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四合院:从肉联厂屠宰工开始进部 > 第57章 我的眼睛就是尺,你量的就是屎

第57章 我的眼睛就是尺,你量的就是屎


出门前,奶奶还贴心了拿了两块小咸肉干,给王建国和秀芝当零食嚼口。

王建国咂吧了一口,是羊肉的,味道干香紧实,口感跟后世的牛肉干差不多。

出了土院子,后边的羊圈里丁铃当啷的养着好几头小羊羔。

其中还有三四只大羊,四五只鸡鸭。

看到这,王建国是挺疑惑的,一般来说农村里养鸡鸭猪兔都很正常,但是四九城农村养羊的比较少。

“孙子嘴馋了?那可吃不得,都是村子里的农业社集体所有,只有那头大羊和那头小羊羔子是咱们家的,今儿它们也跟着放假一天。”

奶奶解释道。

“我就好奇,随便看看,奶奶咱们走快两步,跟不上大部队了。”

王撇子此时已经背着手,不管不顾的走在前头,拉开了十米的身位。

不多会儿,村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工作队拿好皮尺,照着名单上的顺序依次丈量土地,做土地复查。

“王撇子?王撇子在吗?这就是你家的地?”

一伙人没多久就量到了地方。

“是嘞!插着玉米杆子的范围就是!”王撇子指着田地周边一圈圈好的杆子。

王建国循着声望去。

词条发动!

清晰明了的提示出现:

【前段长40米,宽25米,后段长35米宽24.38米,土地面积共计:2.78亩】

很不错!

接下来,就等着量地的工作队上场了。

王建国瞥了眼,他们的年纪都不大,看样子像是刚毕业没多久的青年,脸上都还戴着稚嫩。

况且这个年代,测量工具匮乏,农民和土改工作队主要依靠传统智慧与简易方法完成土地丈量。

比如那位青年,他一边张开步子,一边心中默念口诀:长十六,宽十五,不多不少整一亩。

成年人的两步,约1.3-1.5米,称“一庹”或“一弓”,等量到合适的时候,就可以当做一亩地来计算。

“王撇子,你们家的自留地量好了,共计一亩八左右,没什么问题,我们就去下家了。”

青年小伙子边询问,边示意其他工作队员下笔记录。

本子上已经记录了好几家成果,他们都是糊里糊涂的点头答应了。

王撇子若有所思的抽了口旱烟。

才一亩八吗?不应该吧!我觉着怎么也有二亩地吧?

“王撇子怎么?对我们工作队量的不认可?有意见你可以提,我们都是专门学习过方式方法的,保证不会有错误。”青年对自己的很有信心,打着包票。

“没有,没有……”

王撇子见状也只能强忍下心中的疑惑。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打破了现场的宁静。

“量少了。”

王建国走到人群中间。

那位工作队的青年愣了,他才上任就有人来找茬?这是根本不把工作队放在眼里啊!

“你说什么?!”

“我说量少了,应该是2亩8分地才对!”王建国直接进了一位。

毕竟说小数,他们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就是按着我老师教给我的方法量的,我的步子两步一米二,量下来不会差多少!”青年反驳。

“是啊是啊!同志你是哪位?分明就是来找茬的吧!民兵民兵!”

工作组的人立马喊来民兵,欲要把王建国赶走。

王建国的爷爷奶奶见出事了,立马把自己大孙子护在身后。

“同志您甭生气,他是我城里的孙子,今儿刚回来。”

“嘿!您们消消气。”

王撇子转过头,低声道:“建国啊!冷静点,咱们别犯错误!”

当众顶撞工作队,扰乱大家的量地工作肯定是不行的!

“我昨晚已经偷偷多挪了点地,咱们不吃亏!”

这是土改期间,大部分农民都会做的小动作,就是为了以后自家的土地能多一点。

王建国可忍不了。

我的人生信条就是绝不妥协!

“我的眼睛就是尺,你量的地就是屎!明明你的步子小了0.1米不说,量地的时候还没把你的脚长度算上啊!”

经过王建国一顿嘴炮输出,那位青年恍然大悟,他刚才量的时候,好像忘了这一点。

其他工作队成员也被点醒。

他们顿时脸庞羞红:“同志您别着急,咱们还有这么多人呢!轮流再帮你复量一遍。”

经过三五个人步量后,他们都得出了惊人结果,还真是二亩八!

工作队登记完毕,并且重新更正之后,抱着歉意去量下一家了。

其中,爷爷王撇子是最震惊的!

王建国的眼神也好的太离谱了吧?光是站在那里,就能知道具体的面积?

“孙子,你是怎么办到的啊!”

“嘿嘿!可能这就是咱们王家的天赋吧!”王建国笑着摸摸头。

“哈哈哈!好!不愧是咱们王家优秀的血脉!看来你小时候的吃的猪眼睛发功了!”王撇子吐了口旱烟。

王建国小的时候不知为何,格外迷恋上吃烤猪眼睛,当时王老汉在肉联厂刚上班,每次都能拿不少回来……

后来随着年岁渐长,这种独特的喜好就渐渐消失了。

王建国回忆起童年,无奈的苦笑。

也罢,正好懒得自个编故事了。

一旁的秀芝疑惑的把脑袋凑过来:“那玩儿意好吃吗?”

“好吃!烤的滋滋冒油,一口咬下去还会爆汁呢!改天我从厂里给你们带点回来尝尝。”王建国露出坏笑。

“咦~我不吃,别想忽悠我,我可精着呢!”

“嘿!不吃也得吃!不然我晚上就吃你!”

“讨厌~光天化日之下,你耍流氓是吧!”

二人甜言蜜语一番。

王建国终究是想起了正事:“爷爷,我听说咱们村子里有位老中医,我想请他过去给我爹看看,你知道他搁哪儿吗?”

“对!我差点给忘了!老李头,听说他的先祖是李时珍,传到他这十五代了,不过他脾气可臭的很,我带你过去。”

王撇子背着手在前面带路。

奶奶就不掺和了,回家准备烧火做饭,趁着临近中午做顿好吃的。

老李头是外来户,几年前才搬到红星村落了户,他没有田地,因此也不需要参与土地丈量工作。

沿着村里的土路七拐八绕,终于来到一处临近山边的幽静茅屋处。

还没靠近,王建国就闻到了淡淡的草药味道。

“老李头挨家吗?我,王撇子!”

好一会儿,都没人回应。

爷爷王撇子挂不住脸:“你再不出声装死人,欠你的药钱,年前不给你结了。”

“嘿嘿,在呢!在呢!”

王建国:……

这也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283/2338691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