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157章 天真的刘备

第157章 天真的刘备


“于丹阳、吴郡、豫章三地设立军府。以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府兵,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郡守农隙教试阅。兵仗衣驮牛驴及糗粮旨蓄,六家共蓄,抚养训导,有如子弟。”

    刘邈将府兵制的腹稿说出。

    “如此,江东之地,便可多出兵员,足以拱卫腹地。”

    因为三长、均田制度已经开始施行,所以众人不难理解“府兵制”的细节。

    简而言之,便是让百姓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

    如此制度,确实想想就知道能爆发出怎样恐怖的爆兵能力。

    不过众人想的更多的却是另外一点——

    只要府兵制真的施行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局面,从此彻底杜绝将领的私兵部曲。

    如此,也就大大削弱了将领一旦造反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几乎断绝了士卒跟随将领造反的可能性。

    唯一让人担忧的,便是这“府兵制”下的士卒战力究竟如何……

    “可行。”

    张昭最先赞同了“府兵制”。

    如今孙坚旧部在刘邈麾下的势力实在太大。

    还是那句话,刘邈信不信任这些人是一回事,采不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另外一回事。

    施行“府兵”,可以有效带来将领作乱的风险,光这一条,就值得一试。

    至于府兵的战力……

    曾经组织过金陵青壮对付祖郎的张昭对此事更是有话语权——

    “同村同邻之人,关系良好,知根知底,只要稍加训练,反倒比募来的士卒要更加适合作战。”

    募兵,大都是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

    就比如孙坚麾下的程普、韩当都是幽州人,黄盖却是荆州人,朱治则是江东人一样……想要让他们相互信任彼此,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磨合才能做到。反之府兵的话,同僚就是邻居,同袍就是亲戚,反而直接省去了相互磨合的时间。

    此外,张昭亦是敏锐的察觉出,府兵制的基础终究还是均田制。

    尤其刘邈说过——

    “免其身租庸调”。

    当府兵的一大利好,就是能够免除其税务。

    这意味着府兵本身不但有私产,同时还有特权。

    两相叠加起来,府兵制下的士卒战力绝对是不容小觑。

    不过张昭也朝刘邈谏言:“府兵之事,事关重大,恐怕非一岁以上难以协调,主公不可操之过急。”

    “自然。”

    现在不同于三长、均田制度设立时一切都是草创,可以像搭草台班子一样先支棱起个框架再慢慢往里面填充内容,将其丰盈。

    如今要从募兵制下往府兵制转型,肯定要抽丝剥茧一般,慢慢耗费时间将其理顺。

    尤其最关键的,是吴景、程普这些孙坚旧部一定要主动配合。

    若是没有孙贲、孙辅这档子事,刘邈还真不好张这个口,削弱他们对于军事的掌控。

    可如今既然出了这档子事,他们也就没有理由拒绝了。

    果不其然。

    吴景、程普等人在刘邈说完后,立即朝着刘邈举杯:“愿为主公梳理兵制,壮我江东!”

    “善!”

    刘邈也立即举杯。

    “如此,待公瑾回来,便可以着手筹备此事了!”

    ——————

    周瑜、孙策尚不知晓徐州的变故,依旧如约来到淮阴与刘备汇合。

    淮阴地形险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在周瑜与孙策到来之前,刘备领关羽已经在此和袁军鏖战一月。

    当刘备得知周瑜赶来支援后,更是亲自前往迎接:“仲山仁义无双,竟然这个时候还不忘记刘备吗?”

    周瑜和孙策第一次见到刘备时,就觉得此人似有枭雄之相!

    再看到刘备身后高大威猛的关羽后,更是感慨:“世间竟然有这样雄壮的将领吗?”

    可当他们看到刘备麾下的士卒时,却又不约而同皱起眉头。

    刘备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是接替了陶谦位置的徐州牧,但是身前的士卒却不过万余人而已。

    “刘徐州难道就要凭借这些兵马击败袁术吗?”

