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软禁李隆基,我改写了安史之乱 > 第313章 潼关之人

第313章 潼关之人


“你说的对,荔枝本身无罪,有罪的是人。”

“若本太子平定了乱世,定要移植整个中原,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的上!”李凡认真,算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杨玉环嫣然一笑,如千树万树梨花开般惊艳。

“殿下一定可以的,玉环相信您,大唐也相信您。”

李凡内心一暖,莫名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冲动。

“不久后,我又要出征了,今日过来,除了看看玉瑶,其实也是前来道别。”

闻言,杨玉环深吸一口气。

“殿下,我自知除了言语,已经没有什么能帮助到您了。”

“但玉环还是希望王爷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好,借你吉言。”

“天色暗了,你还是把饭菜吃了吧,快要凉了。”

杨玉环不好拒绝,点了点头,转身准备去凉亭。

李凡也不知怎么的,是男人的占有欲作祟,也是刚才那番话产生的好感,鬼使神差竟下意识伸出手,放在了杨玉环的腰臀的位置,像是搂,也像是摸。

虽是一刹那,但这可是杨玉环,大唐最高贵最传奇的女人,于李凡的身份来说就像是禁忌。

而禁忌,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满足。

杨玉环身子一颤,脸色大变,一把打开李凡的手。

极为愤怒道:“殿下,你干什么?”

李凡猛的后悔,他也不知道怎么的,手就放上去了。

“额……”

“那个……”他尴尬。

显然,杨玉环对于他的动手动脚很是生气,美丽,娴静的脸都涨红了。

她一直觉得李凡是一个果敢,杀伐,智慧,仁慈的男人,但没想到李凡居然对她……

“殿下,这次我就当没发生过,但你以后别来了!”

杨玉环僵着脸,神色冷漠,眉头紧蹙,关上了木庙的门。

李凡被关在殿外,这是头一次见杨玉环翻脸,他看了一眼自己的手,哭笑不得。

他真就是鬼使神差,没有主观恶意。

他想要敲门解释,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怎么说,毕竟真是摸了一把。

最终,李凡只能转身离去。

一门之隔的杨玉环看着人影渐行渐远,松了一口气,眉间紧蹙,一颗心砰砰砰的乱跳,心绪很乱。

而后她快步来到佛前,礼佛诵经。

经声环绕,青灯古佛,经久不绝。

“……”

四月一日,随着所有事情安排妥当,来自回纥和灵武的威胁全部被制衡。

三军拔营,李凡正式出兵,增援河南。

在这段时间,睢阳战事再起。

尹子奇似是收到了史思明的命令,共同开战,再度对绥阳一带发起进攻,遭到郭子仪和许远的联手阻拦。

但这一次和之前已经完全不同,在李凡带领下站稳脚跟的唐军,已经没有那么仓促和艰难。

无论是军事调动,还是钱粮都游刃有余许多。

三天后。

李凡的三万大军路过潼关,三军齐齐震惊!

“殿下,快看!”

只见潼关的远山近谷,到处都是屯田,到处都是募兵和百姓的身影,一块又一块的荒地被开耕,潺潺而流的南戌河水,灌溉滋润着大量的农田。

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要不了多久必能丰收。

哪里还有曾经的尸横遍野,南戌河畔的水都被鲜血染红的破败景象。

“天啊!”薛飞惊叹。

潼关屯田的景象,让人难以置信。

经历过潼关保卫战的将士们皆是忍不住停下脚步,面带激动,热议纷纷。

“殿下的屯田计划初见成效,大唐于破败中焕发了新的生机。”李璇玑忍不住道。

李凡咧嘴一笑:“不错,不错。”

“史千二人,还有弘农杨氏干的不错。”

“不枉费前线顶着压力!”

“只要叛军打不过来,关中地带最多一年就能恢复个七七八八。”

“是啊,是啊!”

“太子殿下英明!”

话音刚落,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

一支骑兵从狂野冲来,为首一人只有一臂,远远李凡就认出了。

“吁!”

“卑职史千,见过殿下!”

“卑职石翎,见过殿下!”

李凡翻身下马,发出爽朗大笑:“哈哈哈,伤怎么样了?本太子见了你们是真高兴啊!”

史千,石翎亦是激动,自陕州巅峰一战,二人因伤势过重,便被调回驻守潼关,顺便养伤,随后的战斗二人几乎就没有参与过。

一直负责募兵,屯田,替睢阳保障后勤等事务。

“有劳殿下记挂,卑职的伤势早就恢复如初。”石翎笑道。

“没错,卑职虽断了一只手,但依然可以为殿下冲锋陷阵!”史千重重道。

李凡拍了拍他二人的肩膀,这二人无疑是他的绝对心腹。

“那就好,那就好!”

“殿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去驻地吧?”石翎提议,胡须如戟,比起当年台县剿匪,都成熟稳重了不少。

“没错!”

“请殿下移驾!”骑兵们呐喊。

看得出来,潼关驻军对于李凡的到来很是兴奋,其军队影响力超乎想象,不知不觉他早已经成为大唐军方的灵魂。

李凡不忍拒绝,但荥阳打的如火如荼,史思明已经放出狠话,要踏碎河南,取他人头了,他也不想耽搁时间。

这时候,史千又严肃道:“殿下,卑职知您要增援前线。”

“不过,潼关不久前来了一个特殊的人,我等不知该如何处理,您要不要见见?”

“没错!”石翎也是一脸严肃,仿佛此人多么不一般似的。

特殊?

李凡挑眉:“谁?”

“……”

当得知特殊来人身份后,李凡都大吃一惊,他怎么在这?

而后唏嘘,居然在这里遇到这位充满功勋和悲剧的传奇人物。

他最终决定停靠半日,前去探望。

潼关内。

一处被唐军看守的茅屋,孤零零的立在山包上,远远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座“坟包”。

里面传出浓郁的药材味,伴随着一阵阵几乎要将肺部咳穿的剧烈咳嗽声。

李凡停下脚步,心中百感交集。

身侧的史千低声道:“殿下,他快不行了,无法赶路,知道您要路过潼关,特地等在这里,说是要完成最终的遗愿。”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704/2414551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