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竭泽而渔
宛城。
刘邈与袁绍,已经在此地对峙多日。
袁绍在对岸修建基座为夯土构建,高度可达三丈以上的楼橹,堆土如山,以此可以在对岸隔着白水就能够射击宛城。
刘邈这边则是沿用刘晔发明的霹雳车,将大量人头大小的石弹射向楼橹,使其轰然坍塌,不能立人。
袁绍令士卒前往宛城城北想要挖通地道以抵达宛城,刘邈便在宛城四周都挖通堑壕,等到一有动静,就令士卒拿长叉、长矛将袁军士卒戳死。
袁绍又令士卒前往白水(淯水)上游将河流截断,试图让刘邈绝水而亡,但文聘、黄忠两个南阳人很快就给出对策,可以在城内掘井取水,反倒是不用出城取水,对刘邈军士卒更为安全。
袁绍又命轻骑 骚扰荆州、关中抵达宛城的粮道,刘邈命李严为护粮官。李严听说刘邈曾经在关中借助战车渡河,便也想到了战车与粮车相近,随即以一千辆车为一部,十条粮道并进,布车阵来保卫粮草,使得袁绍派来的轻骑不敢随意上前,此计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袁绍的操作竟然还没完!
他命令人在淯水上铺设浮桥,同时将自己造的战车运到了宛城的城门下。
这战车坚固锐利,车之所及,莫不摧毁。
周瑜见状,请求刘邈将城内丝绸收集起来,缝布为缦,随车所向而张设。布匹既悬空中,车竟不能坏,再次使得袁绍无功而返。
袁绍发了狠。
其在城外缚松香于高竿,灌油加火,欲烧布焚楼。
又在城四面穿地二十余道,用梁柱抵挡,再加油浇灌,放火烧柱,以求梁柱崩塌的时候,就能使得城墙也轰然倒下。
太史慈亲自领士卒手持长柄铁钩,以钩割竿,如此松麻俱落。
周泰、陈武则是在梁柱烧掉的时候,用木栅放置在通道口,用于抵御袁军的进入。
袁绍此时也是黔驴技穷。
无奈,只能是朝着宛城大喊:“刘邈!你邀我在此一战,却为何当了缩头乌龟?”
“到底是谁当了缩头乌龟,袁绍你自己心里清楚!”
刘邈也朝袁绍大喊。
“袁绍!我也是奉天子衣带血诏前去讨伐曹操的!你不问青红皂白就向我发动进攻,究竟是何居心?”
袁绍:?
他看着宛城那面使尽浑身解数的还无法攻破的宛城城墙后,终于笑了。
苦笑!
“我说怎么他最近没有半点动静,原来是指望利用大义裹挟我?”
幼稚!
“刘邈,汝想要借助汉室的大义来压制我,殊不知,我袁绍本身就是大义所在!”
袁绍双眼微眯,就要再想办法进攻宛城的时候,河北的许多信件却让袁绍忍不住皱起眉头。
来信者,有许多河北大儒、名士。
甚至,就连被囚禁的田丰也再次写了一封信给他。
“如今袁公是讨伐曹操那样的汉贼才前往中原的。也正因如此,天下有志之士都信服于袁公,让袁公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可现在袁公却放着许昌的天子还有公卿百官不去拯救,却自顾自的前往南阳和刘邈对峙,这难道不是会让天下人困惑,不知道袁公究竟是想要拥护汉室,还是争霸于天下吗?”
“奉劝袁公不要继续在南阳与刘邈做无谓的牵扯,而是应该顺应民心,尽快迎天子与百官回到河北啊!”
袁绍看到这些信件后,嘴角抖动,却依旧没有下达撤军的命令。
“我倒要看看,刘邈能够撑到几时!”
——————
小沛。
众将看到张郃、高览依旧没有退去,也猜到了袁绍的心思。
“袁绍,是想将这场不义之战继续进行下去啊。”
见到袁绍如此,众将非但没有担忧,反倒是开始欣喜。
“没有大义,将领就会迷茫,士气就会低迷,锋利的宝剑就会变钝,坚固的铠甲就会变薄。”
“现在,合该是主动与袁军作战的时候!”
“主动作战?”
徐盛眉头紧锁:“诚然,我军士气恐在袁军之上,但袁军兵力毕竟充足,又有骑兵当做支援,冒然出击,恐怕难以取胜!”
“文向放心。”
诸葛亮将之前收到的情报告知徐盛。
“自袁绍进入南阳后,仲达,还有孙策将军的兵马再无用武之处,他们已经选择退回小沛。”
“此外,之前主公从公孙瓒手中收到一批騋牝,文向可知道?”
“当然!”
