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泼天大功往外推
大帐内的气氛,在这一瞬间从狂喜转为临战的极度紧张。
朱棣的目光再次回到江澈身上。
却已不再是君王对臣子的审视,而是一种近乎平等的询问。
“江澈,你过来。”
他指着地图上南岸那片代表着盛庸大营的区域。
“你对南岸的情形最熟悉,告诉本王,盛庸现在最可能在做什么?他的防御重心在哪?”
江澈没有丝毫犹豫,走到地图前。
他修长的手指在巨大的堪舆图上缓缓划过。
“王爷请看,”
“盛庸此刻必然惶惶不可终日,将所有兵力都收缩起来,护住自己的中军要害,以及瓜洲、龙潭这几处主要渡口。”
他的指尖从那几个戒备森严的渡口划过,留下了一道无形的轨迹。
“兵力越是集中,外围就越是空虚,他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在我们眼中,恰恰是千疮百孔。”
“此处滩涂,水流看似湍急,岸边多是淤泥,寻常兵马绝不会选择从此地登陆。但臣在南岸潜伏之时,曾亲自探查过,芦苇荡深处,有一条隐秘的石子硬路,直通岸上高地,足以让一支轻装精锐快速通过。”
江澈抬起头,“臣的计划是,声东击西。”
“请王爷以主力佯攻瓜洲渡,摆出决战之势,将盛庸所有的注意力和预备队全部吸引过去,而真正的杀招,则由此处滩涂登陆,直插盛庸大军的侧后方!”
“那里,是他的帅帐所在,是指挥中枢!一旦被我们捣毁,六十万大军顷刻间便会群龙无首,彻底崩溃!”
朱棣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双眼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旗帜在金陵城头飘扬。
他绕着地图走了两圈。
每一步都踩得地板咚咚作响,显示出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他猛地停下脚步,一拳砸在帅案上。
“好!好一个声东击西,直捣黄龙!”
朱棣一把揽住江澈的肩膀,眼中的欣赏几乎要溢出来。
“本王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却无一人有你这般洞察全局的眼光!”
他再不犹豫,转身厉声喝道:“传本王将令!”
“张玉!朱能!”
刚刚转身还没走出帐篷的二人立刻回身,单膝跪地。
“末将在!”
“你二人先锋营,即刻更改任务!佯攻瓜洲渡口!动静要大!声势要足!要让盛盛庸以为本王要和他拼命!让他把所有家底都给本王调到正面来!”
“遵命!”
张玉、朱能对视一眼,虽然不解为何突然变阵,但军令如山,二人没有任何迟疑,轰然应诺。
朱棣的目光随即转向江澈,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任与倚重。
“江澈!”
“臣在。”
“这支奇兵,这把捅进敌人心脏的尖刀,本王交给你!”
朱棣的声音斩钉截铁:“本王给你三千精锐,皆是跟随本王起兵的老弟兄!由你亲自率领,从那片滩涂秘密登陆!给本王撕开盛庸的防线,为大军渡江,立下不世之功!”
“本王,要在金陵城外,等你来会师!”
此言一出,满帐皆惊。
将奇袭的重任,这决定战局走向的最关键一环,完全交给一个如此年轻的将领?
丘福在一旁急得抓耳挠腮。
既为江澈感到骄傲,又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江澈会立刻领命,热血沸腾地去准备时,江澈却愣住了。
他的瞳孔在听到张玉,佯攻瓜洲渡口。
这句话时,就猛地收缩了一下。
一连串被他深埋在记忆深处的词汇。
他记得清清楚楚,就是那场惨烈的东昌之战。
燕军大将张玉,就是被南军主帅盛庸设计围杀,力战而死!
张玉的死,是朱棣心中永远的痛。
也直接导致了朱棣在之后的战役中打法愈发狂暴,不计伤亡,几近疯狂。
虽然眼下的时间、地点都与历史上的东昌之战不同。
但对阵的双方,依然是张玉和盛庸!
历史的惯性是如此可怕。
一个张玉的份量,在朱棣心中的份量,太重了!
重到足以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
江澈的脸色在瞬息间变幻了几次。
“王爷!”
他猛然单膝跪地,声震穹庐。
“臣,不能接此将令!”
整个大帐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泼天的功劳,这足以封侯拜将的信任,江澈竟然拒绝了。
朱棣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他眯起眼睛,一股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
“为何?”
“是觉得兵少?还是怕了?”
“都不是!”
江澈抬起头,迎着朱棣审视的目光,一字一句道。
“奇袭之策,乃臣所献,臣有绝对的信心完成任务!”
“但!整个计划,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其中,佯攻之军,更是重中之重!”
“他们不仅要吸引敌军主力,更要顶住南军最疯狂的反扑,为我军奇袭部队争取宝贵的时间,佯攻部队的压力,远胜奇袭!”
“张玉将军虽然勇冠三军,但盛庸此人,狡诈多端,绝非庸才,臣担心,仅靠张玉将军一部,恐怕难以将戏做足,甚至有被其看穿,反咬一口的风险!”
他的话有理有据,让原本有些不满的将领们都陷入了沉思。
朱棣的脸色稍缓,但他依旧盯着江澈,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所以呢?”
江澈的背脊挺得笔直,声音铿锵有力。
“所以,臣斗胆,请王爷收回奇袭之令!”
“臣愿率麾下暗卫司精锐,归入张玉将军麾下,一同执行佯攻任务!”
“臣对南岸地形、守军部署了如指掌,有臣在旁辅助,必能将盛庸玩弄于股掌之间,确保佯攻万无一失,为王爷的大军,开辟出一条真正安全的胜利通道!”
他没有提任何关于张玉会战死的担忧,只是将所有的理由都归结于战术需求。
朱棣死死地盯着江澈,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他想不通,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不要钱,不要官,甚至连唾手可得的泼天大功都往外推。
朱棣心中那一点点因被拒绝而升起的怒意,此刻已烟消云散。
(https://www.bshulou8.cc/xs/5132219/2363276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