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带毛猪,张屠户,定了
“若是咱们乡里有能搞企业的人,那就简单了,问题是现在哪里去找这种人才?”
顾明建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张功友,张功友也耸了耸肩。
“陶书记,顾乡长,工业公司就是一个空架子,可没这种人才,要有的话,我早就把他推上去了,何必让黄家荣牵着鼻子走?”
顾明建轻哼了一声。
“其实乡政府和工业公司里还是一些人眼馋跃跃欲试的,也有不少来我这里毛遂自荐,我相信陶书记那里也一样,可这些自诩为人才想要去厂子里当厂长的,我看啊,有几个是真心想把厂子搞起来?”
“我觉得吧,多半都存着其他心思,说穿了就是去试手捞一把就走,反正搞砸了也就那么回事,拍拍屁股下来走人就是,像建川这种推三阻四的,我看反倒稀罕了,……”
顾明建的话说中了三人的心声,要说没人愿意当官,怎么可能?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缺啥都不可能缺想当官的人。
好歹让你去一个企业负责,手握签字笔,起码吃顿饭,买条烟的开支还是能报销的。
这乡政府也好,工业公司也好,正式干部、招聘干部和临聘人员起码也有好几十号,哪有不愿意去的?
搞砸了又不会让你丢了工作,大不了重新回乡里上班就是了。
像黄家荣这种当初是乡里临聘人员,结果干了几年厂长,企业垮了和他有啥关系?
他这几年吃得脑满肠肥,现在一撂摊子,连临聘人员身份人家都不屑于要了。
还在那里吆喝,说要让他继续干,就得要给他解决招聘干部身份。
这才真他妈是倒反天罡。
这也是最恶心陶永兴和顾明建以及张功友的。
妈的,厂子被你弄得垮垮杆杆,资不抵债,你这几年吃香喝辣的,还不知道腰包里揣了多少。
现在居然还要在这里摆谱说要给你解决招聘干部身份才肯继续干,这天下还有没有天理了?
这尖山乡是真的离了你这个黄屠户就只能吃带毛猪了?
可问题是有了你这个黄屠户,尖山乡吃的带毛猪也在卡喉咙啊。
问题是现在陶永兴和顾明建更担心的是万一随便弄个人上去接手厂子,到最后再给你弄出一个更大的窟窿来。
那他们两个党政主官日后可能就真的脱不了手了。
之前厂子的状况还可以说是前任留下来的烂摊子,也可以说是国家经济大气候拖累,但现在已经摊开了,再有问题,甚至更大的问题,算谁的?
顾明建的话戳开了这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想去的他们仨都看不上,甚至根本就不相信,那都是些想要趁乱捞一把的角色。
张建川呢,说实话,顾明建和张功友也一样没多少把握,就如他自己说的,纸上赵括,而陶永兴本身接触就更少,更是不敢信。
陶永兴看着张建川一脸推辞不愿的模样,心中突然一动,“这样吧,老顾,老张,我们再琢磨琢磨。”
放下给罗金彪的电话,陶永兴有些吃不准。
丁部长,哦,现在已经是丁主任了,和张建川关系不浅。
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丁向东一个月前已经出任县委办主任,比起之前传言的县财政局局长更进一步,简直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暂时还没有担任县委常委,但是这也是铁板钉钉,只等合适时机而已。
而且丁向东才四十五六岁,正值壮年,可以说前途无量。
不过丁向东原来就担任过养马区委I书记,回县里之后担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科级级别不变,大家当时就预计到这个位置应该是一个过渡。
没想到一过渡就是两年,就在大家觉得他会不会泯然众人时,人家又突然升任县委办主任了。
所以人的际遇有时候你真的看不清楚。
既然看不清,那就要去弄清。
陶永兴或许在其他方面没那么明白,但是有些事情上却是比谁都清醒。
第二天一大早陶永兴便到了县委办,寻了机会向丁向东汇报工作。
丁向东也略微有些诧异。
县委办主任虽然和各乡镇党委I书记有联系,但是更多还是通过区里来联系,一般说来乡镇上的重大事项都不可能跳过区里这一级。
像陶永兴这样直接来汇报工作的,既不合适,也不符合常规,尤其是自己还不是县委常委的时候,那就更不妥了。
但人家来都来了,作为上级部门领导与基层主官沟通工作也很正常。
万一真要有什么特殊事情,作为县委办主任及时掌握,也能迅速反馈给县里主要领导。
陶永兴重点汇报了尖山乡的乡镇企业现状,丁向东听得很认真,但内心也更纳闷儿。
经济工作当然也是县委的主要工作,但尖山乡这样一个穷乡小乡,在全县几十个乡镇里绝对算是倒数十名以内了,也没听说过尖山乡有啥出名的乡镇企业。
这么专程来汇报,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
当然,今年经济形势不好,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以整顿为主,这是大气候,整顿中谋发展,这是应有之意。
尖山乡难道想要在东坝区甚至南四区里经济工作上有所作为,拔个头筹?
