暗暗想到。

    对于有关于秦国的流言也得到了几分印证了。

    “韩大人。”

    “大王愿意与你韩国议和。”

    “只不过。”

    “你韩国有没有带诚意来?”吕不韦转过头看向了韩明。

    “外臣奉王命而来,如果大秦的条件合理,外臣可代大王答应。”韩明立刻回道。

    “既如此。”

    “寡人有几个条件。”

    “第一,此番吾大秦所夺城邑全部割让归秦。”

    “第二,给予吾大秦商队通商不再收取过关费。”

    “第三,秦字入韩,不得阻碍。”

    “第四,韩向大秦纳贡称臣。”

    嬴政沉声说道,语气带着毋容置疑。

    听到这四个条件。

    韩明的脸色也变了。

    他没有想到嬴政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秦王在上。”

    “这四个条件是不是有些过了?”韩明挣扎着问道。

    “过了?”

    嬴政眉头一皱,声音也带着不悦:“那就无需谈了。”

    “秦王。”

    “还可以再谈的。”韩明立刻道,生怕嬴政会不谈。

    “仲父。”

    “既然是你开口要与韩谈的,那就由仲父来谈。”

    “如若谈不拢,那就继续打,寡人也不想浪费时间了。”

    “诸卿,”

    “散朝吧。”

    说完。

    嬴政一摆手,直接转身离开,向着后殿走去。

    “恭送大王。”

    满朝大臣纷纷躬身参拜。

    随即都缓缓退离了大朝宫。

    “韩大人。”

    “还谈不谈?”

    吕不韦笑着走向了韩明。

    “秦相,自然是要谈的,可秦王的要求太大了,我韩国怎能接受?”

    “特别是纳贡称臣,这…这当真是有损国体啊。”韩明一脸难色的道。

    “事情都可商酌的。”

    “韩大人可入吾相邦府一谈。”吕不韦笑着邀请道。

    “有劳秦相。”

    如今只有吕不韦这一个罢兵机会在此,韩明也只能顺从。

    侧殿。

    看着吕不韦带着韩明离开的身影,嬴政嘴角翘起了一抹幅度。

    “有仲父谈,这一次吃下来的地盘都可以归秦了。”

    “至于其他的就看仲父如何了。”嬴政心底一笑。

    从始至终。

    嬴政想要的也就是韩国的疆土罢了,其他几个条件就是让韩国有谈的机会,让他们自觉有所割舍。

    随后。

    嬴政就十分放心的归于章台宫。

    但刚刚到了宫门前。

    “大王。”

    “大喜。”

    “大喜啊。”

    “芈夫人生了。”

    “生了一个公子。”

    一个宫女快步跑来,激动禀告道。

    “生了?”

    嬴政脸上也浮起了一抹喜色。

    十九岁了。

    出生的八个年头在赵国为质,遭受苦难。

    在六岁时,得到了老师的教导,关爱。

    九岁归秦。

    有了曾祖父,祖父,父亲的照拂,让嬴政有了亲情。

    在之后。

    经历良多。

    如今。

    他听到了自己有了子嗣。

    这种奇特的感受瞬间席卷了嬴政的全身。

    “摆驾。”嬴政沉声道。

    随后銮驾来到。

    向着芈氏所在的宫殿而去。

    很快。

    “参见大王。”

    宫外,众多侍从都跪在了地上恭迎。

    嬴政快步向着宫殿内走去。

    一进去。

    就听见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

    嬴政循声而去。

    看到了一个被红布包裹的婴孩。

    而在里面。

    芈氏虚弱的躺在了床榻上,在一旁还有着许久未见的华阳太后。

    曾经的华阳犯了错,但之后沉寂了,或许也是想通了,不再拘泥。

    而在成蛟安然长大后,嬴政又迎娶了芈氏女为妾。

    也让华阳太后与嬴政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祖母太后。”

    看到华阳太后,嬴政也是点头打了一声招呼。

    “政儿,快来看。”

    “这可是你的血脉。”

    华阳太后脸上也挂着一抹笑容,抱着这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孩。

    嬴政走过去一看,还未长开的脸,并不是太好看。

    但只是一眼,那种血脉相连的感受让嬴政沉醉。

    “大王。”

    芈氏看到嬴政来到,虚弱的喊了一声。

    嬴政走上前,温声说了一句:“辛苦了。”

    只不过。

    没有太多的情绪表露。

    后宫之中如今也有了几个嫔妃了。

    但对于嬴政而言,只是被他看成传宗接代的女人罢了,他从未对这些女人付出过真心。

    “政儿,你不抱一抱吗?”

