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 第235章 显露头角,小狼崽子

第235章 显露头角,小狼崽子


翌日,天明。

    山间雾朦胧,初阳透隙落。

    李仙将温彩裳背起,枝蔓穿过腰间、双腿…系牢在背。温彩裳想到“野猪”一事,啐了一嘴。全天下也就李仙,将她比做野猪。

    李仙检视装配。将背囊系在胸前,左佩刀,右佩剑。黄道弓则缚在温彩裳身后。诸事料理清楚,李仙对溪流一照,苦中作乐,不禁打趣:“我这算不算托家带口了?”

    温彩裳顿感感慨,恶仆欺主,越发嚣张。李仙确认无碍,神情严肃。

    心想:“此去艰险难避,但我亦非毫无还手之力。”他无数次推拟,倘若潜藏周旋,可拖延数日喘息。

    但着实无用。唯涉大险,才可求大生。

    “欺我势弱,也需叫你们尝尝色彩。”

    李仙拍拍狭刀,朝东南而去。步伐沉稳,纵身起落,速度极快。行十数里,渐闻巡搜的踪迹,但始终未遇真人。

    温彩裳问道:“李仙,你是要硬闯么?”瞧李仙不隐行踪,暗有赞同:“左右也难尽避,藏头露尾而死,倒不如畅快杀出。”

    李仙说道:“不是硬闯,而是巧闯。”温彩裳不解,闯便是闯,何来巧闯?忽见一巡逻小队。李仙取出黄道弓,射出两箭。同时势入猛虎,急扑而去,狭刀径直纵劈。

    那巡逻小队有三人,皆穿剑雨楼服饰。还未反应,两人便已被射毙。余下一人惊愕之间,听头顶风声呼呼,一刀纵劈而下,开胸破堂,立即毙命。

    李仙纵身急奔,动静不小。突然折转,另朝一方向奔去。林中布局,皆记在心。行又数里,前方有人大喊:“找到啦,找到啦!果真在这里!”黄沙门的弟子,发现李仙身影。

    李仙冷哼一声,说道:“我看你们是找到死啦!”欲抽箭射,但见箭支有限,心有不舍。便前扑落地,捡起三枚石子,运起“纵云手”打射而出。

    来势甚沉。那黄沙门三人举刀格挡,只听“哐当”一声,石子粉碎破裂,化做石粉飞入眼中。巨大力道将三人手腕脱臼,连退数步,惨叫惊骇。

    温彩裳赞道:“好英姿!”李仙摘三枚叶子,轻力甩去。相隔十数丈,便划破三人脖颈,血流如注。

    这简单一招,便藏“纵云手”“清风腿”之妙。

    李仙将纵云手的『送尔西风』,与清风腿的『乘风入隙』结合。『送尔西风』旨在“送”字。手持飞镖、石子…等硬物时,打射离手,需迅猛快准。但手持细叶、针丝…等软物时,求快求猛,必失准头。

    可若不快不猛,如何伤人?便有“送尔西风”一式。轻轻送射而出,力轻却绵长。如“礼轻情意重”之感。同时掌心前挺,送出一道“西风”。风势裹挟轻物,速度不快,破坏力不强,但却极难闪避。

    伤人无形。

    而清风腿的“乘风入隙”一式,本是腿法招式。旨在出腿密集,击人间隙,如风般无缝不入。施于此处,则平添清风意,使这招演化更强一筹。

    李仙径直奔去。一身武学,尽情施展。此番动静,极快引起注意。

    连杀数批人马,动静渐传渐远。

    忽听上空“砰”一声响。有人燃放烟火信号,召集同伴围剿。李仙早有所料,环视左右,一头扎进丛林深处。

    沿路遇敌杀敌,干脆利落。李仙远有弓箭,中有打石,近有刀剑。修为虽浅,但所现实力,却不可小觑。

    行到一处狭口时。

    忽见刀芒一闪,一人从上悍跳劈来。怒道:“小贼猖狂!”

    此人面宽耳肥,五官挤在一处。满脸凶相,这一招着实不俗。

    李仙后身一避。见大刀砸入地里,“轰隆”一声,击起漫天黄沙。李仙既惊且奇,知道终于遇到强手。但山野林地中,皆为湿润黑泥,何来的黄沙?

    那人大“喝”一声,胸腔涌起强劲大风。将黄沙吹卷,悍射而来。李仙施展大罗刀法,附加四方拳意,刀影密集编织成罗网,紧护身前,抵御黄沙射袭。

    但罗网总有间隙。李仙手臂、手腕…被沙粒打中,泛起红点。觉察每一沙粒,均含极强内炁。

    李仙心想:“此人当头一刀,打在地上,顷刻溅起黄沙。随后一吼,使黄沙泛射。这两招很是厉害!我需小心应对,免得阴沟翻船,得不偿失,且…这大宗门弟子的厉害,我还没好好领教过!”

