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沸腾时代 > 第180章 逼宫,一线生机(求月票!)

第180章 逼宫,一线生机(求月票!)


“说吧,我知道你小子脑子里鬼点子多,下午的会没个结果,我看你满不在乎就知道你肯定还有后手。”

    顾明建坐在陶永兴旁边的沙发里,气哼哼地道。

    “明确告诉你,陶书记这里我是替你打了包票的,今晚不给陶书记和我一个准信,你就等着吃我们的收拾吧。”

    顾明建最后一句话已经带着几分笑意了。

    陶永兴也知道顾明建是用这种方式来表明他对张建川的信任和亲近,不过他不在乎。

    在张建川来尖山时,他就通过区委那边的渠道得知顾明建是在刘英刚和罗金彪那里极力推荐了张建川。

    原来他还以为是不是马连贵托了顾明建,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而是张建川真投了顾明建的胃口了。

    要不是顾明建的女儿还小,刚读高中,陶永兴都觉得顾明建是要招张建川当女婿了。

    “陶书记,顾乡长,之前会上人多嘴杂,我觉得说太多没意义,最终还得你们二位来拿主意,……”

    张建川显得很坦然自信。

    “各位领导不是不懂,但他们要么和自己关系不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随便点评争论,说对说错,做不做,也不伤及他们分毫,要么和自己关系牵扯太深,患得患失之心太重,……”

    陶永兴和顾明建深以为然,不关己或者关心太甚,都难以做出一个理性明智的判断,而他们两人却是要对最终结果承担代价的。

    “我托了一位市计委的朋友帮忙了解了一下,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的这些情况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关键是我们尖山饲料厂是否被他们打得上眼,另外就是我们尖山饲料厂是否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

    “但我以为后者应该不是问题,都这份上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但我觉得不宜以购买专利方式合作,而应该以我们尖山饲料厂资产转让部分与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来作为交换进行合作,甚至可以多一些,……”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尖山饲料厂论净资产,已经为负了,所以人家也不傻,肯定不会干,那么要引入对方入股,就意味着需要剥离信用社和合金会贷款,……”

    张建川的话让陶永兴和顾明建倒吸一口凉气,面面相觑,陶永兴怒火中烧:“剥离给谁?乡里边吗?”

    “只能是乡里。”张建川坦然道。

    “呵呵,债务归乡里,饲料厂轻装上阵?”陶永兴都要被气笑了,“张建川,你真的打得好主意啊,债务一剥离,饲料厂还需要你来当厂长吗?”

    “我当不当厂长都无所谓,但这是唯一道路,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丝希望与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合作,……”张建川毫不退缩。

    “陶书记,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你怎么指望可以和人家合作?你不拿出足够诚意来,人家凭什么和你合作?再说了,对方是国有事业单位,我们也不需要担心集体资产流失的问题,……”

    张建川最后一句话又打动了陶永兴和顾明建,起码在这一点上不必担心里边是不是存在什么猫腻。

    “可是债务这种剥离方式有先例么?”顾明建问道:“这只怕不符合现行的法律依据吧?”

    张建川老老实实地点点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政府注入部分资产给饲料厂,使得饲料厂重新恢复到正资产状况下,这样可能才能让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同意,……”

    这其中的操作相当复杂,就算是张建川也不清楚这里边有什么法律禁区或者不允许的地方,但要想让企业重新活下去,也只能这么办,自己不是神仙,也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能想出这样一个办法来,已经是绞尽脑汁了。

    陶永兴和顾明建相顾无言,“乡里哪来什么资产?”

    “原来七十年代部队农场不是遗留下一片土地么?整体移交给乡里了,也有近百亩土地,将其注入,适当装点一下,也能……”张建川提出建议。

    陶永兴恶狠狠地盯着张建川:“你是不是早就在打这块土地的主意了?”

    “我打啥主意啊,这是农业用地,要转变性质难度很大,但如果交由省农科院来操作,也许可以用科研用地这类的方式来走通。”张建川摊摊手,“这只是我灵机一动想到的,作不作数,得由领导你们定。”

    把所有难题丢给陶永兴和顾明建之后,张建川反而轻松了。

    能做的自己都做到了,能出的主意也竭尽所能想出来了,至于后续怎么做,能不能成,都是个未知数。

    张建川估计这么大的事情,陶顾二人肯定做不了主,还得要向区委汇报,弄不好还得要向县里汇报,但这就不关自己的事情了。

    不管成不成,自己也算是完美脱身。

    张建川猜得没错,第二日一大早陶顾二人便赶到区委向区委I书记刘英刚做汇报。

    刘英刚听到介绍之后也大感兴趣,招来分管经济工作这一块的副书记邱昌盛一道听取情况汇报。

    听到一半之后刘英刚不太满意:“老陶,老顾,这样,有些具体情况你们说不清楚,通知张建川下午到区委来和你们一道汇报,我觉得他提出的这个构想很有新意,甚至对区委这边工作都有启迪意义,……”

