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召对(二)
宋审虔的话犹如一桶冷水泼在众人身上,让本就寒冷的天气更加冰凉。
如今虽然成功逃离洛阳,但形势却并没有因此有所好转,他们这支由残军组成的流亡政府依旧如履薄冰,随时可能覆灭。
李幼澄的脸色不经有些发白,但仍然努力保持镇定“不知宋爱卿可有解围之法。”
宋审虔思索半晌之后答道“其实保险一点的办法就是不走潼关道。
潼关道乃中原至关中的大道,石贼必然有所防备,虽然距离最近但也最为凶险。
臣建议可以转向南行,沿伊水经伊阙关入伏牛山,只要入了山,叛军再想追踪就难了。
然后再折向西北,走商洛道,从武关入关中。”
“不妥。”
正当众人思索着宋审虔所言的可行性时,许安却是起身反对。
“哦?许检点莫非有其他高见。”宋审虔看向许安,眼睛不经微微眯起。
作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许安是骑兵将领正是归属于他麾下,他自然有些印象。
他也听说了许安今日的作为,救驾拥立,每一桩都是泼天大功,日后若是大唐能够重新站稳脚跟,封侯拜将也是顺理成章。
当然就算没有这些功劳,许安如今手上的从马直,是这支流亡朝廷建制最为完整的部队,换句话说,现在许安掌握着当前流亡朝廷最大的武力,这足以让他说话份量在这个流亡朝廷里无限拔高。
但即使如此,作为大唐老臣,不久前也是位高权重,许安在他眼里不过一好运的毛头小子,如此公然反对他的提议,让他不经心生不快,语气之中也带着淡淡的不愉。
许安则是起身先是对着李幼澄一礼,这才看向宋审虔抱了抱拳道“老大人,您说的路线固然稳妥许多,但伏牛山道路山势陡峭,沿途多荒野,补给极为困难,我军仓促出行,粮草缺乏,如今又正值寒冬,途中怕是会困难重重。”
“为了殿下和大军的安全,这点困难老夫觉得并非不能承受。”韩昭胤突然开口道。
许安却是摇了摇头道“这只是我反对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入伏牛山走商洛道,比走潼关道至少要多耗费半个月时间,若是平常自然无事,但如今我们却拖不起。”
“如今石贼称帝,叛军势大,各地人心惶惶,地方多有投降者。
虽然西部和南部还有不少城池在我大唐治下,但一旦洛阳沦陷、先帝蒙难的消息传去,必然会极大动摇各地官员的忠心。
我们只有尽快在长安重建天子旌旗,向天下宣告朝廷还在,大唐还没有亡,才能避免西南之地出现大规模降晋的情况,一旦晚了,关中之地尽皆降晋,我们就算安全赶到长安也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抢的就是时间,即便需要冒险,但我们别无选择。”
许安话音落下,大帐之内一片沉寂,都在消化着许安所说的内容。
片刻之后,三司使张延朗第一个开口赞同道“许检点所言有理,臣附议。”
“臣也附议。”
“微臣附议。”
……
很快,帐中文武大部分都表态支持许安。
宋审虔脸上不经有些尴尬,但他也清楚许安所言有理,沉默片刻之后对着上首的李幼澄躬身一礼道“许检点考虑周全,是臣疏忽了。”
李幼澄先是对着许安微微点头,然后看向宋审虔微笑着道“老大人也是为了队伍安全考虑,忠心可嘉。”
见没有其他人提出意见,李幼澄一锤定音道“既如此,就按许检点所说继续沿潼关西行。”
大的方针既已定下,接下来就是优化细节。
宋审虔再次开口道“白超垒隶属于河南府,地势险要。
不过直到洛阳破城前夕,朝廷并没有收到白超垒被攻破的塘报,如今应该还在朝廷手中。
我任河阳节度使时,曾奉陛下之命驻守黄河沿线抵挡叛军,而白超垒就是河阳防区的西部节点,驻守将军是河阳军下属一名营指挥使,统率一营兵马镇守白超垒,是我的老部下,我有一定把握能够说服他。
但后来我回洛阳任职,因战事紧张,朝廷又派了一个营的兵马前往白超垒协防,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当时派去白超垒协防的营头应该属于捧圣军。”
说到这里,众人齐齐把目光看向坐在帐内末尾的捧圣军第三军副军都指挥使刘术。
捧圣军的前身是左右羽林卫,虽然也是禁军,但他属于六卫禁军序列,顶头上司是判六军诸卫事,与侍卫亲军不是一个系统。
而在场武将,除了刘术之外都是侍卫亲军出身,简单的说,就是不熟。
那么想要说服这一营捧圣军归顺,最合适的人选非刘术莫属。
刘术注意到众人的目光,自然能够想明白其中关窍,连忙起身对着李幼澄道“末将愿往白超垒宣监国令旨。”
“臣也会派人与刘副都指一同前往。”宋审虔也道。
“好。”李幼澄当即点头道“二位爱卿公忠体国,若是能让白超垒守将率兵来投,本宫记你们大功一件。”
“臣遵旨。”刘术行礼之后便退到了一旁。
宋审虔接着说道“过了白超垒,再往前就是汉函谷关旧址,过了汉函谷关就是渑池,渑池属于陕州地界,这支在渑池附近出没的叛军就是我们入陕州的最大阻碍。”
“这支叛军有多少人?”李幼澄问道。
“人数不下六七千人,另外还有上千契丹骑兵助阵。”
“有把握击败他们吗?”
宋审虔沉默半晌,开口道“臣尽力。”
众人脸色不经都有些难看,如果无法击败这支叛军,那他们现在无疑就是走在一条死路上。
又是片刻沉默,李幼澄突然道“若是本宫记得不错,陕州是保义节度使辖下,而保义节度使是相里金吧。”
宋审虔略一思索一拍大腿兴奋道“殿下英明,没错,正是奉金,我险些忘了,奉金被陛下封为保义节度使,统帅保义军,管辖陕、虢两州,若是他肯出兵接应,只要到达陕州,叛军短时间内就难以奈何我们。”
许安此时也在一旁回想着关于相里金的信息。
相里金,字奉金,并州人士,算是李丛珂的亲信。
当初李丛珂还是璐王时,自凤翔起兵讨伐唐愍帝李从厚,诸道未响应,而相里金当时任陇州防御使,第一时间表态支持,后因功酌升为保义节度使,可以算是李丛珂的亲信。
不过在当今这时局,就算是亲信也不可信。
洛阳被围,相里金没能出兵救援,虽然表面上是被叛军隔断东西,无法东出,但未必就不存在着观望态度,毕竟这个时代,忠君爱国实在是太虚了,自身利益才最为优先。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417/2333965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