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笔订单三亿美刀,国家外汇储备直接翻倍!
351厂飞机研究所内,研究所的专家和技工们,走在路上都挺直了腰杆,说话的嗓门也大了几分,脸上挂着压不住的得意。
就在昨天,总参那边通过机要通讯,把第一批出口无人机的外汇到款凭证传了过来。
当厂里财务处的老处长,戴着老花镜,用颤抖的手捏着那张薄薄的电传纸,敲开余宏办公室的门时,整个飞机研究所都安静了。
“余……余副厂长!”
老处长的声音都在发飘:
“三亿……整整三亿美刀!已经……已经确认入账了!”
话音刚落,走廊外偷听的以宋文为首的核心组专家们,再也憋不住了,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三亿美刀!
在这个国家外汇储备只有一亿多美刀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笔钱,比国家过去几年投到整个航空工业上的研发经费加起来都要多。
而这,仅仅只是靠着一个型号无人机的首批订单预付款。
这不叫卖武器了,这根本是在印钞票,还是在印美刀。
余宏看着电传纸上那一连串的零,脸上表情很平静,只是拿起了桌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浓茶。
他的脑海里,一道柔和的蓝光闪过。
【贡献点存量:5380点】
南疆事件,引爆了彩龙的国际声誉,引发了一场全球军售狂潮。
所有购买或者试图购买彩龙无人机的国家,他们的重视、恐惧、乃至背后亿万国民因之而起的情绪波动,都在源源不断地转化成最实在的贡献点,滋润着他的系统账户。
他很满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收割,感觉比那种一次性的暴涨更加踏实。
除了钱和贡献点,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批更具战略价值的财富。
来自鹰酱、汉斯猫、高卢鸡国家的十多条轻工业生产线,此刻正以零部件的形式,装在巨大的木箱里,由火车专列运往全国各地。
从食品罐头加工,到纺织印染,再到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这些在余宏眼中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流水线,对于眼下的兔子而言,却宝贵异常。
这些流水线附带的那一整套严格的工业标准,那种精细到每一个螺丝钉扭紧力矩,每一个品控环节检验步骤的管理流程,对现在连标准化作业都尚未普及的兔子而言,价值千金!
兔子有了这些,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生产出能摆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货架上的合格商品!
这能极大的带动整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化向真正的工业化转变。
想到这里,余宏眼神深处闪过感慨。
上一世,他亲眼见证过那个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
兔子为了追赶发展,不得不忍痛开放国内市场,让出一块块肥肉。
代价是是本土弱小的民族品牌,被国际巨头用资本和先进的产品冲得七零八落。
是一些关键行业的核心技术始终被外资牢牢把控,动辄就用技术迭代卡你的脖子。
是外资在中国享受着廉价的劳动力,获取着超额的利润,将大部分财富转移回母国,留给国内的只有一点点税收和大量因环境污染而不得不长期付出的治理成本。
那是忍着屈辱,咬着牙往前追赶的漫长过程。
可这一世,完全不一样了。
他手里握着的核心技术,逼得那些趾高气昂的西方国家,不得不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把他们工业生产的技术,作为交易筹码摆在桌面上。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用最尖端的技术,去换取他们成熟的工业体系。
我们非但没有出卖任何市场,反而还用他们的钱,来买他们的技术,再回头升级自己的工厂,最终占领他们的市场!
这是他余宏凭着穿越者的先知,硬生生把历史上不对等的交易,变成了我们占尽优势的主动选择。
这种亲手改写历史的感觉,余宏胸中顿时升起万丈豪情。
这样想着,一个新念头,也在余宏脑海中彻底清晰起来。
卖军用无人机固然利润丰厚,但还远远不够,谁也不会嫌钱多。
而他最初把无人机鼓捣出来,除了军事用途,还有着更广阔的民用市场的设想。
如今,趁着彩龙在国际上声名鹊起这股东风,正好可以顺势把民用版这棵摇钱树也给栽下去。
想到就做。
余宏拿过一张空白的稿纸,用笔在上面迅速勾画起来。
他并没有打算直接把民用无人机卖给客户。
开玩笑,那跟直接送技术有什么区别?
他要卖的,不是产品,是服务!
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在他的笔下迅速成型:
第一,矿产资源勘测服务。
某个非洲国家想知道自己地下埋了多少铁矿石,多少铜矿?
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花上几年时间,雇几百个地质学家扛着设备在荒原上苦苦寻找。
购买兔子的无人机勘探服务,两架无人机挂载着磁异常探测仪、电磁感应仪飞上一周,就能绘制出一张比传统方法精准十倍的资源分布图。
只需要向这个国家提供数据,就能赚取巨额的勘探费。
第二,大型基础设施巡检服务。
鹰酱国内从阿拉斯加到本土,铺设了数千公里的输油管道,每年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巡检维修。
一段管道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都是天文数字。
只要用一架续航长的无人机,每天沿着管道飞一遍,热成像镜头能轻易发现任何一处毫米级的渗漏和结构损伤。
这能给他们省下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美刀,兔子只需要收取区区几百万的服务费,对方会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
同理,还有大面积森林防火、高压电网巡线等等……
第三,精准农业服务。
袋鼠国,鹰酱那些动辄几万、几十万英亩的大农场,想知道哪块地的麦子生了锈病,哪片玉米地需要额外施肥浇水?
过去只能凭经验,靠天气。
现在,无人机带着多光谱摄像头飞一圈,哪块地缺水,哪块地有病虫害,一目了然。
精准施药、精准灌溉,省下的成本,就是白花花的利润。
还有……灾难救援服务。
某地发生地震或者洪灾,生命救援黄金七十二小时,救援队无法进入,但无人机可以。
它可以第一时间飞进灾区,利用生命探测仪寻找幸存者,用喇叭安抚被困人员,甚至能空投急救包和通讯设备,将一个个坐标实时传回指挥部。
这个服务……余宏的眼神冷了一下。
只要他把几次救援实例大加宣传,就能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https://www.bshulou8.cc/xs/5131288/2389589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