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抽奖,肉联厂技术迎来全面革新(感谢清秋夜雨寒~)
【叮!恭喜宿主获得“悬挂式轨道流水线”图纸一份!】
【叮!恭喜宿主获得“碳纤维螺纹鱼竿”一根!】
【叮!恭喜宿主获得“顶级钓鱼经验包”一份!】
【叮!恭喜宿主获得“蒸汽烫毛机”图纸一份!】
【叮!恭喜宿主获得“自动放血设备”图纸一份!】
……
十发黄金级抽奖下去,只有前面的五发抽奖出了点好东西,剩下的五次就是些无聊的小东西,比如现金、磨刀石、吊带蕾丝袜之类的。
王建国瞅着手中的三张图纸,以及一根鱼竿,钓鱼知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没入脑海之中。
如同当初的杀猪经验包般,瞬间融汇贯通!
“呼——!”
王建国长呼口气,微微握紧那柄鱼竿。
从今天起我终于不再是空军佬了!我要当贺强大帝!
回过神来,静静打量三张图纸。
它们都非常的实用!
悬挂式轨道流水线旨在将通过组装“滑轮轨道系统”,让电晕的生猪全程倒挂,不沾地!工人们只需要在轨道下的不同工位上站着作业,进行放血、剥皮、开膛、劈半、冲洗的工作,最后再切块即可。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再需要弯腰搬运沉重的生猪,只需操作送到眼前的猪肉即可。
这样一来,不仅是对传统工序的优化升级,更是能够极大的提高整个流水线的效率。
至于蒸汽烫毛机和自动放血设备,则是细化操作,跟之前的电击屠宰、剥皮机一样,有了它们,整条流水线的工业化程度会更加完善!
等到全部落实下来,王建国相信京城肉联厂的屠宰效率将会成为全国最高!
别看现在每日屠宰3000头生猪很多,但实际上目前京城肉联厂承担起了整个华北地区肉类供应大户!
其他地方的肉联厂仍旧依靠传统手工屠宰,每天也就杀了几百头,根本就不够当地居民购买……
那个时代就是如此,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不过,王建国觉得这倒是好事,一旦京城肉联厂正式成为华北地区的主力,那么自然就有条件扩充厂区,后续引进牛羊屠宰,就更加容易!
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的宏图大业着想!
试想一下,届时坐在办公室只需要操作流水线上的屠宰按钮,就可以轻轻松松获得屠宰经验值,而且还是猪、牛、羊等的不同品类,一天顶三天!
简直完美!
王建国强压下心头的激动情绪,又到农场的仓库检查了一番。
这些天的采买的粮食,以及农场的收获都整齐的堆放在这,只见几个不同粮食的铁皮桶底部已经被铺满,地上堆放着上次种植的土豆、萝卜等,都不多,也就一个小堆。
……
翌日,朝阳初升。
跟着晨光到来的还有第一批飞回的候鸟,四九城外的榆柳也开始萌芽,山桃、迎春初绽放。
“嘿呦!嘿呦!”
屋外传来的熟悉的吆喝声。
王建国从被窝里抬起头来,迎着晨光,眯着双眼,困意让眼皮只能张开一条小缝,瞥见是三位工匠在拉木料卸货,这才又重新躺下。
下意识的往身旁扒拉,空空如也,只有被窝里的淡淡的暖意。
“起来了,我煮了小米粥,去年我腌的萝卜、姜上味了,可酸了快起来尝尝。”
说着,秀芝拿着一块切口的酸萝卜塞到王建国嘴里。
嘎吱一咬,那酸劲,把困意全都给驱散。
“啧~好酸。”
王建国干脆也不再赖床,直接起身,嚼着嘴里爽脆的萝卜。
没有记错的话,秀芝是川地来的,她最喜欢吃的就是她们家乡的泡菜,原剧里的朱时茂还特地给她买过泡菜坛子。
好在,王家本身就有,不需要买,老妈陈凤霞年轻时在集市上卖陶罐那儿买的,一直用到现在,只是随着王翠翠出生之后,她就没空做了。
现在秀芝倒是重新拾捣起她们川地的习俗。
正所谓“泡菜坛子肚儿大,装了许多心里话,平时躲在角落里,紧紧闭上小嘴巴。开口酸甜苦咸辣,百般滋味都装下。”
“云省的烟,贵省的酒,川地的泡菜,送亲友!”就是这个道理。
看着王建国被酸掉眉头的模样,秀芝乐呵呵的笑出声:“可惜咱妈没有保存有母水,不然味道更好吃嘞。”
那时候的泡菜坛子,坛口会有一圈凹陷,专门放水用的,灌到少许,再将碗儿倒扣,就得隔绝外部空气,形成厌氧环境,让乳酸菌主导发酵做到成酸的效果,但是想要味道更好,放点老坛母水会发酵更快,味道更加浓厚,这母水还是川地每个嬢嬢的不传之秘。
两人又打情骂俏了一会儿,方才麻溜起床洗漱,今儿到厂子里还有事情。
苏工要过来一趟,正好王建国可以把写好的罐头流水线操作手册提交上去。
清晨冷冽的自来水冲进口腔里,嘴皮子都会有些冻麻,牙齿都会打颤。
“王建国同志早啊!”
“你们早!辛苦了,今儿这么大早过来!”
王建国依次跟修建房子的铁锤张、雕花李、栓子刘打招呼,旁边还有一两位妇女给他们打下手。
真别说,他们干的活就是敞亮,精致!
新的木质主梁框架已经搭好,瓦匠正踩着木梯在铺瓦片,眼见着就要封顶了,下面的雕花李则是跟栓子刘搭手夯墙,为达到王建国要求的隔音效果。
瓦匠还专门用了墙夹技术,也就是暖水瓶的原理,在中间的空气夹层中填充麻刀灰掺稻草,建好墙后再打上一层木板隔墙,四层防护下,保温保声效果都不错。
当然了,实际操作下来,费用上会有些超标,三位工匠也跟王建国提前讲过这事,王建国没意见,到时候房子修好后的尾款里加上就是。
他们做事敞亮,自己也没必要抠搜这钱,尤其是他们选用的木材都是好材料,无论是王老汉还是大院里的人,全都有目共睹……
“对了,王建国同志,您这屋门口要不要种上颗枣树柿子树,寓意早生贵子、事事如意啊!木匠雕花李那正好有苗,昨儿还送了我们好几颗。”屋顶上的瓦匠从木梯上小心翼翼的下来。
王建国原本想要拒绝,但是一想到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自家满园长满了柿子、枣子能充饥,就点头答应下来。
“成!那可真是托了您们的福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283/2332521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