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长夜寄 > 第 85 章 盛夏

第 85 章 盛夏


盛夏时节,烈日将山峦烤得一片油绿,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草木蒸腾出的浓郁生机。青溪村的日子,悄然发生着变化。

自鹿鸣带回新政消息、林茂松口后,村里通往山外的那条小路,似乎一夜之间变得热闹起来。最初还只是鹿鸣按约定,半月一次带着孙大虎和栓柱出去采买,谨慎地探听着外界的风声。但年轻人那颗被山峦压抑了太久的心,一旦被外界的光透进来,便再难按捺。

先是几个半大小子磨着父母,找借口跟着鹿鸣去“见见世面”,回来后就变得有些魂不守舍,聚在一起时,嘴里蹦出的不再是山里的野兔山鸡,而是镇上的青石板路、吆喝叫卖的货郎、飘着香气的食铺,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父辈们眼中从未有过的、名为“远方”的光彩。

接着,姑娘们也开始蠢蠢欲动,私下里央求相熟的婶娘,下次出去时带上自己,哪怕只是去镇边的集市看看那些花花绿绿的丝线和头绳也是好的。她们低声谈论着听说来的镇上姑娘的打扮,言语间充满了小心翼翼的羡慕和向往。

一种躁动而兴奋的情绪,像夏日的藤蔓,在年轻一代的心间悄悄蔓延。这座他们出生、成长的深山,第一次让他们感到了某种程度的“狭小”。

与此同时,柳月娘的肚子已像揣了个小西瓜般圆润地隆起,行动日渐笨拙。孕吐的折磨总算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容易疲惫和腰酸背胀。石生心疼媳妇,进山打猎越发勤快,天不亮就带着家伙什出门,日落才归,希望能多换些钱粮,给月娘买些细面、鸡蛋,或是据说对孕妇好的红枣、核桃。他沉默寡言,却将所有的担忧与期待都化为了更辛勤的奔波。

白未晞待在月娘身边的时间明显多了起来。她似乎本能地不放心这个孕育着脆弱新生命的女子独自一人。月娘在院里纳凉做针线,她就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时而落在月娘隆起的腹部,时而望向远山,不知在想什么。月娘要起身走动,她会不动声色地靠近半步,一种无形的警觉笼罩四周,仿佛随时准备扶住任何可能出现的踉跄。

但有一件事,是白未晞绝对无法胜任的——厨房。

她曾试图帮忙。一次月娘腰酸得厉害,勉强想煮点粥,白未晞便跟了进去。然而,对于一具感受不到温度、也无法精确控制力量的尸身而言,灶房无疑是灾难现场。和之前一样,一动手就会手忙脚乱,她想帮忙切菜,那力道不是将菜墩劈出裂痕,就是把鲜嫩的野菜碾得不成形状。她甚至无法判断米粥的稀稠生熟。

柳月娘看着被她弄得一团糟的灶台,先是愣住,随即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笑得眼泪都快出来,连忙扶着肚子道:“哎哟我的未晞,快放下快放下,你这哪里是帮忙,简直是来拆我家灶房的。”

白未晞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造成的狼藉,又看看笑弯了腰的月娘,默默放下了手里的菜刀。她似乎终于明白,这充满烟火气、需要精准掌控温度和力道的领域,是她无法触及的禁区。

自那以后,她便找到了自己在灶房里唯一能稳稳当当做好的位置——灶膛前的小木凳。

于是,夏日午后的灶房里常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月娘挺着肚子,额上挂着细汗,动作略显迟缓却依旧利落地在灶台边忙碌,洗米切菜,准备着简单的饭食。而白未晞就安静地坐在灶膛前,负责照看火势。

她添柴的动作依旧有些僵硬,但比最初已好了许多。她能根据月娘“火大点”或“火小点”的指令,机械地增加或减少柴禾,保证灶膛里的火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跳跃的火光映照着她苍白平静的侧脸,那双深黑的眼眸里倒映着橘红色的火焰,却依旧是一片沉寂的古井,仿佛那能煮熟食物、温暖人心的热量,无法在她眼中点燃丝毫波澜。

她就这样守着火,听着锅里水米翻滚的咕嘟声,看着月娘忙碌的背影,以及那不时被锅勺碰撞声、食材下锅的滋啦声充满的狭小空间。这是一种奇特的陪伴,无声,却带着一种笨拙而固执的守护。

窗外蝉鸣聒噪,灶房里烟火氤氲。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辛苦而幸福地忙碌,另一个沉寂的存在则守着一膛炉火。


  (https://www.bshulou8.cc/xs/5136742/2235260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