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帝谋:娘娘她身娇体软易推倒! > 第82章 难以接受

第82章 难以接受


“姨娘请放心,皇上特意派遣了几位太医,未来将悉心照料我。我并无大碍,孩子也安然无恙。”

昨晚一得知夜宴上发生意外,应氏几乎被吓昏,急切地想要前往太医院探望陆戚雪,却遭到了殿中侍卫的阻拦。

皇上整夜未眠,守在陆戚雪身边,应氏也不敢前去打扰,只能从昨晚一直等待到现在。

陆戚雪安抚了她几句,随后让雾棉带应氏回偏殿休息。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尽管陆戚雪极不情愿服药,但一想到腹中的孩子,她还是忍着不适,勉强将药喝下。

直到章开云再次为她诊脉,确认胎儿目前平安无事,她终于可以暂时摆脱那些苦涩难耐的药物。

她对这个孩子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原来应氏本打算近日返回,但萧承谨的一句话,传到宁博远耳中时,他心知肚明。

应氏恐怕不再受他控制了。

经过深思熟虑,他提笔写了一封信,寄给了萧承谨。

既然萧承谨坚持要留下应氏,那么双方不妨各让一步。

只要萧承谨愿意将陆涵容接回宫中,他便不再坚持要接回应氏。

萧承谨欣然接受,决定利用中秋佳节这个时机,宣布容妃回归宫中。

次日,陆涵容的车驾便迫不及待地驶入了宫门。

此次夜宴中的刺杀事件影响深远,连民间都对此议论纷纷。

萧承谨并非心软之人,他下令彻底调查期间,所有参加贺宴的官员和亲王均不得离开京城。从皇宫的主人到掖庭的宫女,无一例外都接受了审查。

他首先从皇宫内部开始调查,随后才转向外地来客。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即便萧承谨的调查再严格,也难以留下任何破绽。

他清楚,与自己利益关系最大的无疑是几位亲王,因此私下也安排了人手严密监视他们。

陆戚雪受伤后,便不再关注外界事务,她遵循章院使的建议,每天多晒太阳,经常外出散步,饮食也保持清淡。

她腹中的孩子似乎在闹腾,以至于连应氏亲手制作的点心也无法下咽,孕吐反应非常强烈。

此次陆戚雪挺身而出挡剑的事件,在各宫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她怀孕尚不足三月,胎象尚不稳定,却依然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救下了萧承谨。

人们纷纷议论,陆戚雪对皇上情深意重,甚至不惜以命相搏。

芍药听到这些流言后,进来向陆戚雪报告时,她正悠闲地坐在水塘边的椅子上,不时地撒一把鱼食进去。

十几条红鲤鱼争先恐后地涌上来,它们那漂亮的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陆戚雪懒洋洋地说:“就是要让他们去传,传得越广,将来对我们越有利。”

没想到,连太妃也听说了这些流言。

太妃的轿辇抵达暄林殿时,陆戚雪正待在房中,欣赏着应氏为孩子绣制的衣服。

应氏长期受到主母顾氏的压迫,仅凭一手精湛的绣工维持自己与陆戚雪的生活,因此她的绣艺相当出色。

陆戚雪在一旁托着下巴,观看她一针一线地绣制孩童的衣物,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微笑。

突然,芍药神色慌张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贵人,太妃娘娘驾到,现在就在外面。”

陆戚雪立刻站起身,应氏见她脸色不对,急忙询问:“雪儿,发生了什么事?”

她不清楚太妃来访的意图,但从芍药的语气中可以察觉,太妃与陆戚雪之间可能并不和睦。

陆戚雪平复了情绪,安慰她:“姨娘放心,我去看看情况,您就留在这里。”

随即,她带着芍药快步向外走去。

应氏感到一阵忐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刚到正殿,便意外地遇到了太妃携随从走来。

陆戚雪连忙恭敬地行礼,心中疑惑太妃此刻前来究竟有何用意。她刚俯身行礼,太妃身边的容嬷嬷便笑容满面地走上前,轻柔地扶她起身。

“贵人身负伤痕,又怀有身孕,太妃实在不忍心您行此大礼。”

陆戚雪感到一丝意外的宠幸,抬头望向太妃,只见她平日里冷峻的面容此刻显得柔和了许多,见陆戚雪望来,轻轻点头示意。

进入殿内,雾棉泡好了新茶奉上。太妃端坐在主位上,陆戚雪亲自端起茶水,恭敬地放到太妃面前。

“这是嫔妾房中珍藏的上等茶叶,若太妃不嫌弃,能否请您赏光品尝一番?”

太妃注视着陆戚雪,尽管她如今备受宠爱且怀有皇嗣,却依旧保持着谦逊的姿态,这使得太妃对她的偏见不知不觉中消散了许多。

她轻啜一口茶,脸上流露出一丝柔和的神情。

“这茶确实不错,难怪皇上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送到你的宫中。在这次危险的夜宴中,你竟然不顾自己身怀六甲,挺身而出为皇上挡剑,真是勇气可嘉。”

陆戚雪心中有了几分把握,她展露出一抹略带羞涩的微笑。

“多亏太妃和皇上的庇护,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太妃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她握住陆戚雪的手轻轻拍了拍,慈祥地说:“好孩子,你受苦了。这次你立下了大功,哀家决定赐予你一个恩典,你想要什么?”

陆戚雪心中盘算着。

她轻咬下唇,面露难色,似乎有些犹豫,最终缓缓启齿。

“我深知自己出身低微,姨娘也是靠着日以继夜的刺绣活计,辛苦赚取微薄之资,才勉强将我抚养成人。如今有幸得到上天的眷顾,我斗胆恳求太妃,能否赐予姨娘一个可以依靠的诰命。”

她后退一步,跪倒在地,向太妃深深俯首。

应氏仅为一介姨娘,按常理而言,她并无资格获得诰命。然而,陆戚雪却因救驾有功,成为天子的救命恩人,她既没有挟恩求报,也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这并非什么难以接受的事。

太妃微微一愣,未曾料到陆戚雪所求的恩典并非为了自己。

她轻叹一声,亲自起身扶起陆戚雪,柔声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哀家准许你的请求。”

太妃心中明白,一旦陆戚雪向萧承谨提及此事,萧承谨定会毫无犹豫地同意。

她决定应允此事,即便萧承谨得知,也必然会感激她,这正好可以作为缓和他们母子关系的一个契机。

望着太妃的轿辇渐行渐远,雾棉站起身来,与旁边的芍药交换了一个释然的眼神,两人均感松了一口气。

平日里,太妃每次见到她们这些贵人总是气氛紧张,所幸这次太妃并非来寻陆戚雪的麻烦。

太妃的话语如同金玉,方才回到宫中不久,宣旨的使者便已带着拟定好的懿旨前来。

应氏几乎呆立当场,手中捧着的懿旨让她难以置信。

陆戚雪带着微笑走到她面前,伸手拉起应氏,轻声说道:“姨娘,从今往后,无人再敢轻视您。您已获得诰命,即便是顾氏,也得尊称您为‘应夫人’。”

她抬起头,目光与女儿坚定的眼神相遇,突然间,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紧紧拥抱了陆戚雪。

“有你这样的女儿,我已经心满意足,何须再为我求这些虚名?”

陆戚雪轻拍着应氏的背,语气温和,却已不再是那个只能在陆府中苟且偷生的卑微庶女。

她目光深邃:“女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将来无人再敢欺凌我们母女。”

自从上次朝堂上宁丞相主动请辞离京,时间一到,陆府便举家迁回京城。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626/1111105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