    华阳太后缓缓站起,将手中的婴孩对着嬴政一递。

    为王多年了。

    可看着一幕,嬴政还是有些忐忑。

    不过。

    他还是伸出了双手,将婴孩接到了手中。

    “哇……哇哇……”

    刚刚接来,婴孩还啼哭着,可随着嬴政接入手中。

    这婴孩的啼哭声就停止了。

    “这,就是我的儿子吗?”

    看着手中的婴孩,嬴政脸上挂着一抹复杂的情绪。

    “如若阿房还在,我与她的孩儿只怕都有几岁了吧。”

    嬴政眼前的婴孩,他的心底就不由得浮起了阿房的身影。

    想起曾经待在一起的幸福,待在一起的许愿。

    “阿房,以后我一定要娶你为妻,让你给我生儿育女,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稚嫩时,嬴政对夏玉房许诺。

    “政哥哥不害臊。”夏玉房则是羞红着脸回道。

    想到这。

    嬴政脸上也露出了一抹微笑来。

    这时候!

    “政儿。”

    “他还没有取名字呢?”华阳太后提醒道。

    闻言!

    嬴政回过神来,看着手中的婴孩。

    思虑一刻后。

    “扶苏。”

    嬴政缓缓开口道。

    听到这两个字。

    华阳太后深思一刻,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来:“扶苏,好名字。”

    “嬴扶苏。”

    “大秦长公子。”

    “不错。”

    华阳太后立刻夸赞道。

    “臣妾代扶苏谢大王赐名。”芈氏也是面带虚弱的道谢。

    “扶苏。”

    “大秦始祖第三十八代后裔。”

    “望你以后能够成才。”

    嬴政缓缓说了一句,将扶苏放到了芈氏的身边。

    “你辛苦了。”

    “你好好休息。”

    “有什么要的,用的,寡人会安排的。”嬴政缓缓开口道。

    “多谢大王关心。”芈氏道谢道。

    “太后到。”

    一声嘶喊。

    再次在殿外响彻。

    只见赵姬在一众仆从的簇拥下来到了宫中。

    “本宫的孙儿出生了。”

    赵姬一脸笑容的走了过来,脸上也都挂着一抹喜悦的笑容。

    看到她来到。

    原本还好脸色的华阳太后也收起了笑容。

    “政儿。”

    赵姬笑着喊了一声,然后快步向着床榻走去。

    “芈华,辛苦你了。”

    “为政儿生下了一个麟儿。”

    赵姬柔声对着芈氏说道。

    “母后。”

    “这是臣妾本分。”芈氏虚弱的回道。

    “来啊。”

    “将所有补品,还有金银都拿进来。”赵姬大喊道。

    应声。

    只见十几个宫女捧着一个个盒子来到了宫中。

    各种金银玉器,各种锦缎,各种灵药补品。

    可见赵姬听说自己孙儿出世了,也是十分上心。

    “母后。”

    “这些太贵重了。”

    芈华看到后,立刻道。

    “你为政儿生下子嗣。”

    “这是我大秦的功臣,不管什么都值得。”赵姬笑着说道。

    “赵高。”

    嬴政此刻也开口道。

    “请大王吩咐。”赵高躬身来到。

    “准备赏赐之物,送入芈夫人宫中来。”嬴政道。

    “奴婢领命。”赵高立刻应道。

    “祖母太后,母后。”

    “寡人还有政务处置,就先行归宫了。”

    嬴政说了一句。

    随后转身离开了宫中。

    虽说是他子嗣出生,但嬴政显然还是并没有想象的那种高兴。

    “政儿心中对我仍有隔阂。”

    看着嬴政喊了一声就离开了,赵姬心底泛苦。

    “芈华,如果你有什么想要的就与母后说。”

    “等你恢复了,母后再过来看你。”赵姬也对着芈华说了一句,然后就离开了。

    待得她离开。

    “祖母。”

    “大王怎么没有那么高兴?”

