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震惊内娱!从乐队主唱到全球天后 > 第128章 看不见那些饰演乱世下难民 (四更)

第128章 看不见那些饰演乱世下难民 (四更)


穿着圆领袍,头戴幞头的陆斯羽出现在陆斯年身侧。

与官宣图片时候不一样。

陆斯羽手里拿着的不是一把剑,而是一把现代复原的陌刀(这个还存疑,有人打造过,但也有说跟记载里描述的不像,所以还存疑。)。

【禹划九州  世袭天下为家

殷商盛卜  字起骨甲】

第三个出来的却不是陆蓁蓁,反倒是两个在网上颇有名气的古风歌手,两位女歌手都穿着明制,一蓝一红,一人一句的声音交错,叠加出急促的氛围:

【牧野行天罚  封侯建国号令诸夏

礼乐佐于宗法  诗书彰于风雅

幽厉失国家  平王迁都周权困乏

诸侯兴  齐晋宋秦楚称霸】

之所以会考虑加上其他人进来,也是因为这首歌实在是太长。他们五个人来回交替着唱话,虽然能应付过来,却未免显得有些单调。

而此时,舞台后面的大荧幕上出现西周字样后,穿着战国袍的女模特从舞台上方走下来,身着红黑战国袍,手持玉勾连云纹灯。在她们的左侧,则是同样穿着战国袍,腰间悬挂青铜剑的男模特。

两队人就这么随着歌声缓缓走向正中间的T台。

加上中间长舞台的左右两侧都有四个小舞台,现在也只有右侧的两个舞台亮起的关系,仿佛两列模特队都是从幽暗中走出。

恍惚间都有一种历史上的那些人,真切的走到现代人的眼前。

左侧第二个舞台随即亮起,许芃芃轻扶了一下耳麦,款款上前两步,手里还提着一盏嫦娥奔月的宫灯。

【晋末分三家  战国势七雄割划

强盛当变法  揽贤才厉兵秣马

列国皆征伐  征伐  征伐  征伐

大争之世谁可止杀】

紧接着,便是现场观众万分期待的陆蓁蓁。

左侧第一个舞台亮起后,整个现场灯光尽数亮起,舞台上一身紫色战国袍的陆蓁蓁在灯光过来的瞬间抬眸,镜头也刚好捕捉到这个眼神。

明明穿着一身楚墓复原款,歌声里却透出大秦杀伐之势。

【改新法  耕战东出筹码

横破纵  王名始震天下

协交伐  鲸吞无可并驾

八表同风始中华  百代都行秦政法】

两队模特也在指定的时间走完全程。

舞台上的屏幕犹如滴入一滴墨,散开后凝聚成一个“儒”字。

陆蓁蓁身边的陆呦呦接着节奏走上前:

【我志在大同  明仁礼教化】

与陆蓁蓁和陆呦呦同一个舞台的另外一位古风男歌手走到陆蓁蓁右侧,荧幕上的字也旋即变成了一个“墨”字。

【我兼爱非攻  并士匠任侠】

许芃芃舞台上的则是一对双胞胎,都穿着唐代圆领袍,墨字凝聚成一团沉入水面,再浮起的时候则是一个太极图案,又迅速分散,出现“道”字。

【我动合无形  参自然道法】

【我推演五德  将阴阳深察】

右侧第一个舞台的陆斯年和陆斯羽齐声,屏幕上的道字再度散开,几根竹简划开水面,露出水面下的“法”字。

【我厉行变革  事断于公法】

第二个舞台的两个古风歌手开口的瞬间,“法”字断裂开来,分别凝聚成“纵横”二字。

在这期间,舞台上也并非空荡荡的只有歌手。

身穿战国袍的演员模拟着诸子百家的状态。

儒家,双手作揖朝着观众行礼。

墨家,则是两个演员侧向观众,手里拿着机关鸟。

道家,演员靠在道具石头上一手支着头,模仿庄周梦蝶。

阴阳家的演员手持竹简,凝眸望着天空星幕。

法家的两个演员都长了一张严肃的脸,一人握剑,一人将长剑抽出。

纵横家的演员则是模仿了之前一部经典历史剧里纵横家代表张仪这个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许芃芃与双胞胎合唱:

【我纵横捭阖  一谋抵万甲】

陆蓁蓁带着陆呦呦和另外一位歌手唱的歌词则是名家。

纵横二字凝聚成名。

这一段的最后两句,四个舞台上的所有人齐声,“名”字一变,化作稻穗,“农”字转瞬即逝,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含笑望着稻穗的老人。

【为神农之言

汇百家于杂】

音乐间奏响起,一个身穿戏服的老旦走上台:

【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

舞台上诸子百家的演员退下,换成了以红黄为主的汉服演员,其中还有许多穿着汉朝复原铠甲的演员,扛着红色印着汉字的大旗在舞台后侧挥舞。

煌煌大汉,气吞山河。

【划鸿沟  霸王折戟沉沙

威海内  三杰尽收麾下

休息减刑罚  文景两朝佳话】

【封狼居胥  列郡祁连下

兼并河西  通丝路繁华

昭宣兴万家  西域始置统辖】

这两段则是由陆斯年和陆斯羽负责。

许芃芃紧跟着接了一句:

【新政譬如昙花】

快到差点听不见。

她身边的双胞胎接着开始唱,舞台上的大汉朝也逐渐走向落幕,头戴黄巾衣衫褴褛的演员将大汉队伍冲散。

【昆阳一战名迩遐

光武复汉八荒达

明君早逝  戚宦倾轧

黄天震苍瓦】

陆斯年握住仿制的勾践剑走上前,剑眉拧起。

身后的黄巾军演员又被高举着“魏蜀吴”三国旗帜的演员替代。

眼花缭乱,却又格外有章法,不至于让人觉得舞台凌乱。

【官渡出奇法

赤壁火伐

汉魏禅代  帝立三家

夷陵焚营  鼎足并峙缓兵甲】

最后三国旗帜落下,缓缓升起的却是一面晋字旗。

陆蓁蓁站在左侧舞台的中央,身后却是兵戈战乱。

【袭魏据中夏  蜀吴俱下

三国烽烟  消于司马

八王乱罢  板荡遍野鸣鸦】

舞台的灯光逐渐暗下。

倒下的旗帜,演尸体的演员在舞台四处趴着。

一群衣衫褴褛的老老少少,在昏暗的灯光下凄苦的走过。

许芃芃的声音更是赋予了这一段歌词浓烈的悲哀感。

【中原乾坤斜  衣冠南下

南都建康  北朝改化

百年乱世  政权更迭纷沓】

舞台灯光愈发暗下,暗到根本看不见那些饰演乱世下难民的演员身影。

但很快,灯光再度亮起。

整个舞台金晃晃一片。

身穿唐朝明光铠的四位演员开路,气势陡然间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这首歌才到一半哈哈哈哈哈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明天的接着更新。这么长,除了歌长之外,也想要细致的描绘一下舞台的表演。这首歌不搭配舞台表演的话,给人的那种感觉会少一大半。百代成史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缩减了民国时期,对于新朝的描述,我看之前的评论区,意思是有些美化了,所以新版的新朝就剩下一句歌词,还增加民国和清末的农民起义内容。)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446/2332031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