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三代以下首推文帝!朕要无为而治!
“却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看多时,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
“好大圣,轻轻飞到柜上,爬在那柜脚之下,见有一条板缝儿”
“却说那道士连叫三声,人头不到.须臾,倒在尘埃。众人观看,乃是一只无头的黄毛虎。”
乾清宫里头,张允修绘声绘色的,为万历皇帝讲解起这《西游记》来。
其实早在万历初年,吴承恩版本的《西游记》便已然是撰写完成了。
可历史上《西游记》真正传播开来,那要到万历二十年的世德堂本。
张允修显然不会傻傻的等世德堂本,《万历新报》想要传播到大明各地,脍炙人口的话本小说肯定是少不了的。
他现在日理万机,总不能成天在书斋里头写话本吧?
于是,专程派人去淮安府山阳等地寻访了吴承恩,将此话本给寻出来,近来已经连载到四十六回,不论是在京城内外,乃是北直隶南直隶,皆是火爆异常。
此话为师徒几人造访车迟国与三妖斗法的桥段,可谓是精彩至极。
万历皇帝小胖脸听得神采奕奕,忙是询问着说道。
“后头呢?后头呢?快快给朕说来!你这个张士元惯是会掉人胃口。”
张允修挠了挠头说道:“微臣忘了,这西游记内容丰富故事精彩,观看之时却是沉浸其中,回头要记起来却是困难。”
他倒不是记不住,只不过以皇帝这个性子,他若是继续说下去,怕不是要将所有故事听完才能够罢休。
“好你个张士元,平日里过目不忘,今日却这般作态。”
万历皇帝嘴上骂骂咧咧,却没有怎么动怒,挪了挪屁股说道。
“那话本精装版快出来没?朕还急着等看呢,让书坊里头催紧一些。”
“陛下放心吧。”张允修笑着说道。“全京城上上下下,如今都指着这《西游记》过活,我如何能够懈怠?
吴汝忠之手稿较为零乱,若想要装订成册出版,确实还需要些时日。”
“罢了罢了,朕先将就一番,寻其他话本看看。”
万历皇帝咂吧咂吧嘴,似乎是吃完什么美味意犹未尽的样子,想了想又紧紧皱眉询问说道。
“说起来,这车迟国的国王,怎么感觉那么熟悉?朕似乎在哪里见过?”
“啊~”
张允修脸上表情顿时是一僵。
他险些忘记了,万历时期的文人一个比一个敢写,车迟国这种映射嘉靖皇帝的桥段,都堂而皇之地写出来。
在外头确实是民不举官不纠,可到万历皇帝面前就不同了,这不无异于当着孙子的面骂爷爷嘛?
“陛下天资聪颖,一猜就准啊!”
内心有些慌,可张允修面上却是自然无比,发出一声感慨,笑着摇摇头说道。
“这车迟国国王,正是映射那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啊~”
“宋徽宗?”万历皇帝的豆豆眉紧紧皱起来,似乎很不可置信的样子。
“正是!”张允修很是笃定地说道。“昔日那宋徽宗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并于全国建设神霄宫,供奉那‘长生大帝君’,甚至还将佛寺改为道观,将僧尼改称‘德士’,岂不是与这车迟国国王一模一样?”
“竟真是如此!”
万历皇帝想了想,竟还确实如对方说得那么回事,更加像是映射宋徽宗。
念及于此,他便放心了不少,同时也有那么一些庆幸了。
毕竟这话本,若真有映射爷爷嘉靖皇帝的成分,那他是禁还是不禁呢?
禁了还真是有那么一些舍不得。
万历皇帝心情好了许多,就不免谈及这宋徽宗来。
“朕昔日读史书,每每看到元祐更化之后,便觉得扼腕叹息。
然哲宗亲政后励精图治,以绍圣绍述恢复新政,国势有所起色。
其以强硬对外敌,颇有我汉家风骨,一扫宋时颓势,一路击败西夏,攻占青唐,乃是宋时不可多得之明君。
可惜哲宗去世太早,令那宋徽宗赵佶忝为天子,断送了北宋江山,实在是可悲可叹。”
万历皇帝自然是对这些历史信手捏来,对于那宋徽宗可以说是咬牙切齿。
张允修意外地看了一眼胖皇帝,面色显得有些古怪。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从前,那宋哲宗不也是冲龄即位,随后推行新政么?
倒是跟万历皇帝有些相似了,可惜这位胖皇帝,活得比宋哲宗长,手段和水平却与哲宗差距太多了。
当然,张允修面上还是要给万历皇帝一点“快乐教育”的鼓励,他笑着说道。
“陛下明鉴,昔日宋哲宗之遗憾,想来不会在我大明重蹈覆辙,今日之万历新政轰轰烈烈,想来已然是扭转颓势,大明将成就中兴之世!”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脸上便露出了笑容,抚摸着自己的小胖肚子说道。
“新政倒还是卓有成效的,昔日那些清流先生们,天天便教训朕要勤政要节约要自省。
可今朕看来,大错特错!”
万历皇帝在书架间踱步,看向那史书的方向,发出一阵感叹。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唯有首推崇汉文帝,文帝以无为治天下,无为非是不作为,乃是少徭役少刑罚少干预。
这天下冥冥之中有其规律和道理,朕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莫要太多干涉,便可成中兴大道也!”
卧槽!
张允修瞪大了眼睛,差点以为胖皇帝身体里面换了人,这还是从前那个万历皇帝么?
不过想一想,倒也是情有可原。
万历皇帝自小受着儒家教育的强力管束,本身就存着逆反心理,再加上他本就是性子懒惰之人,“无为之治”的道理,恰好能让他的“懈怠”自圆其说。
最为关键的是,自从张允修、张居正父子出现之后,共同为大明朝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
万历皇帝发现,他根本无需多加干涉,仅仅给予一定支持,这大明天下便蒸蒸日上了,百姓成日里也能称颂于他。
反之,信了清流士大夫那套,不单单国家没有恢复,反倒是越来越糜烂,自己这个皇帝甚至还要成天挨骂。
用脚趾头想一想也知道该怎么选了。
张允修脸上表情变了变,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竟然让万历皇帝提前“解锁”了放权。
他自然对此不吝啬溢美之词。
“陛下圣明至此,乃是社稷之福,天下黎民百姓之福也!”
万历皇帝不自然地摸摸下巴,颇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说。
“士元你也不必太过于吹捧于朕,朕这些日子来,算是学到了许多,天底下哪有人能够处处圣明,哪有人能够事事皆成?
若想要成事,正要如你那西山工坊还有仁民医馆一般,要的乃是群策群力,要的乃是知人善用也。”
他拍了拍张允修的肩膀,很是欢喜地说道。
“朕乃天子,知心好友并不太多,唯有你张士元一人,好赖你处处皆是体谅着朕,让朕能够信任于你。”
万历皇帝想了想,又很是肯定地说道。
“元辅与你,朕皆是信任的。”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2218/1111087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