    “难道他不喜扶苏吗?”芈华有些伤心的问道。

    “华儿啊。”

    “大王心中有人,而你并非他心中之人。”

    “当然,那也是以前的过去式了,现在你好好的侍奉大王,扶苏作为长公子,以后会有机会的。”

    “不过。”

    “一切还是看大王吧。”

    “你也不可表现太过。”

    “在后宫之中,你第一个生下了麟儿,这已经是强过他人了。”华阳缓缓开口道。

    “祖母口中的人难道是当初那个医女?”芈华试探问道。

    “这种事情你不要知道太多。”

    “因为这是大王的禁忌。”华阳又缓缓说道。

    “恩。”芈华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

    章台宫内!

    “大王。”

    “成了。”

    吕不韦十分高兴的跑了进来。

    “仲父,如何?”嬴政立刻抬起头,期待的看着。

    “我大秦所夺城邑疆域,韩愿意割让。”

    “除此外。”

    “秦字入韩不设限。”

    “吾大秦商队过境韩国不收取入关费。”

    吕不韦大笑着道。

    “没想到韩国竟然如此大方。”

    “直接答应了这三个条件,原本寡人还以为他们不会答应的。”嬴政大笑着道。

    “韩国国力衰弱,而且赵国虽与韩为盟,可毕竟路途遥远,魏国虽然与韩国毗邻,可当初杀王之仇让韩不能与魏国结交。”

    “当初在东周战场上,老韩王死得好啊。”吕不韦笑道。

    “的确死得好。”

    “仲父。”

    “当年东周之事究竟为何?”

    “老韩王究竟是何人所杀?”嬴政好奇问道。

    在外传言老韩王之死是魏国所为,死在了与魏国交战的战场之上。

    但实则。

    这对于魏国而言并无好处,他们不会那么大胆的。

    “此事,实则老臣也并不知。”

    “但可以想到绝对是我大秦强者出手的。”吕不韦说道。

    “难道是祖庙不成?”嬴政猜测道。

    “老臣也不知道。”

    “但老韩王之死却是促成了我大秦此番战果大成,如若有魏国阻碍,那就得不到。”

    “我大秦见好就收,先行巩固了这些夺取而来的城邑疆域。”吕不韦说道。

    “仲父所言极是。”

    “此战,不可贪图。”

    “如若赵国援军真的来了,于我大秦不利。”

    “毕竟此番想要灭韩,还差了时机。”

    嬴政点了点头。

    当即拿出了早就写好的罢兵王诏。

    “有劳仲父派人速速传递给王翦,让王翦罢兵巩固,停止进军。”嬴政将王诏交给了吕不韦。

    “老臣领诏。”

    吕不韦双手接过了王诏,随后退出了章台宫。

    “拓土之君。”

    “这还不够。”

    “寡人要成为天下之君。”

    “韩,现在时机未到。”

    “以后会有机会的。”

    “如今得了好处,就可以准备去雍城行加冠之典了,诱饵已经放下去了,他们想必已经忍不住了。”

    “最好是全部跳出来啊。”

    “如此,寡人方可一网打尽。”

    “母后,希望你会好好选择吧!”

    此番的胜果让嬴政心中一统之念越发坚定。

    随后。

    嬴政似乎想到了什么。

    “赵高。”

    嬴政道。

    “奴婢在。”赵高应道。

    “传令少府。”

    “让少府以天下地图为基础,给寡人制作一个天下沙盘,入吾章台宫内。”

    ‘具体,交给少府去制作。’嬴政沉声道。

    他要在这章台宫内,谋划天下。

——

    祖地大殿内!

    “孤的第三十八代后裔的第二个,出世了。”

    “扶苏。”

    “的确是一个好名字啊。”

    “可惜被政儿请的人教废了。”

    “不过,这或许也是天定。”

    “天定大秦二世而亡,自然是不能有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但孤可不会坐视的。”

    “扶苏。”

    “有封儿在,他无储君之命,以后就待他长大之后,再行命祖地之人教导。”秦嬴心底暗暗想到。

    在刚刚。

    秦嬴就归于祖地了。

    而大秦气运涌动。

    秦嬴自然是感应到了扶苏的降生。

    “好了。”

    “也是该去看看老朋友了。”

    “如今他们应该也都醒来了。”

    回过神来。

    秦嬴站起身来。

    缓步向着祖地大殿后殿走去。

    在那冰封之地,数百年前的老朋友都在其中啊。

    如今后续功法有了,资源也足够了,他们自然是到了出世的时候了。

    当然。

    并非是直接出入世俗,而是可以在祖地内修炼,强盛自己的修为与实力了。

    ……

    PS:感谢订阅支持,拜谢。

    

    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167/1111103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