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四合院:每日秒杀,开局断粮秦淮茹 > 第79章 摘桃子的来了

第79章 摘桃子的来了


轧钢厂的天,从未如此压抑过。

头顶的太阳明明很烈,可厂区里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冰冷气息。

工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似乎都比往日低沉了几分。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有大人物要来。

是从京城里来的,真正能决定他们命运的大人物。

杨卫国站在办公楼前,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身后,是厂里所有科级以上的干部,一个个都像待宰的鹌鹑,噤若寒蝉。

远处,一个由数辆黑色轿车和军绿色吉普组成的车队,如同一条黑色的长龙,缓缓驶来。

车队没有鸣笛,却带着一股无形的,足以让空气都为之凝固的强大气场。

车队稳稳地停在了办公楼前。

车门打开。

几个穿着中山装,气质沉稳的中年人率先下车,他们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周,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军人般的干练。

紧接着,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片,面容清癯,浑身散发着浓郁书卷气的老者,在人的搀扶下,缓缓走了下来。

他一下车,杨卫国的心就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钱学森!

不,不是本人,但气质太像了!

那是只有国内最顶尖的科学家,才会有的国宝级气场!

“杨厂长。”

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走上前来,面无表情地伸出手,“农业部,王振。这位是中科院的陈老,这位是化工部的李处长。”

他介绍得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

农业部、化工部、中科院!

国家三大核心部门的联合调查组!

这阵仗,比杨卫国预想的,还要大得多!

“王……王部长好!陈老好!李处长好!”杨卫国连忙上前,挨个握手,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

那位被称为“陈老”的科学家,只是矜持地点了点头,目光却像X光一样,扫视着整个厂区,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不信。

“报告我们看过了。”

王振开门见山,语气不带一丝感情,“亩产一千二百斤,轧钢厂,化肥。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听起来像个神话。”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我们今天来,不是来听神话的。”

“我们要看事实。”

杨卫国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迎面扑来,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刚想开口,解释几句。

一个平静的声音,却从他身后,不紧不慢地响了起来。

“各位首长,事实就在那边。”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何雨柱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那里。

他依旧是那身普通的蓝色工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平静得像一潭古井,仿佛眼前这些足以让京城都为之震动的大人物,与路边的阿猫阿狗,并无区别。

陈老的眉头,微微一皱。

他不喜欢这个年轻人的眼神。

太静了。

静得……有些妖异。

“你是何雨柱?”王振问道。

“是。”

“带我们去看看。”

“请。”

何雨柱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便自顾自地转身,朝着厂区后面的那片试验田走去。

那份从容和镇定,与周围那些战战兢兢的厂领导,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调查组的众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诧异。

他们跟了上去。

当他们绕过最后一个车间,那片传说中的试验田,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时。

饶是这群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部委领导和顶级专家,也全都在同一时间,停下了脚步。

所有人的瞳孔,都在这一刻,猛地收缩!

眼前,是一副足以颠覆他们所有人认知的,魔幻画卷。

一块土地,被一条小小的田埂,清晰地分成了两个世界。

左边,是普通的黄土地,上面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枯黄的杂草,一片死寂,符合所有人对北方贫瘠土地的认知。

而右边……

那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一人多高的麦秆,如同最精锐的士兵,整齐地排列着,沉甸甸的麦穗,将腰杆压得弯弯的,金黄色的麦粒饱满得仿佛下一秒就要炸开!

生机!

一种蛮横的,不讲道理的,充满了侵略性的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这……这……”

那位主管农业的王振,指着那片绿色的海洋,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完整。

他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却从未见过如此夸张的长势!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中科院的陈老,猛地推开身边搀扶的人,踉踉跄跄地冲到了田埂上。

他像个疯子一样,冲进那片麦田,颤抖着手,摘下一株麦穗。

他将那沉甸甸的麦穗放在手心,仔细地搓开,看着那几十颗远比普通麦粒要饱满圆润的麦粒,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骇然之色!

他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那个从始至终都面色平静的年轻人,声音沙哑地问道:“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用这个。”

何雨柱的回答,简单而又直接。

他让王大炮,将一小袋雪白的尿素颗粒,递了过去。

陈老接过那袋“化肥”,倒出一点在手心,用手指捻了捻,又凑到鼻尖闻了闻。

他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成分,工艺,对土壤的长期影响。”

他抬起头,一连问出了三个最核心,也最致命的问题。

“主要成分,尿素,氮含量百分之四十六点七。”

何雨柱的回答,快得不假思索,仿佛那些数据早已镌刻在他的灵魂里。

“工艺,焦炉煤气低温催化合成,工业废水萃取磷酸盐。整个过程,零污染,零排放,所有原料均来自于本厂废料。”

“至于对土壤的影响……”

何雨柱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俯瞰众生的淡然。

“陈老,您是真正的专家,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任何脱离了剂量谈毒性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我们的化肥,不仅不会损害土地,反而能通过科学的配比,精准地补充土壤中缺失的微量元素,修复土壤结构,让盐碱地……重获新生。”

一番话,说得是深入浅出,专业无比。

每一个词,每一个数据,都精准地敲击在陈老这位顶级科学家的心上!

他呆呆地看着何雨柱,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惊涛骇浪!

眼前这个年轻人,他对化工的理解,对农业的认知……

甚至比他这个在中科院搞了一辈子研究的老头子,还要深刻,还要……先进!

“你……”

陈老张了张嘴,他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快要宕机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妖孽”,终于问出了那个盘旋在所有人心中,最根本,也是最无法理解的问题。

“这些知识……这些远超我们这个时代认知的技术……”

“你……到底是从哪儿学来的?”


  (https://www.bshulou8.cc/xs/5131714/1111105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