刘邈还专门在琅琊设置马场,就是想用这些母马繁殖战马,好让南方将士也有稳定的战马来源。
“臧霸将军,以及公孙续正将那些战马驱赶而来,以作战马。”
“孙策将军麾下的战马,外加琅琊马场的战马加起来,已经足够组建一支五千余人的骑兵。”
“虽然数目依旧不及袁绍麾下战马,但是想要战胜张郃、高览,却是绰绰有余!”
徐盛听后,先是一愣:“可这……岂不是竭泽而渔吗?主公那边,难道会同意此事吗?”
“竭泽而渔,固然不可取。”
“可人要是都快饿死了,那竭不竭泽,又有什么关系呢?”
尽信书,不如无书。
“而且文向以为,主公难道会吝惜几匹战马,而放弃在与袁绍作战时增加的胜率吗?”
诸葛亮在这些人中年纪虽然最小,但即便是陆康这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都放心将一切事务交予他处置。
这一切,不仅是因为诸葛亮本身就受刘邈重用,更是因为诸葛亮为人处世,确实能够做到让所有人信服!
徐盛听后,也不再坚持,而是重重点头,对诸葛亮这个同乡表达了信任!
三日后,司马懿与孙策赶到。
二人一见到徐盛,便夸赞起徐盛前些日子的苦战。
当孙策见到徐盛那柄已经卷刃的佩刀后,更是叹道:“见此刀,方知文向战事之惨烈!”
一番犹豫之后。
孙策解下自己的佩刀,交给徐盛。
“此为家父所留佩刀,名曰古锭。若文向不嫌,可收下此刀!”
徐盛与孙策之前早有交集,知道这刀对于孙策意味着什么,随即赶紧摆手:“此乃乌程侯遗物,末将哪里有资格使用呢?”
“拿着!”
孙策再次将古锭刀往徐盛怀中一送。
“昔日,我以此刀砍下黄祖头颅,大仇已是得报。”
“如今我为骑将,不常领士卒短兵相接,此刀反而是长久不能出鞘,不如赠予文若,重振此刀雄风!”
徐盛眼馋的看着这柄古锭刀,又听孙策如此,当即也不做小女儿之态,直接将刀双手接过:“多谢将军赠刀!”
“吾与将军保证,绝对不坠将军与乌程侯之威名!”
“善!”
数日后,臧霸、公孙续也从琅琊赶到。
那些个本来被寄予无限希望的母马也是被放上马鞍,绑上衔铁,成为了战马。
“除了几百匹还在哺乳小马的,其他的都带过来了。”
臧霸、公孙续对这些战马也有些舍不得。
但诚如诸葛亮之前所言。
如果人都要被饿死,那竭泽而渔不是蠢笨,而是智慧!
将其整合一处,小沛的兵马就达到惊人的两万步卒外加五千骑兵!
这些骑兵,几乎是刘邈势力的骑兵总和!
那些战马,也是刘邈这些年,不断问袁术,问刘表,问曹操,问袁绍,问公孙瓒,问公孙度等诸侯或敲诈,或勒索,一点一点扣出来的!
故此,当诸葛亮和司马懿看到刘邈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就攒出来这么一伙骑兵后也是感慨——
“世人都嘲笑主公贪爱钱财,斤斤计较……”
“可若不是主公这么些年来不断从各处觅得战马,哪可能凑齐这样一伙战马?”
刘邈这些年在各个诸侯间的吃相不可谓不难看。
但当真正看到这样一批已经能够和袁绍在中原一较长短的骑兵队伍时,众人才是真正明白刘邈的苦心。
“所以,此战,绝不能败!”
布置兵马。
前军交由蒋钦、徐盛。
中军由陆康这个资历最老者坐镇,以安军心。
左右两翼的骑兵,分别由孙策、臧霸统领。
在中原战场上,在这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战术的价值,被削弱到了最低。
逐鹿中原!
唯有兵马最壮者得之!
无需任何花哨的布置,在准备完全后,一支大军就这样水灵灵的被拉到张郃、高览阵前,与其对峙!
张郃、高览本来还欣喜于刘邈军终于不在小沛中躲着。
可就在二人跃跃欲试的时候,猛然发现不对劲!
“刘邈,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骑兵?”
张郃、高览目眦欲裂!
即便是袁绍,在此次进攻中原的战事中也才投入了一万骑兵。
而这一万骑兵,留给袁绍本阵数千,再给淳于琼那边拨去一千,张郃、高览手中的骑兵,也不过两千之数。
可即便如此,也没人认为在东面战场会有人能够抵御这两千河北骑兵的蹂躏。
鬼知道,刘邈竟然能够在东面拉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
张郃、高览面面相觑。
而另一边的孙策,却已经是跃跃欲试。
“你们河北军,之前仗着骑兵之利,玩的很开心嘛!”
孙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身后仿佛无穷无尽的骑兵,露出一个孩子般的笑容。
“那现在,总该让我们开心一阵了!”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329/1111080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