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的时代1979! > 第105章 教育理论家许成军(6K)

第105章 教育理论家许成军(6K)


但有时候,事情就是不会按照你的预期来。

    许成军社死了。

    这几天,县广播站、县报反复报道:“我县青年许成军同志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为家乡争光!”

    广播刚走了一轮。

    钱明就干到许成军家里来了。

    “叔叔好,阿姨好~”

    “大哥也回来啦!”

    “晓梅又好看了!”

    这小子一到许成军家里就开始四处张罗。

    许成军看他在那跟许晓梅聊上了,一把拉过来,我妹妹是你能聊的!

    晓梅啊!要小心!

    狗东西!防火防盗放兄弟!

    许成军赶紧岔话:“成绩出了么,明子。”

    钱明有点无奈,叹了口气:“说是明后天。”

    “可是急死我了!”

    许成军给他“一巴掌”:“着什么急你!好事不怕晚!”

    “我这不听到‘许成军’考上复旦研究生了,我赶紧来看看。”

    这几天钱明在家里等的也是着急上火,结果突然听到广播说青年许成军考上了复旦研究生,给他吓了一跳。成军不是没考上么?

    又是重名?

    但是睿智的钱明,准确察觉到上次在'许成军'这个名字上犯的错误,果断决定亲自前往核实!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应该不是真的吧,这成军不是考本科么,这研究生又是咋回事??

    钱明想起了正事:“诶,成军,县广播说你考上了复旦研究生,真的假的!”

    “真的啊,咱们县这么英明神武的能有几个,舍我其谁?”

    钱明翻了大白眼。

    内心深深的绝望。

    礼貌的问候了许成军:艹!

    我特么北外辛辛苦苦还没门!你直接不装了是吧?本科都跳了直接研究生?

    许成军:小开不算开!

    中午,钱明留在了许成军家里一起吃饭,陆太后见钱明这从小一起跟许成军长大的发小来了,也高兴的很。

    加上再过不久大哥建军又要奔赴一线,太后狠不得把全家最好的材料拿出来给孩子们一直做大餐!

    其实这些天全家一直回避一个话题——南边还在打仗,建军依旧要回到战场上。

    别的不好说,但是建军那一身的伤是打不了假的。

    好几个晚上,建军夜里从梦中惊醒的时候,陆太后也哭了一整个晚上,许志国这两个星期烟都多抽了两盒。

    许建军出门转眼间已经13年了,再回来的时候,带了一身伤疤,带回了发小的噩耗,带回来了20天之后还要上战场的消息。

    最难受的是谁?

    可怜天下父母心。

    妹妹许晓梅不太懂战场上的事,努力做个家里的开心果,只是没事就抓着许成军问:“二哥,你懂的多,给我讲讲南边的战场呗。”

    家里人的心都紧着,但却没人说建军你别去战场了。

    这个年代的人,价值观都还很朴素。

    家国,家国。

    先国才有家,许志国是经历过家国沦丧、民族飘零、身世浮沉的那个年代,他比谁都懂。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懂建军——说了也没用。

    只当是为这个国家生了许建军。

    于是陆太后又拿了肉票跑去切了二斤肉,做上了她最拿手的土豆烧肉,味道别提了,那叫一个地道。

    全家加上钱明这个大熟人合围吃饭,一时间也是其乐融融。

    吃完饭,却还有件“大事”等着许成军要干,县教育局要给许成军这个案例当作“教育成果”重点宣传,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成功经验”,市里听说了,还特地派了记者做跟踪采访。

    许成军母校东风中学倍感光荣,在学校用最大的条幅张贴了标语:“向我校优秀毕业生许成军同学学习,立志成才报国。”

    你说,许成军不是走的高考?毕业了好多年?

    那有啥打紧的,他不是我校的学生?没接受过东风县的教育?

    这事要说许志国也很无奈。

    无奈的有点高兴~

    县教育局领导听说是许志国儿子,“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那得可劲宣传啊!

    学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们,一听是许志国儿子,标语得粘上!校长儿子优秀啊!

    然后,今天下午许成军来活了!