    纵使身陷,但仍气定神闲。凝神应对杀招。那人横劈纵砍间,将树木、杂草、灌木…尽数劈断。简直摧枯拉朽,李仙注意到,被他砍中的树木枝叶,会立即干瘪枯竭。

    斗得几招,周遭黄沙弥漫。那人挥舞大刀,刀势过后,必附带无穷无尽的黄沙。李仙却也不差,诸多武学,尚未使出。却先凭一件衣裳,尽数化解敌手攻势。

    李仙将刀收入鞘中。从胸囊取出温彩裳换洗衣裙。衣裙材质特殊,甚为坚韧,朝那大刀一接,便可阻挡刀势。

    黄沙扑来,他便卷动衣裙。尽数抵下后,运炁一拍。黄沙反相射回,叫那人也吃了大亏。

    那人轮舞刀势,积蓄黄沙。李仙后退三步,双足站定,掌泛绿芒,轻轻朝前一送。

    水雾泛出,掌势有如骇浪。两招相抗,水雾卷狂沙,掌劲抗大刀。威势甚大。

    那人腰脊侧拧,见始终难以奈何,争强斗狠之心更浓。数步欺近,一刀自下而上撩出。此乃“飞沙漫天”,上撩之时,刀中杀势极浓。且一刀不中,黄沙再度弥漫,遮蔽对手视线。

    他大喝一声,势头汹涌,出刀连环不尽。李仙连避数刀,漫天黄沙,却难遮他眼,始终从容。但不免又想:“这人确实厉害。我先前一路杀来,黄沙门、剑雨楼、泰心宗弟子,都杀之不少。那些弟子虽出身大派,都得组阵,但自身武学造诣平平,境界也未到食精。现在这敌手…却截然不同。”

    李仙冷哼一声,胸腔鼓动,施展“胸鼓雷音”,雷音传进指尖。一指快速递出。

    这招杀力极强,震力无匹,震石破甲,可堪轻松。但偏偏竟对那人无用。一指击中侧腰,那人轻轻一震,毫无伤害。李仙甚奇,立即变招,化指为拳,朝胸口砸去,同时拳影显化,密集打来。

    李仙明显觉察,每一拳打中对方,拳劲必会被化去四分,如打在水囊。但李仙炁力奇大,数拳砸去,敌手口吐鲜血,再无战力。

    李仙嘀咕:“既你死我活,可别怪我手不留情。”乘甚追击。为防敌后手,抄下一条藤蔓,远远甩去。缠住敌手脖颈,再用力一拉。

    那人向他飞来。李仙脚尖一踢,掉落的大刀飞去,“砰”一声撞上,顿见血液溅洒,惨状骇人,头颅立断。

    李仙忍住摸尸,速速奔离。

    温彩裳说道:“那人在黄沙门中,该有些地位。已经入流派了。”

    “入流派?”李仙问道。

    温彩裳说道:“既武学流派,数门武学、十数门武学…彼此相辅相成,进而引发质变者,便算是一流派。”

    “流派之分,在武道门派间尤其常见。同一门派,侧重不同,亦有不同流派。你方才对阵之人,已踏出流派第一步。分别习了‘断水刀’、‘混身功’、‘黄沙心经’三门武学。互相辅助,互为补足。”

    李仙追问。温彩裳当即细说。辨析此流派种种,以做事例教导。

    此乃黄沙流派。

    断水刀品阶基础。纯看刀法,势大力沉,刀势连绵。无甚缺毙,也无甚优点。但修习之法,却甚为独特。练刀期间需断绝饮水,保持不渴水毙亡。

    然练刀必然流汗,水分流失,无法补足,怎能不死?这刀法妙便妙在,强其‘脾’‘肾’二脏。外在练刀,内在练脏,调动脾肾结合,运化全身水气,使得内中循环,不泄丝毫水分。

    如此这般,断水刀大成之时,脾、肾二脏远胜旁人。

    流派的第二门武学:混身功,恰需以二脏为基。肾储水汽,脾运水汽,遍布全身,使得皮下如附水膜。外力击打,如打在水上,力道少则泄三分,多则泄七分。

    而‘黄沙心经’则下乘武学,乃黄沙门奥秘。温彩裳所知不多,但知道可汲取万物水分,源源补足自身。若打中人身,伤口干燥开裂难愈,十分厉害。

    如此这般,三门武学相辅。断水刀强肾脾、肾脾修混身功,混身功运水化,黄沙心经汲水物。环环相扣。

    温彩裳说道:“这一流派武学,最为厉害者当属黄沙门的黄沙老祖。此人种种武学相结,可汲人生命将人吸干,后补足自身。除此之外,黄沙门还有一流派,名为‘金刀流派’,专注极致刀法。”

    李仙皆已记下。心想:“我铁铜身强肺脏,肺脏壮胸鼓,胸鼓化罡雷…亦可算某一流派。当然,是我误打误撞,机缘巧合弄出的罡雷强身流派。”

    铁铜身、罡雷指修习过程,均强壮气血,增添气力。效用叠加,甚为相合。

    忽时这时,有一强壮男子,横档在前方。李仙虽清楚罡雷指、铁铜身契合无匹,但从未同时使出。

    当即凝息一震,通体乌芒迸起。罡雷指的“震雷指”一式杀出。两套武学登峰造极,演化极限,异景显化。

    指尖如附乌黑雷芒,发出“铮铮”异响。既不像罡雷指、也不似铁铜身。这一指杀去,敌手抬手招架。

    碰到指尖刹那,通体麻痹,如遭电击。顷刻不省人事。

    温彩裳满目幽怨,不知李仙有这能耐,此前拿剑刺他逼问,亦未显露,气忿嗔骂:“好啊,从前的乖巧全是装的,你这头小狼崽子!”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906/1111089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