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让你助皇女夺嫡,她怎么怀孕了? > 第231章 起名字

第231章 起名字


楚岚这一觉睡得沉极了,生产耗尽了她的全部心力。

当她缓缓睁开眼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秦夜布满血丝却写满担忧与温柔的眸子。

他一直守在床边,半步未曾离开。

见她醒来,秦夜紧绷的神色瞬间舒缓,连忙俯身轻声问道:“醒了?感觉怎么样?还疼不疼?要不要喝点水?”

楚岚微微摇头,嘴角抑制不住地轻轻上扬,心中被巨大的暖意包裹。

有挚爱之人如此守护,再多的苦楚似乎都值得了。

她动了动身子,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却发现床边空空如也。

“孩子呢?”

心头一紧,急忙问道。

声音还带着产后的虚弱。

秦夜连忙安抚地拍拍楚岚的手:“别急别急,有柔儿和小禾帮忙照看,都好着呢。”

楚岚这才松了口气,卸了力重新躺好。

目光温柔地落在秦夜脸上,忽然想起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轻声道:“相公,我们的两个孩子,叫什么名字?”

“啊?”

秦夜闻言一愣,旋即脸上露出一丝窘迫。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他的心神全系在楚岚身上,生怕她有一点闪失。

还真把起名这件大事给忘了!

楚岚看秦夜这副模样,哪还有不明白的,忍不住轻笑出声,嗔怪地看了一眼:“你呀……总不能一直‘喂’、‘哎’地叫着吧?”

秦夜讪讪一笑:“是我疏忽了,岚儿可有想法?”

楚岚嫣然一笑:“都依相公!”

听见这话,秦夜正襟危坐,神情变得无比认真。

“女儿家的名字,定要取得温婉雅致,寓意美好,还得朗朗上口……”

“有了!舜华,乃木槿之花,生生不息,绚烂而坚韧。”

“不若就叫‘秦舜华’如何?”

“小名便可唤作‘华儿’。”

“愿她容颜似花,品格亦如木槿般柔韧坚强。”

秦夜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眼神发亮。

楚岚听着,也不禁莞尔,心中一片柔软,点头赞道:“秦舜华……舜华……好,这个名字极好!既雅致又有深意。”

顿了顿,又问:“那……咱们的儿子呢?该叫什么?”

“儿子啊……”

秦夜脸上的郑重其事瞬间消散了大半,摸了摸下巴,目光游移了一下。

几乎没怎么思考,很是随意地说道:“嗯……就叫秦风吧。”

“秦风?”

楚岚微微一怔:“这……有什么典故或寓意吗?”

秦夜被问得一噎,眼神飘忽了一下,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支吾道:“呃……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男孩子嘛,皮实点,叫得响亮就行!”

“秦风,秦风,听着也挺顺口的,是吧?”

他越说越没底气,最后只能用干笑掩饰。

那神情分明在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名字得精雕细琢。

儿子嘛……随便叫叫就行了。

健康长大别惹事就成!

楚岚看着秦夜这副“重女轻男”毫不掩饰的模样,先是愕然。

随即,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啊……哪有你这样当爹的!秦风就秦风吧,倒也简单好记。只是将来儿子长大了,知道你起名这般敷衍,怕是要跟你闹呢!”

秦夜凑上前嬉皮笑脸道:“要不叫楚风吧,到时候我就说,这是你娘亲定的!再说了,名字简单才好养活嘛!”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荣国公府内。

沈玉雁斜倚着,腹部微隆。

看着不远处书案后的秦文山,忍不住莞尔。

此刻,秦文山正对着铺开的一张宣纸愁眉苦脸。

时而提笔写下几个字,又连连摇头划掉,嘴里还念念有词:

“若是女孩……‘姝’字极好,静女其姝……秦姝?嗯……会不会太简单了?”

“还是‘瑶’?瑶池仙品,寓意贵重……秦瑶?”

沈玉雁听着听着,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夫君,你这般着急作甚?这孩儿才将将几个月,离出生还早着呢。再说了……你怎知就是女孩,光起女孩名啊?”

顿了顿,眼波流转,带着几分追忆继续道:“我记得生夜儿那会,你可是直到他出生第三日,我提醒你该起个名儿了,你才给他起名。”

“若不是我问起,你怕不是要一直‘孩儿’、‘崽儿’地叫下去?”

“最后……憋了半晌,就起了个‘秦夜’,缘由竟是那孩子是夜里出生的!”

“如今这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提前这么久就开始琢磨了?”

被妻子翻出陈年旧账,秦文山刚毅的面庞顿时有些挂不住。

他放下笔,眼神飘忽,找了个十分蹩脚的理由:“咳……那时……那时不是军务繁忙嘛!”

“如今……如今为夫这不是……闲来无事,找点事情琢磨琢磨嘛……”

沈玉雁何等了解秦文山,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我看啊,你年纪大了,反倒愈发像个老小孩,想起一出是一出。”

秦文山被说得愈发窘迫,干脆起身走到榻边坐下,握住沈玉雁的手,嘿嘿一笑,倒是坦诚了几分:

“好好好,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为夫也是心里高兴,忍不住就想得多些嘛。”

说着,目光落在沈玉雁微微隆起的腹部:“我自然是盼着,能有一个娇娇软软的小闺女,像你一样,那为夫这辈子就圆满了。”

沈玉雁看着秦文山眼中毫不掩饰的期待,心中的那点调侃也化作了暖意。

她顺势靠进丈夫怀里,轻声道:“儿女都是缘分,健康平安就好。”

安静了片刻,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北方,眉宇间染上一抹忧色:“也不知道夜儿如今在云州如何了?边陲苦寒之地,公务又那般繁忙,他身子可还康健?上次家书回来,还是月前的事了,只说一切都好,可我这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儿行千里母担忧。

更何况是远在北境那等、随时可能起烽烟的地方。

秦文山搂紧沈玉雁的肩膀,沉默了片刻,声音沉稳地安慰道:“放心吧,那小子比你我想象的要能耐得多。”

“云州虽险,却也是建功立业之地。”

“他既选择了这条路,我们便该相信他。”

“等他忙过这一阵,定会有家书来的。”

话虽如此。

但他望向北方的眼神深处,也同样藏着一丝牵挂。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405/2334412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