    东风县中学操场。

    主席台上,校长许志国、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吴美芬同志、县文化相关部门正陪着东风县一把县长以及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俯视台下。

    许志国特别安排在县长刘宝贵同志身侧,正跟县长同志分享“育儿经验”。

    宝贵同志主动问的,他闺女今年高二。

    许志国:你特么问我,我特么也想知道许成军怎么特么就考上复旦研究生了!?

    但咱许志国同志会说啊:“我从小培养成军看书阅读的习惯,让他具备全面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这次,他在《收获》杂志上发表的小说《试衣镜》也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旁边的各级官员连连点头。

    “考上复旦我们做父母的只占了一点点功劳,更多还是赖于咱们县里的培养,这不仅是我们家的荣誉,更是全县领导干部关照下的胜利果实。”

    父母官先是疑惑,还有《收获》的事,随后满意的点头,名头越响越好啊!这才有开会的意义!体现咱们县里的教化之功嘛!

    再是激动,未来的大作家出在了东风县,实打实kpi啊!

    县长带头鼓掌!

    在场干部激情鼓掌!

    底下的高一至高三学生懵逼了!这是干啥嘞?

    高三的还好,已经开学了,但是这城里的高一到高二的学生可是临时通知的。

    不是,哥们来这看你们这帮老头鼓掌的?

    也不是没人支持,台下的陆太后看自家丈夫这么风光也是与有荣焉,大哥表情欣慰,许晓梅乐的像朵花。

    钱明至今还傻着,这就表彰了?

    教导主任苟推梓同志在台上慷慨激昂进行了大会开场致辞,在感谢了父母官的莅临后,正式介绍了今天的主角。

    “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大伙儿都安静些,咱们今天这个会,可是咱县教育界的大喜事!全县头一回在高中开表彰会,就为咱县出的'金凤凰'来的!先说两句实在话,自打  1977年恢复高考,咱县上上下下都盼着能出个像样的读书人。”

    “不是说咱县孩子笨,是前些年“读书无用论”搅得人心慌,多少好苗子都没机会往前奔。可今天,咱终于能挺直腰杆说:咱县也有能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的娃了!”

    苟推梓同志抬手往台下第一排示意,语气更激动:“大伙儿瞅瞅那边坐着的,就是咱今天的主角许成军同志!”

    许成军站起来无奈的向大伙示意。

    他不想来,奈何陆秀兰以死相逼,许志国眼含鼓励啊!

    还有家里两个不怕事的兄妹!

    后来他怎么改变的主意?

    吴美芬同志偷偷和许成军说:作家同志!好好准备个稿子,县里有奖励!

    哦!那我行。

    “这孩子家就在光明街,爹是咱学校老师,娘在家种菜园子,就是咱身边最普通的人家。可这孩子,打小就爱啃书本,恢复高考那阵儿还在插队,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点着煤油灯抄笔记,家里舍不得买练习本,他就把旧报纸裁开订成本子写;就这么凭着一股“钻劲”今年咬牙考了研究生——而且是复旦大学!”

    “同志们,那可是全国数得着的名牌大学啊!咱县广播站这半个月天天播他的事,县报还登了他的照片,现在全县老少谁不念叨:‘光明街的成军,给咱县争大光了!’”

    许成军有点听不下去了?

    啥玩意?你这玩意比我准备的鸡汤还狠是吧?

    最普通的人家?

    打小我最爱的是偷鸡摸狗,不是他么的啃书本!

    “而且我刚刚得知啊,咱们许成军同志还是位大作家,前一阵的《向光而行》和《信》就是出自他手,很多同学读完潸然泪下!高考的劲都猛了几分!最近成军同志又在咱全国最顶级的文学杂志《收获》上发表了代表作《试衣镜》!为咱们中学、为咱们县里争得了荣誉!”

    这下子,台下的同学激动了!那手拍的呱呱的啊!

    《向光而行》他们可以不在意,但是那《信》写的真好啊!《光明日报》全国发行,传到东风县的时间较晚,但是刚考完完毕和即将升入高三的学子看了后,那是十分的动容!

    这成军同志真了不得!

    当代东风许生!

    安徽文化界的青年精神之光!

    这一下子全场气氛嗨了!

    大作家来啦!

    尤其是前面几个小姑娘那把手都拍红了,离着许成军的近的都抻着脖子使劲看!

    活的许成军当面啦!

    活的!