    顾明建有些尴尬地挠了挠脑袋:“这段时间张建川一直加班加点出差调查市场,所以今天陶书记和我特意放了一天假,让他回家去休息去了。”

    “哦,这样啊,也行,明天,你们明天一起过来,让小张把相关的调查资料都带着,……”

    等到陶顾二人离开,刘英刚才对邱昌盛道:“老邱,你听了觉得怎样?”

    “刘书记,你是不是觉得咱们的东兴饲料厂也可以……”邱昌盛一听就知道刘英刚在打什么主意。

    东兴饲料厂的情况和尖山饲料厂大同小异,但没有黄家荣在里边瞎折腾,财务状况略微好一些,亏损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销售状况每况愈下,应收款难以收回,人心浮动,这也成为区委的一大心病,按照刘英刚和邱昌盛的预计如果情况再得不到改善,东兴饲料厂也会步入尖山饲料厂的后尘。

    现在骤然得到尖山饲料厂准备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改革改制”,虽然听起来有些激进,但是这无疑为濒临绝境的尖山饲料厂带来了一线希望。

    如果真的能获得与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合作合资,那么说不定还真的能让这家企业起死回生。

    既然尖山饲料厂可以,东兴饲料厂当然也可以借这股东风。

    “嗯,虽然具体方案,以及债务和资产处置方式还有待于商榷,另外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那边的条件还没有完全敲定,可能其中还有很多变数,但单单是这个想法就很不简单,……”

    “咱们区里就缺这样有改革创新思维的人才,而且我听顾明建介绍张建川花了一个月时间去调查市场,这说明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懂经济工作嘛,不是那种下车伊始就指手画脚的人,难得啊,……”

    刘英刚的夸赞让邱昌盛都觉得有些过誉了,但想到张建川在派出所时替自己姐夫追回被诈骗的钱财,马连贵和孙德芳也多次在他面前推荐此人,他对张建川的印象还是相当好的。

    只不过这不比当一个公安员,涉及到价值几十上百万资产的集体企业生存,还有几十号人靠着这个吃饭,他也不能不慎重,不会在这种事情轻易附和刘英刚的意见。

    “刘书记,张建川这个年轻人的确不错,头脑很好用,但他当兵出身,在派出所历练也才一年,到乡里更只有大半年时间,对经济工作可能有一些自己看法,但在经验上恐怕还是有所欠缺的,他提的这些构想很好,但付诸实施,落实到位,能否做到,还不太好说啊。”

    对于邱昌盛的担心和提醒刘英刚也在意料之中。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要去领导几十上百号都比他年龄大资历深的工人,就算是有招聘干部身份,也很难服众的,而且关键你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成绩,这也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如果始终囿于这些固有的条条框框,那也就谈不上改革开放了。

    新生事物本身就是尝试摸索出来的,年轻人在这方面更有锐气和胆魄,刘英刚觉得还是应该鼓励和支持。

    “老邱,你这求稳的思想很重啊。”刘英刚若有深意地道。

    “刘书记,我知道您对咱们区里的这些企业发展很关心,对它们的现状不满意,但是这是多年遗留下来的问题,要解决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急于求成,一旦不利,只怕还会授人以柄,小心一些总是好的,……”

    “我们不是不做,但是要把调研工作准备工作做得更周全更细致,而且如老陶他们汇报的那样,这也涉及到和省农科院那边的合作,我想那边肯定也不会轻易作出决定,这肯定会是一个拉锯战,……”

    不得不说邱昌盛的提醒还是很到位的。

    刘英刚听出了邱昌盛的弦外之音,现在中央正在整顿治理经济,可以说乍暖初寒,很多事情不仅仅是经济工作,也会带来一些其他影响。

    思忖再三,刘英刚也点点头:“也好,等明天尖山这边把情况汇报详细一些,我们了解透彻一些,如果有必要,不妨主动向县里汇报一下,这样可以争取主动嘛。”

    邱昌盛笑了起来。

    刘英刚从谏如流让他很高兴,这说明自己的提醒对方听进去了,他和刘英刚配合还是相当默契的,也希望两个合作美满能对两个人的仕途都有好处。

    *****

    月中了,估计兄弟们都有新月票出来了,请检查一下,投给勤劳的老瑞!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2608/1111088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