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四合院:我的空间能收取万物 > 第237章 初见

第237章 初见


周镇南一想到自己女婿手里,可能有几十吨黄金眼珠时眼珠子都有点发绿。

这笔黄金如果用于建设啧啧……

但也只是想想,现在虽然明白可能都是这小子干的,但还没到挑破那层窗户纸的时候。

否则岂不是显得吃相太难看了,这还是等以后自己闺女嫁过去再说,等真成了自己女婿以后再套套这小子的话。

张建军感觉到了老丈人的目光。

心里也开始犯嘀咕。

咋感觉一副想借钱的模样。

于是岔开话题开口笑道:“伯父,这次组织上是谁找我谈话,也好让我心里做好一个准备。”

周晓白和周母也好奇的盯了过来,她俩也想知道除了叶老还有谁想见张建军。

周镇南神秘的笑道:“建军啊,这件事非同小可保密守则你应该知道,不该问的不要去问这是最基本条例。”

“不过也不要担心,你只需要谨记多听多学的态度就行。”

这让张建军三人更加好奇,但也没有再去追问。

时间匆匆而过。

上午十点。

三辆吉普军车开向了朝阳东直门,张建军和周镇南坐在了中间的那辆吉普车上,前后都是的吉普车。

半个多小时后在东直门一处古朴的四合院停下,张建军和自己的老岳父走了进去,这套四合院显然已经超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属于明朝时期的四合院,格局和现在清朝时期的四合院有所不同。

其格局为北正房3间,耳房2间,上阁楼3间,东西立炉房各1间。

东垫拍房3间,西垫拍房3间,南厦厅3间。北房上下两层,第一层明三暗五,与东西厢房相互对应。

很讲究一个中轴对称。

左右两边房屋大小基本相同,虽然面积很大但一点没有那种暴发户的气息。

地下的青砖与石板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门口的下马石与拴马桩已经磨去棱角,青色的石头显示着质地的坚硬。

一进大院一堵灰扑扑的影壁墙上面爬满了藤蔓整个大院充满神秘感。

张建军好奇的打量着这座上了年头的四合院,穿过了影壁墙视野豁然打开,整个大院尽收眼底一簇簇月季已经有了花骨朵。

各种盆栽松柏绿意盎然。

大院天井中处有口石头垒砌的水池,上面几片荷叶随风摇摆整个布局显得幽静安宁,倒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来到大院的正厅门外,两名中山装的年轻人左右而立,张建军心里一动这个年代难道已经有了保镖不成。

后来才知还真是,这些解放前就已经有了。

也就是国家成立以前就已经有了。

里面这时传来两声笑声。

其中一道张建军听在耳中感觉很熟悉,就好像以前经常听到过一样。

亲切温暖。

张建军忍住了好奇,为了显得尊重并没有用神识探查。

周镇南来到门口掏出了证件和特别通行证,两人打量了一眼张建军就退在了两旁。

毕竟现在谨慎点在所难免。

周镇南和张建军进到屋里。

儒雅的老人满脸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温和的开口:“周镇南同志,这个小朋友就是张建军同志吧,很不错非常年轻有活力。”

周镇南连忙微笑道:“领导,您猜的没错我把小张给您老带过来了,张建军还不过来向领导问好。”

说完回头看向了自己女婿。

不由得一愣。

自己女婿说说话咋还这么激动。

张建军确实眼眶红了,面前这个有点消瘦的老人,他虽没有见到过本人但是太熟悉了。

越是长大成熟后了解他,越是让人敬佩仰慕。

他的笑容像一个长者,又像一个平易近人的前辈。

张建军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能达到波澜不惊,但见到这位老人消瘦的脸庞心酸的不行。

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等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张建军怎么也没想到今天会是他亲自过来。

这位一直以来可是自己的偶像,在他心中能见到有点不敢置信。

虽然张建军已经是一个修真者,但还未真正褪去凡胎。

他也有七情六欲。

张建军见到这位老人他还是破防了。

虽然想起了很多前世的回忆片段,但也只是心念电转之间。

连忙忍着激动的心情上前恭敬的行礼。

“您好,没想到会是您过来召见,这让后辈荣幸之至的同时感到无地自容。”

“您老每天日理万机传个话就行,晚辈何德何能让您老费心。”

周镇南在边上听的有点诧异,没想到这小子会如此放低姿态,以前见谁都淡定的很,今天有点乱了情绪。

“小同志拘谨先坐下说话,这也不是在正式场合就当到这里来拉拉家常,就当是谈谈心”

“工作只是稍微忙了一点,我也很久没有轻轻松松的聊天了,你也就当是陪我说说话。”

张建军听着儒雅的声音,非常亲切,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场面一片祥和。

虽然没有精妙绝伦的语句,但是从老人口中说出就好像能够安抚一个人的情绪,让你不知不觉间就心情就平和下来。

证明语气的表述方式,和停顿还是很有讲究的。

非常的和蔼亲切,就像一个邻家伯伯和晚辈谈心非常自然。

张建军和周镇南找个位置就坐了下来。

心情逐渐平静……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107/2348478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