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扶唐 > 第六十六章 奏折

第六十六章 奏折


李从珂死于清泰三年,但因为至今没有新帝继位,所以虽然过了年,仍旧延用清泰的年号。

随着这名遣军使念完急报,在场所有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李从曮的神情也当即阴沉下来“这就是你们说的两败俱伤?”

柳河和安全之不经面面相觑,虽然两府之间多有不合,但能力都还是有的,众人集体认同的判断自然有其道理,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半晌之后,柳河才说了一句勉强算是解释的话“这许安果非常人,自洛阳救驾以来,先败晋军,后挫契丹,夺潼关,战河西,如今又速破同州城,无一败绩,且都是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硬开出一条生路。

平常将领若能有其一次战果就能称知兵,他却能在短时间内接连创造奇迹,用兵可谓诡谲。大唐有此人,或许真有中兴的可能。”

“那现在该怎么办。”李从曮的脸色不是很好。

这也难怪,朝廷如此之快拿下同州,这代表着刚才商议的诸多计划都行不通了。

他的称帝之梦,那些壮志凌云的想法还没起步就遭遇重大挫折,怎能不让人失望。

柳河连忙道“王上,现在只能尽快和朝廷开启谈判了,如今朝廷收复同州,代表着蒲津渡和潼关防线已经稳固,晋军想要打进关中没那么容易。

石敬瑭如今还没坐稳江山,根基不稳,他需要时间消化稳固已有的成果,短时间内不可能派重兵来啃关中这块硬骨头,否则很有可能被别人所趁,摘了果子。

所以基本上朝廷已经初步在关中站稳了脚跟。

同州既丢,商州一直倾向于朝廷,长安那边很大可能也会立马倒向朝廷,到时华州四面皆敌,也坚持不了多久,如今关中一府三州之地已经可以说是属于朝廷的势力范围。

坊州不设节度使,一直是朝廷直辖,见到朝廷稳住局势很可能会立马倒向朝廷。

那么关中之内就只剩下王上您和静难节度使康福还有顺义节度使姚彦章。

其中姚彦章是李从珂一手提拔的,如果见到朝廷站稳脚跟,很有可能会直接归顺,而康福那个老滑头向来左右逢源,一旦他也归顺朝廷,那朝廷的势力将会极剧膨胀,到时我们的处境就尴尬了。”

“尴尬就尴尬,难道我们还怕了朝廷不成。”安全之不屑的说道。

柳河瞪了他一眼说道“不是不怕,而是如今之局势王上必须在晋和唐之间选一个,如果选晋,石敬瑭必然会命王上攻伐大唐朝廷,你说到时我们是尊还不是不尊。

不尊,等晋朝攻灭了唐朝,我们的处境岂不更尴尬。

若是尊,我们就得先和大唐朝廷拼个你死我活,到时元气大伤,石敬瑭坐收鱼温之利,王上岂有反抗之力。”

柳河一番话有理有据,安全之只能沉默不语。

“照你这么说,我们只能选择支持大唐朝廷了。”李从曮淡淡说道。

柳河再次对着李从曮一礼道“臣认为,如今支持唐朝确实是最佳选择,以我们岐军的实力再加上朝廷,凭借关中之险,阻晋军于关外轻而易举,现在我们和朝廷越早谈判获益越大。当然,如何决断还请王上御裁。”

片刻之后,李从曮缓缓开口道“柳河,你待会去见一趟韩昭胤,就说我晚上请他赴宴。”

……

同州城内,这些日子每天都有士绅豪族被抄家灭门,不是没有人试图反抗,但结果就是被杀的人头滚滚。

既然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向许安求情,但许安根本不理会。

这些士绅豪族见祈求许安无望,就把目光投向了远在潼关的朝廷。

洛阳离关中不远,朝廷官员他们很多也搭的上关系。

这些人本事也确实大,竟然在同州完全在许安控制的情况下,竟然还能把消息送到潼关。

没过多久,李幼澄的案桌上就堆满了关于此事的奏折。

自从关中局势渐渐稳定之后,在朝臣的建议下李幼澄便重启了常朝和廷议以及奏事和批答制度。

不过现在的事情主要都是军务,百官大多无所事事,因此平日里也没有几本奏折,因此今天的数本奏折一下引起了李幼澄的注意。

李幼澄拿起一本仔细看了起来,渐渐的她的神情凝重起来,放下这本又拿起了另一本,直到看完所有奏折,她的脸上不经露出沉吟之色。

这些奏折的内容大多都是在说一件事,那就是反对许安在同州大兴刑狱。

当然,由于许安抓人的理由非常硬当,再加上刚刚立下大功,某高姓御史前车之鉴在前,这些人没敢直接攻击许安,而是拐弯抹角的说如今朝廷未稳,大兴刑狱容易造成人心不稳,百姓疑虑,如今应该以稳为主等等理由,希望李幼澄能下旨阻止许安。

李幼澄神色阴晴不定,虽然出于对许安的信任相信他不会乱来,但许安毕竟没有治政的经验,加上这些奏折上说的后果很是严重,让她有些拿捏不定。

“秦太监(太监是唐朝宦官最高官职,属于尊称。),你看呢?”李幼澄看向一旁侍候的秦继旻问道。

秦继旻连忙躬身道“老奴只知道侍候殿下,并不懂朝廷大事。”

唐朝后期,宦官权大,甚至能够废立皇帝,后世所谓的立皇帝、九千岁跟唐末宦官的权势相比就是路边一条。

所以后唐立国之后吸取教训,打压宦官,但有越权一律严惩,所以秦继旻如今虽然已经被提拔为内侍监,贵为内侍省一把手,但却丝毫不敢对朝政发表任何意见。

“太监不必有所顾虑,无论说什么本宫都恕你无罪。”

李幼澄略一思索便明白秦继旻的忧虑,但她现在无人可以商议此事,朝中文官和地方士绅豪强的关系她还是知道的,这些奏折她无法分辨这些官员几分是出于公心几分是出于私心,她也只能把目光投向了与这些人毫无瓜葛的秦继旻。

秦继旻心中一喜,难不成宦官的出头之日要来了,他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

在认真思索以后秦继旻便小心翼翼的回答道“那老奴就说了,老奴认为,许将军杀这些士绅豪强未必就是坏事,这些士绅豪强把持当地,架空朝廷,鱼肉百姓,如今天下混乱,至少有三成原因是出在这些人身上。”

“这么说本宫应该支持许将军?”李幼澄道。

“不,殿下应该明确反对。”秦继旻连连摇头。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417/2333960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