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扶唐 > 第四十六章 蒲津渡

第四十六章 蒲津渡


蒲津渡,在黄河河道之中该段河道相对平缓,水流也稳定,是连接关中与河东地区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拥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为此地能够绕过潼关防线进入河西开阔地带,是历代进攻关中之地的首选之一。

许安此刻带着数千骑兵直扑蒲津渡西岸渡口。

因为蒲津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这里有专门的镇戌部队驻守,甚至还建造了蒲津关用来防御。

不过好在关口是建在东岸,西岸仅有些戍堡、烽燧等辅助设施,省了许安许多事,否则就他带的这些骑兵可没有破关的能力。

随着大批骑兵杀至,第一时间惊动了西岸渡口的守军,并向东岸发出了求救信号。

蒲津关镇将收到消息,当即率领兵马试图援救。

但当他看到那密密麻麻而来,铁骑之声几乎要把大地震裂的数千骑兵,又看了看自己手下的几百镇兵,当即毫不犹豫的转身回关。

开玩笑,送死也不是这么送的。

而那些西岸渡口的守军见状也非常识趣的放弃戌堡跟着向东岸跑去。

主将都跑了,自己才拿几个钱拼什么命,还是小命要紧。

许安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的占领了西岸渡口。

“招讨,可要攻下东岸关口。”郭威上前问道。

许安遥遥看了一眼对面那由城墙、瓮城构成的复合防御体系,加上河中府治所蒲州城就离蒲津关几里地,许安立马把攻打蒲津关的想法打消的一干二净。

“快点破坏浮桥,以免河中府援兵渡河。”许安随即下令道。

河西县,虽地处关中,但在行政划分上属于对岸的河中府管辖,是专门为管理蒲津渡而设置的。

河西县城离渡口仅不足一公里,构成城渡一体的格局,

因此河西县令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看着不远处密密麻麻的大批骑兵,整个人都懵了。

心里冒出一万个疑问,这支兵马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进攻蒲津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对岸河中府早就落入了石敬瑭之中,而河西县作为河中府下辖县,自然也早跟着上表投了诚。

看到这支突然而来的军队正在破坏浮桥,不用说,肯定不是和石敬瑭一伙的。

果然,很快那支军队就派遣了一名信使,自称奉大唐行营招讨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之命,命令河西县县令开城投降,否则一旦攻破城池,抵抗官员全部斩首。

河西县令连忙命令关闭四门,一边整兵备战,一边迅速召集县内官员商议此事。

县衙之内立马分成了两派,县尉想要直接投降,但县丞和主簿认为城下的都是骑兵,无力攻城,应该向同州求援。

这一场会议没有谈妥,几人不欢而散。

不过好在确实如县丞等人所说,许安带的人都是骑兵,没有攻城的能力。

虽然河西县城墙矮小,县内也只有一些团练乡勇,骑兵下马当步兵,想要攻破河西县城倒也不难。

但骑兵珍贵,许安不愿意让手下骑兵去干这种蚁附攻城之事,损失一个他都心疼,便命令部队原地驻扎。

此时浮桥已经被毁,东岸的军队暂时不足为虑。

而西岸那些戌堡之内有不少粮食,短时间内足够军用。

许安一边派人回潼关让朝廷速发援兵,同时开始清扫乡野之地,打造攻城器械,为下一步攻城做准备。

……

潼关之地,随着潼关被攻克,相里金第一时间调派大军前往潼关,并且开始大规模征召乡勇,收集铁器,打造兵器盔甲。

如此不惜民力的做法,显然对治下之地的伤害极大。

不过相里金完全不在乎,反正陕、虢二州迟早要放弃,现在不竭泽而渔难道把资源留给晋军用来攻打他们吗。

期间,华州方面不断派遣人手试图交涉,但相里金的回应非常冷淡,只是要求他们速速投降。

同时还趁着华州方面没有弄清楚情况,不敢轻举妄动的这段空袭迅速派兵入关攻克了华阴县,然后开始从虢州、陕州大规模迁民进入关中。

这个时代,地多人少,人口也是财富。

而面对相里金的种种行为,华州方面自是震怒不已,但不知为何,却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华州城节度使府内节度副使马德忠、行军司马余让,节度判官陈林此刻坐在府内都是一脸愁容。

三人如今正在看着最新送来的情报,相里金再次出兵攻下了下邽县。

华州总共四县之地,如今在他们手上的只剩下附郭的郑县以及渭南一县之地了。

虽然相里金一直在封锁消息,但他们在陕、虢二州还是有些关系的,如今终于弄清楚了情况。

御驾东来,公主监国。

“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归顺朝廷。”厅中在沉默良久之后,马德忠终于开口问道。

陈林想了想开口道“我们本来就属朝廷治下,乃是唐臣,何谈归顺。”

显然,陈林的意思是继续拥唐。

但行军司马余让却是摇了摇头“如今石敬瑭攻破洛阳,正是如日中天之时,以晋代唐已成定局,我们这个时候继续拥唐那是死路一条。”

但陈林立马反驳道“那你的意思是投靠晋帝?但晋帝大军如今远在天边,而朝廷的大军可就近在咫尺,自从节帅死后,商州那边就一直阴奉阳违,如今连潼关都丢了,华州两县之地更是已经落入朝廷之手,就凭我们现在的这点力量如何对抗朝廷大军?”

这也是极为现实的情况,余让不经沉默。

但片刻之后余让又道“匡国军节度使安重霸已经降了晋帝,同州乃是匡国军治所,驻有大军,再加上我们手上的镇国军,难道还怕了他相里金不成。

而商州再怎么样也是归我们幕府管辖,又掌控着武关,只要晓之以理,不是没有机会争取到我们这边,到时合三州之力,只要长安和凤翔府不插手,真要战起来,谁胜谁败还难说的很。”

余让说的振振有词,陈林虽然还保留着自己的意见,但一旁的马德忠此时已经有了决定。

虽然陈林身为节度判官,在节度使体系下手握大权,但毕竟只是一个文官,而余让则掌握着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该偏向谁一目了然。

之前余让和陈林一文一武,两人联手让马德忠这个节度副使没法顺利接掌镇国军,而如今正是撕开两人联盟的机会。

在马德忠表明态度之后,陈林再无力改变结果,只能愤愤离去。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417/2333962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