    “今天把大伙儿召到这儿,一来是替县政府、县教育局给成军同志送荣誉;二来更要让咱全县的老师、学生都学学成军同志的劲头!现在啊,国家正喊着建设四个现代化,缺的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成军同志这一步,给咱县所有孩子指了条明路:读书不是“白费劲”,是能为家争光、为国家出力的正经事!不多说废话了,咱请”

    许成军正色,整理整理衣服,第一次上台发言当然要注意一下!

    结果

    “先请县教育局的吴局长讲讲,为啥成军同志的事值得咱全县学——吴局长,您先上台!”

    许成军一个跟头,来了这个时代久了,差点忘了还有这么些个光荣传统。

    不出预料后面还有校长致辞以及县长总结发言,再加上颁奖及握手环节~!

    等到许成军上台的时候。

    许成军也没给大家玩虚的,把后世的一些学习经验给大家讲了讲,又老规矩上了点鸡汤强度!

    关键是他还没带稿!

    潇洒的一塌糊涂。

    “各位同学!我是许成军。很多人认识我,不是因为什么复旦研究生,而是一首诗和一封信,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读过那封信,内容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你们会感受到一股劲,向上的劲。今天是在学校,我们就聊聊高考的话题。”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认真,尤其发现许成军脱稿侃侃而谈,更为激动!

    活着的作家啊!

    “对已经高考完的你,我想说的是。高考是青春一战也只是人生一站。此刻的你,也许正处于情绪的低谷,也许正处于兴奋的劲头。我们知道你们为什么兴奋,更理解你的失落,明白你的遗憾。亲爱的你,此刻我想先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你知道吗?当你很多年以后回首这个时刻,你一定会觉得‘原来,也没有那么沉重。’”

    刚升入高三被高考压的喘不过来气的学生突然发现,这个人好温柔啊!

    作家原来都是这样的么?

    “高考,是青春一战,但也只是人生一站。

    高考重要吗?重要,因为你在最好的年纪,为此付出了最多的努力,它构成了你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高考不重要吗?其实也不重要。回头去看,高考只不过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站点。你做对的那道题,让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你做错的那道题,让你遇见了后来的知己。”

    “一纸试卷装不下你的远大前程,一行分数显现不出生活的深刻,一场考试决定不了你今后能到达的高度。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你写过的卷子、流过的眼泪、克服的恐惧、燃起的斗志,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日后惊喜的铺垫。”

    台下的学生,无论是参加高考的亦或者是没参加高考的,头皮都是发麻的,高考还能这么理解?

    这次许成军同志和信的鸡汤不太一样?

    太带劲了!

    “对还没有高考的你,我想说的是。高考,无非就是很多人同时做一份卷子,然后决定去哪一座城市,最终发现,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对的每一道题,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以放平心态,全力以赴,我想你们的条件要比我好的多,我想你们的能力不会比我差。

    我能行,你们为什么不能呢?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希望你的成绩会照亮未来的整个夏天,然后带着你的期许,去见从未见过的风景。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不必感伤,不必害怕,因为你就是那个奇迹。我祝你马到成功,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我们高处见!”

    “我们终会上岸,阳光万里,鲜花沿路开放。”

    全场一片寂静。

    全场的寂静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先泛起涟漪的是干部区。

    县长猛地从藤椅上直起身,原本搭在膝头的公文包滑到了地上也没顾上捡,他攥着钢笔的手在笔记本上飞快划着,笔尖几次戳透纸页。

    当那句“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落音,这位见惯了场面的父母官,竟忍不住抬手按了按胸口:“好一个‘荣光在’!咱县要的就是这股劲!”

    他身边的吴局长早没了之前准备发言的严肃,此刻也忘了递话,只一个劲对着县长感慨:“县长,您听见没?成军同志这话,比咱教育局开十次教研会都管用!”

    说完眼睛撇了眼旁边的《滁州报》记者,记者低着头记的欢,她点点头,这才对嘛!

    话音刚落,县长已经带头鼓起掌,这次的掌声比之前更响,干部们手里的笔记本、钢笔都跟着晃,有人甚至站起身,隔着人群往台上望。

    这哪是表彰会?这分明是给全县教育找了个“活教材”!