带着这份疑问,丁向东也耐心地听取了陶永兴的介绍。
兜兜转转,……
陶永兴介绍了尖山乡当下乡镇企业遭遇的困境难题,提到了乡党委决心不破不立,打算破除积弊,大胆启用新人来负责扛起企业发展大旗,……
丁向东终于听明白了。
张建川。
他当然知道张建川到了尖山乡当公安员。
但是他没想到张建川在尖山乡没干几个月,咋就从破案子搞社会治安的好手又成了懂经济会企业经营的能手了?
陶永兴话里话外就是乡党委想要在经济工作尤其是乡镇企业的经营上启用年轻干部,发挥他们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特点,打开新局面。
“陶书记,尖山乡面对当下不利的经济形势,想要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习发展经济,我个人认为这肯定是好事,……”
“在如何选人用人上,乡党委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也应该放手施为,……”
“当前新形势下,怎么来搞活经济,推动乡镇企业的脱胎换骨,的确是需要一些新的理念和思维,这一点上县里肯定也是希望看到下边是能做出一些探索的,……”
丁向东顿了一顿:“永兴书记,这样,如果尖山乡这方面有好的思路和探索,可以写一篇东西交到县委办,我会把相关情况向梁书记以及姚书记汇报,……”
陶永兴满意而归。
虽然丁向东的态度听起来不偏不倚,但是后边的一些用词造句陶永兴还是能听出一些倾向的。
思路和探索!
要求写东西交到县委办,还要向梁书记和姚书记汇报,这还只是第一步。
如果做出了成绩,那就意味着这将是今年乃至明后年的一大亮点了。
陶永兴离开县委,丁向东实在还是没能忍住,给外甥打了个电话,询问了情况。
“志斌,这个张建川究竟是什么情况,我只听你提过说他当兵回来,头脑灵活,思路慎密,做事踏实,是搞公安工作好手,你们局里谭局长也评价很高,但怎么现在乡里却说他能搞企业,有这回事?”
秦志斌也有些懵,一时间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张建川是搞了一个沙场,还是他帮的忙,但这和搞企业是两码事儿吧。
就算是他也知道沙场和生产型企业是不一样的,但他也要承认张建川脑瓜子的确好用,如果去干企业,未必就不行。
这年头,乡里这些企业又有几个敢说他有多大本事?
斟酌了一下言辞,秦志斌含糊其辞:“小舅,建川的确脑瓜子很好用,做什么事情都能触类旁通,他在乡里不但作风很受乡领导认可,很多事情看法上也能切合当下形势,总而言之把他单纯看成了一个只会搞公安工作的干部,绝对是不对的,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多面手,干啥都能干出成绩来,……”
对自己这个外甥的性子丁向东还是比较信得过的。
如果单纯只想要帮某人忙,用不着用这种语言来夸赞,何况张建川现在才成为招聘干部,踏踏实实工作几年才是本分,不至于就想要好高骛远了。
看样子也的确是陶永兴他们看中了张建川的锐气和头脑,想要尝试一下用他去搞一搞陷入绝境的企业,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感觉。
事实上这种情形今年县里也不少见,不少乡镇企业都举步维艰,甚至面临破产关门的局面,都在琢磨新出路。
尖山遇到的问题也是当下经济形势下的新课题,自己现在刚当县委办主任,可以多关注一下。
“行了,我知道了,但愿你说这个张建川还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多面手吧,如果真的在搞经济上有一手,那日后他在乡里的路子就要宽得多。”
丁向东顿了一顿:“啥时候有机会,你把他带来我见一见。”
秦志斌一愣,“小舅,你要见一见他?”
“怎么,不行啊,你都把他吹得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的,我还不能见一见了?”丁向东笑了起来。
“他现在在乡上工作,你也说他文笔相当可以,我是县委办主任,选拔几个文笔头子好的年轻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虽说他文凭只是高中,但文凭只是一方面,我还是更看重真材实料。”
秦志斌也是大喜,“好,我和他说一说,要不就凑个机会吃顿饭,我想差了,他现在不是派出所的人了,是乡干部了,是该多方面发展才对。”
*****
还能有200票么?呐喊求票!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2608/1111096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