    相比周瑜、孙策带来的三万大军相比,刘备的一万兵马着实有些寒碜。

    不过刘备自有一番道理——

    “徐州北面尚有泰山群寇,需要留兵防范。”

    周瑜孙策一听,这才觉得刘备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不靠谱,便与刘备合营一处,想要找准时机大破袁军!

    晚上刘备在军中设宴,宴请周瑜孙策,并在酒席上夸赞:“二位都可谓英雄少年!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尚在跟随老师读书,哪里能够统领千军万马呢?”

    周瑜、孙策脸上都有古怪。

    他们来时对刘备也不是没有过了解。

    刘备虽然师从大儒卢植,可却是出了名的不爱读书,反而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怎么到刘备口中,就成了他年少时一门心思都将精力放在读书上了?

    不过二人也没有拆穿刘备,周瑜只是道:“一切有赖刘扬州的赏识。”

    “仲山啊。”

    刘备好奇问起周瑜:“上次子敬前往徐州时,因为有韩胤在旁,不能细细询问,却不知仲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此言一出,刘备帐下文武都朝着周瑜投来目光。

    显然,随着刘邈在中原名声鹊起,大家对刘邈也越来越好奇。

    有传言说刘邈荒诞好美妇的。

    有传言说刘邈阿谀奉承,不断讨好袁术的。

    还有传言则认为刘邈忠于汉室,气度不凡,乃是天下英雄的。

    有时候众人也好奇,同样一个人,怎么能够传出这么多不同版本的流言。

    刘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总是变幻莫测,如今见到周瑜、孙策这样和刘邈亲近的人,岂能不问个明白?

    周瑜见这么多人都对刘邈好奇,沉思一番后也是说出几个字——

    “岂不闻: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刘扬州便是如龙一般的人物,虽变化无穷,却又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尤记得初见刘扬州时,刘扬州曾与我言:天下与我何加焉?若非世道如此,他又何必起兵于乱世之中,争霸于群雄之间?”

    周瑜言谈清晰,气度恢弘,让刘备帐下文武都是惊异:“原来刘扬州竟然是这样的英雄啊!”

    顿时,众人对刘邈的好感度不断上涨,瞬间超越了其余只知道争霸,不知爱民的诸侯。

    刘备亦是感慨道:“恨不能与仲山交啊!”

    周瑜也玩笑道:“此战若能击败袁军,刘徐州与主公自有相见的时候。”

    “如此再好不过。”

    刘备此时对刘邈是真的生出仰慕之情。

    虽然尚未与刘邈见过面,可刘备几乎笃定,刘邈与他必然是一类人!

    酒过三巡,周瑜孙策本来都要离席,却听帐外忽然骚动起来。

    “怎么回事?”

    微微上头的刘备带着些许不满,质问身旁侍卫。

    “如今贵客在此,何人敢这样喧哗?”

    左右亲兵出去查看,可不多时,便都面色惊恐的跑了回来。

    紧接着,一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大汉就哭丧个脸从外面走入营帐。

    “这是……翼德?”

    刘备看清来人后立即惊呼。

    “翼德不在下邳,来到此处做什么。”

    噗通。

    浑身泥泞,一脸狼狈的张飞跪倒在地,这样一个铁塔般的汉子竟然就这样嚎啕大哭起来——

    “主公!徐州……丢了!!!”

    别说刘备,就连周瑜孙策此时都忽然站起,骤然色变:“你说什么?”

    张飞也顾不得看质问自己的是谁,就将徐州之事一五一十告知刘备。

    当刘备听到曹豹竟然将吕布引入下邳后,直接是捂住了胸口。

    张飞痛哭流涕,拔出腰间宝剑就架在自己脖颈上:“我既不能保全徐州,又不能护卫嫂嫂,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眼看张飞要寻短见,刘备立即上前打飞了长剑,怒斥张飞:“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岂能因为衣服而截断手足!”

    也就是在此时,江东也传来消息,有斥候凑到周瑜耳边诉说了事情经过。

    刘备本来听到徐州丢失,就已经心神震荡,如今又看到周瑜身边的斥候,也是不由发问:“公瑾,难道江东也有什么变故不成?”

