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 第95章 隐居苏州府的儒士(第四更!)

第95章 隐居苏州府的儒士(第四更!)


定神看向上头的文字,竟然还真有相关记载,甚至还分为两种,一类为蜜煎导方,一类为猪胆汁方,皆是以灌入谷道为治疗办法。

    “竟真的有此法!”

    看了又看,朱应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上头的文字真真切切写着,一点也做不得假。

    仍旧抱着朱应桢大腿的罗显,此时此刻还忍不住显摆介绍说道。

    “国公爷明鉴,此乃由恩师所提点,吾等潜心研究改良,专门设计而出的灌肠之法,专门为重症大头瘟患者口不能食之人所备。

    若绝五谷饭食,人便失去气血生化无源,脏腑失于濡养,纵使大罗金仙临世,也难以救助。

    国公爷切莫阻拦,此乃人命关天之举!”

    罗显言语急切,主要是他不想再为朱应槐塞一次导管了。

    “闭嘴!”朱应桢脑袋有些乱,将那《伤寒论》的段落看了又看,忍不住脱口而出说道。“这个张仲景,如何写出这种伤风败俗之医术?”

    此话一出,在场许多大夫当即不乐意了。

    一名曾任御医的大夫,顿时双目圆睁说道:“朱国公,你贵为国公,位高权重,可也不该诋毁医家之医圣!医圣之名,受万民敬仰,其医术医德恩泽四方

    《伤寒杂病论》不知救助多少苍生性命!你怎可信口雌黄,肆意诋毁呢?实在叫人不齿!”

    要知道,便连伟大的慈师张允修,都不敢当面诋毁医圣张仲景。

    甚至将其画面挂于实验室之中,鼓励大夫们以科学的思维,去从张仲景的医术中汲取养分。

    他朱应桢凭什么?

    张允修连忙在一旁提醒说道:“国公爷,这张仲景于医者,相当于儒生之孔子至圣先师,你怎可出言不逊呢?”

    一番话下来,朱应桢竟然被说得结结巴巴,脸上憋得通红。

    “我我.”

    朱应桢出了研究中心之时,管家朱兴正在外头焦急等待。

    见朱应桢气势汹汹的跑出来,身上衣物凌乱,还披头散发的样子。

    朱兴顿时吓了一跳,他连忙上前迎接,也有些恼怒地说道。

    “国公爷?可是那张士元又欺辱于您?您且放心,咱们这便去家中遣家丁前来,定要让这张士元瞧瞧国公府也不是好惹的,太欺负人了!”

    可出乎意料的是,朱应桢并没有爆发,反而显得十分平静。

    他看向朱兴说道。

    “别说废话,你立马去城里,我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偷的还是抢的,便给我找两本《伤寒论》来。”

    “啊?”朱兴一头雾水。“伤寒论?咱们府上书房里头也是有的,只是公爷这是”

    他怀疑朱应桢不会是受刺激太重,眼见胞弟无救,便想要自己研究医术。

    “还不快去!”朱应桢怒吼一声。

    朱兴顿时吓尿了,哪里敢违背,一路小跑地离开了医馆。

    半个时辰之后,朱应桢在休息室里头拿到了《伤寒论》。

    这本《伤寒论》质地极好,且用金线装裱,甚至看扉页的提款乃是他祖父朱希忠时候所藏,上头的字迹和印章做不得假。

    朱应桢深深吸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翻开这本书,寻到了适才那个篇章。

    果真找到了这样的段落。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宜蜜煎导而通之”

    后续蜜煎导方与猪胆汁方的内容,简直是一般无二,甚至没有一个字的错漏。

    “竟真有这般疗法?”

    朱应桢再次发出感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可还是不得不接受。

    若真是这样的话,自己适才的行为还真有些“无理取闹”了。

    毕竟人家全心全意救治自家胞弟,可自己还.

    朱应桢甚至有那么一点愧疚了。

    正当此时,一直在一旁的吕氏,终于是忍不住开口询问说道。

    “桢儿,你弟弟如何了?你也别急坏了身子,你乃是一家的支柱,成国公府上上下下都要仰仗着你。”

    吕氏看在眼里,自那“抢救室”回来之后,朱应桢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她心里头便有些明白了。

    吕氏也是个开明之人,知道不能将儿子给逼急了,自己这位长子,便是一个急性子,脑袋里头缺根筋,若是一时悲伤过度.

    可朱应桢却摇了摇头,他脸上笑容渐渐舒展开来,神采奕奕地模样,对吕氏笑着说道。

    “娘!不用担心!这张士元乃是神医!允符他有救了!本次瘟疫也有救了!”

    朱应桢前后转变不可谓不大,以至于吕氏都有些怀疑,这个儿子不是撞坏脑子了。

    可她还是安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我便知道这张士元医术高明!”

    苏州府太仓洲。

    自元代以来便被称作“天下第一码头”,明初更是郑和七下西洋启航之地。

    这里商贸气息浓厚,到了万历年间码头附近已然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城市区,甚至不少百姓,都依靠着给洲内士绅大户工坊做工维持生计。

    至于种地?哪里来的地种呢?

    这一日,王世贞来到太仓洲中一处占地颇大,外头却不显气派的大院。

    门房显然对于王世贞很是熟悉,由着他入了院子,并躬身行礼说道。

    “王巡抚。”

    王世贞皱起眉头说道:“老夫早已罢官归乡,莫要叫什么巡抚。”

    门房笑着恭维说道:“待先生再入朝堂,这巡抚也仅是堪堪起步而已。”

    “你这门房,倒是口齿伶俐。”王世贞笑着骂道,随后收敛笑容询问。“你家老爷呢?”

    门房连忙说道:“正在院落里头,煮了一壶好茶,等着巡抚去呢。”

    “嗯。”

    王世贞简单应答一番,便脚步匆匆朝着后院而去。

    他非此家主人,却对此异常熟悉,左拐右拐,不一会儿便寻到了后院。

    院落里头跟外头简直是两幅景象,亭榭楼阁,小桥游廊,水景假山不一而足。

    令人一到此便心旷神怡。

    可王世贞却没有心思欣赏美景,他远远便看到不远处的亭子中,一名身穿道袍的中年人,正怡然自得的样子。

    一手将茶盏递到嘴边,另一手竟在案几上的棋盘,独自手谈。

    一见此情景,王世贞便有些怒不可遏,他大吼一声,惊起湖中的野鸟。

    “王锡爵!你却还要在此坐视不理么?”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2218/1111103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