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白衣卿相,黑甲修罗 > 第152章 一封密信,两处君心

第152章 一封密信,两处君心


雁门关,帅府。

曾经属于前任守将的府邸,此刻已成为了整个北境战场的临时心脏。

府内的陈设简单而肃杀,空气中还残留着硝烟与皮革的味道。

顾长歌端坐于主案之后,刚刚换下那身沉重的玄甲。

只着一袭黑色的常服,更显得他面容俊美,气质沉渊。

他静静地看着手中那封来自京城的密信。

信,是上好的澄心堂纸,字,是新皇赵辰亲笔书写的馆阁体。

一笔一划,工整而秀丽,一如他那位学生给人的印象——温和、恭顺、知礼。

信的内容,也充满了君主对功臣的关怀与嘉奖。

开篇,便是对顾长歌在北境取得辉煌胜利的赞美之词。

称其“扬我国威,安定北疆”,不负“大夏战神”之名。

随即,又对他这位“太傅”兼“摄政王”,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依赖。

言辞恳切,仿佛一个离不开老师的孺子。

然而,当信读到一半,话锋却在不经意间悄然一转。

赵辰在信中“无意”间提及。

他听闻大祭司在北境现身,此人乃前朝余孽,祸乱朝纲,罪该万死。

“恳请”太傅,务必想方设法将其擒获或诛杀,以绝后患。

紧接着,他又提到了一个从投降的南楚使臣口中听来的、关于草原的“荒诞传说”——所谓的“狼神宝藏”。

信中,赵辰以一种孩童般的好奇口吻写道:

“朕闻草原有狼神宝藏,得之可富甲天下,不知是真是假?若太傅得暇,或可为朕探之一二,以开眼界。”

看到这里,顾长歌的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

但熟悉他的人,如侍立在阴影中的夜霓裳,却能敏锐地察觉到。

主上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温度正在一点一点地降下去。

信的末尾,赵辰再次表达了对顾长歌的期盼。

希望他能早日平定北境,凯旋回京。

继续辅佐自己,开创“永安盛世”。

整封信,言辞恳切,滴水不漏。

既有为人君主的嘉奖与期盼,也有作为学生对老师的孺慕之情。

但顾长歌却从这工整的字迹背后,读出了另一层截然不同的冰冷寒意。

询问大祭司,是假。

想要自己去对付这个最难啃的骨头,是真。

关心狼神宝藏,是假。

担心自己将这笔巨大的财富私吞,才是真。

这位他一手扶上皇位的七皇子,在坐上那张冰冷的龙椅之后,终究还是……开始成长了。

他开始懂得了猜忌,懂得了制衡。

懂得了用最温和的言辞,来表达最强硬的政治诉求。

顾长歌缓缓地将手中的信纸凑近案几上的烛火。

橘红色的火焰,舔舐着洁白的纸张。

很快便将其烧成了灰烬。

“主上,陛下他……”

夜霓裳从阴影中走出,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

“他做得很好。”

顾长歌打断了她,声音平淡地听不出喜怒,

“一个合格的帝王,本就该如此。若是他对我没有丝毫的疑心,那我反而要担心,这大夏的江山,能否坐得安稳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轮高悬的明月,眼神变得悠远。

“打赢北境,只是第一步。如何向京城里那位……交上一份让他满意的答卷,才是更难的棋局啊。”

夜霓裳沉默了。

她知道,主上所说的,是另一个层面的战争。

一个比沙场之上更凶险,也更无情的战争。

顾长歌静立了片刻,似乎已经将所有的情绪,都消化在了这片刻的沉默之中。

他转过身,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

“传我将令。”

“三日之后,于雁门关下,举行规模空前的祭奠大典。”

“凡在此次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大夏将士,无论官阶高低,皆立碑刻名,由我……亲自主祭。”

这个命令,让夜霓裳有些意外。

大战之后,正是该论功行赏鼓舞士气的时候,为何要先举行祭奠?

但她没有问,只是恭声应道:“是。”

正当她准备退下时,顾长歌又叫住了她。

“等等。”

夜霓裳停下脚步,看到顾长歌从一堆缴获的战利品文书之中抽出了一份卷宗扔在了桌上。

“这是从阿史那云的帅帐中搜出来的东西,你看看。”

夜霓裳上前,迅速地浏览了一遍。

卷宗上,记载的并非什么军事机密。

而是一些草原各大部落,与大祭司之间,多年来不清不楚的“祭祀”与“物资交易”的流水记录。

大部分的交易,都显得很正常。

唯独有一个名字反复出现,显得有些刺眼。

——“卓氏商队”。

夜霓裳的瞳孔猛地一缩。

卓氏!

那个早已被抄家灭门,只剩下一些残余势力逃亡的前兵部侍郎,卓天鹰的家族!

“看来,大祭司在京城的暗线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顾长歌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波澜。

“而这条线,或许能帮我们……找到一些,连阿史那云都不知道的秘密。”

夜霓裳瞬间明白了顾长歌的意思。

她将卷宗收入怀中,单膝跪地,声音决绝。

“主上放心,三天之内,霓裳必将这支商队的底细,查个水落石出!”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536/2330020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