    周瑜看了一眼孙策,随即便朝刘备拱手道:“江东孙贲、孙辅叛乱,截断了主公退路。”

    这下,众文武的眼神又变了。

    刘备更是惶恐道:“难道天不佑汉室吗?为何我与仲山同时遭遇了这等灾祸?”

    都是汉室宗亲,都是一离开家门老家就被人掏了。

    此时一些徐州的官吏都开始迷茫起来:“难不成袁术果真有天命不成?”

    不然的话,何至于一与袁术为敌,就接连将徐州与江东尽数丢失?

    刘备反应极快,对着周瑜发出邀请:“如今江东不能回,公瑾与伯符不如与我先一并返回下邳,如何?”

    “那倒不必。”

    周瑜这才补充后面一句——

    “孙贲、孙辅之乱已被平定,如今主公已经回到江东坐镇,安然无恙。”

    “……”

    本来的哭声戛然而止。

    同时更大的悲痛从刘备等人心中生出,搞了半天他们还是最惨的!

    这下反倒轮到周瑜对刘备发出邀请——

    “如今袁术在侧,徐州又被吕布所夺,刘徐州不如与我一并返回江东如何?”

    刘备踟蹰起来。

    徐州乃是他的立业之基,他如何能够轻易让出去?

    即便如今形势艰难,刘备还是不想放弃这块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安身立业之所!

    “多谢公瑾好意!”

    刘备还是不想在此时放弃。

    “仲山既然能够立即平定江东,我为何不能返回评定徐州呢?”

    “公瑾、伯符先去歇息,待明日再与两位商议细节。”

    这便是逐客了。

    毕竟丢失徐州那么大的事情,刘备肯定也要与众人商议之后的策略。

    周瑜、孙策也都懂事的离开,不再打扰。

    一从营帐中出来,孙策就询问周瑜:“公瑾,你觉得刘备能够重新争夺回徐州吗?”

    周瑜立即摇头。

    “为何?”

    孙策其实对刘备的感官还不错。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似有枭雄之志,如何不能夺回徐州呢?”

    周瑜却道:“刘备固然为人仁义,做事大度,可方才竟然说出那样的话来,就证明他不是一名合格的君主。”

    “张飞丢了徐州,刘备便是杀了他也是应该的。可刘备非但不杀,还安慰张飞“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诚然,张飞或许会因此感激涕零,可这让那些家眷还在徐州的其他将士怎么想?”

    “现在刘备若想要重新夺回徐州,需要仰仗的就是他麾下的那些士卒。可是他却说出这样让士卒寒心的话,想必这些军队刚刚到达下邳城下就会溃散了吧?”

    周瑜又对比起刘邈。

    “同样是后方发生危难,主公却能够尽量避免刺激到士卒,动摇军心,甚至不惜主动带领士卒进入群山当中避险,等到江东平定后才将真相大白于众……光这一点,就证明主公比之刘备更加清醒,知道自己仰仗的究竟是谁。”

    孙策这下焦急起来:“那徐州应该如何呢?”

    “吕布有虓虎之勇,徐州既然已经落入他手,就不是短时间能够拿回来的。”

    周瑜冷静分析如今的局势。

    “好在徐州毕竟只是落入了吕布之手,而不是袁术手中,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我们只要依照主公之言,占住广陵,有了江北的屯兵之所,那也算是不虚此行。”

    翌日。

    周瑜再次旁敲侧击,告知刘备此时返回北方与吕布争夺徐州肯定不会成功,不过刘备依旧是带着迷之自信——

    “吕布有勇无谋,必然不足为虑!”

    周瑜见状,只能是无奈告知刘备:“我会驻兵于广陵,提防袁术从此处进军。若是刘徐州在北方不能胜,自可前往江东。”

    “一定!”

    有着曹操、刘邈这两个“失而复得”的先例,刘备此时自信满满!

    “待我平定徐州,再与仲山一并商议讨伐袁术之事!”

    “……”

    周瑜只得是拱手道:“既如此,还望刘徐州旗开得胜!”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329/1111097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