    许志国微微一笑,表示不出预料。

    干部区的动静刚起,学生区就炸了锅。

    刚高考完的几个男生,前几天还因为估分低躲着抽烟,此刻竟红着眼眶互相捶肩膀。

    坐在后排的高三学生赵磊,手里还攥着刚发的模拟卷,方才许成军说“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时,他突然想起自己总错的解析几何,又想起同桌总帮他讲题的样子,鼻子一酸,眼泪砸在手里的卷子上。

    他赶紧抹了把脸,却忍不住跟着鼓掌,手掌拍得生疼也不管:“原来考砸了也不是天塌了!早听见这话,我前阵子也不用天天失眠了!”

    高一高二的学生更显雀跃。

    几个女生挤在一块儿,手里的笔记本飞快记着“星光不问赶路人”,写字的“沙沙”声混着掌声,成了最热闹的背景音。

    坐在第二排的县长闺女刘莉莉,之前总觉得“高考还远”,上课总爱走神,此刻却把许成军的话工工整整抄在笔记本扉页,还画了个小太阳,转头跟同桌小声说:“以后我要是不想学了,就看看这个,原来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是为了去见没见过的风景啊!”

    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之前总爱在课堂上起哄,此刻也坐得笔直,盯着台上的许成军,眼里没了往日的嬉皮,多了些希望,那是被“我们终会上岸,阳光万里”戳中的向往。

    随后,许成军鸡汤打完,又认真的总结起了后世的学习经验。

    包括不限于“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步学习法、自制思维导图、学习小组、语文作文模版法等前世上学使用或听人说过的学习方法一股脑的扔了出去。

    这下子,底下的老教师们坐直了身子,这是干货,他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真可能会有用。

    《滁州报》的记者也记得更欢了。

    报道标题:东风县出“双料人才”!许成军考入复旦研究生中学讲台传“求学经”激扬学子心

    副标题:恢复高考后我县首位复旦研考生,《收获》发稿显文才,表彰会成全县教育“加油站”

    要说,这年代的记者还是很有本事的嘛!

    这篇报道带回报社后,后来竟在全国教育界取得了一定的影响,许成军提的学习方法,也被冠名为“许式学习法”!

    报社主编亲自修改编者按,更是成为“许式学习法”的鲜活注脚!

    细心的人发现,后来许成军的百度百科也多了个教育理论家的称号.

    “近日,东风县中学一场表彰会,让全县教育界的“盼才之心”终得慰藉。我县光明街居民许成军同志,不仅以“煤油灯下抄笔记、旧报纸当练习本”的钻劲,考上恢复高考后我县首个复旦大学研究生名额,更在《收获》《光明日报》发表作品,用文字鼓舞学子;此番他站上中学讲台,脱稿分享“高考是人生一站非终点”的清醒认知,倾囊相授“六步学习法”等实用经验,让整场表彰会成了“破焦虑、传干劲”的教育课堂。

    自  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读书无用论”的余绪仍需涤荡,全县上下盼“像样读书人”、盼“教育结硕果”的心愿,在许成军身上有了最生动的回应:他不是“天赋异禀”的特例,而是“勤能补拙”的缩影。插队时不忘求学,工作后深耕文字,这份“向上劲”,恰是当下建设四个现代化最需的人才底色。更难得的是,他不讲空泛口号,只以“错的题遇对的人”“星光不负赶路人”的真诚,戳中了学子们对高考的迷茫;以“思维导图”“学习小组”等干货,给教师教学、学生求学指了明路,正如县教育局吴美芬同志所言,“这番话比十次教研会都管用”。

    当前,国家正急需有知识、有文化的建设者,许成军的成长故事,是东风县“教化之功”的鲜活注脚,更是全市教育领域的“活教材”。它告诉我们:读书从不是“白费劲”,是为个人寻出路、为家乡争荣光、为国家添力量的正经事;它更提醒我们:教育的意义,不仅在“培养一个研究生”“产出一个作家”,更在让更多少年明白“彼方尚有荣光在”,敢闯敢拼、向阳而行。

    期待东风县以此次表彰会为起点,持续厚植“重教兴学”的土壤;更盼全市学子以许成军为榜样,把“勤劲”装心里、把“目标”立实处,让更多“东风金凤凰”从皖东大地起飞,为滁州教育添彩、为四化建设出力!”

    一周时间,转眼就过。

    许家老大要走了,去南方。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892/111110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