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忍痛释怀
众人都在议论,陆府的衰落意味着昭嫔娘娘失去了她的后盾,皇上似乎已将她彻底遗忘,她的地位岌岌可危。
宫中向来是势力的风向标,陆戚雪一旦失势,内务府的供应便开始缩水,服务态度也变得极其敷衍。人们冷眼旁观,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她初入宫时的境遇。
雾棉因眼疾而红肿,本欲前往内务府讨个公道,却在途中被陆戚雪拦下,后者身披衣衫,勉强支撑着虚弱的身体。
当晚,皇后亲自造访,不仅带来了许多滋补品,还严厉斥责了内务府的不当行为,严惩了两名被宜嫔收买、故意克扣暄林殿配给的管事。
她言出必行,为陆戚雪筑起了坚实的后盾。
有了皇后坚定的支持,宫中无人再敢对暄林殿的人施加欺压。
陆戚雪此前已多次受伤,流产后更是损害了健康,此次突然重病,情况危急,以至于那晚两位太医寸步不离,直至她勉强苏醒。
陆戚雪已经能够行走,但每走三步便咳嗽一声,她那精致的眉眼显得病态,如同一幅色彩褪去的美人画。她曾经合身的衣裳现在穿在身上显得宽松许多,瘦弱的模样令人触目惊心。
皇后看着她,心中不禁涌起兔死狗烹的悲凉之感,感到一阵心疼。她仔细叮嘱了一番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应氏多次来信,陆戚雪总是以“一切安好”为由轻描淡写地回应,直到皇后亲自探望陆戚雪,并严惩了几个不识时务的管事,应氏才突然意识到陆戚雪是在隐瞒真实情况,只报喜不报忧。
她明白女儿这是在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如今,这条后路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启用的时刻。
应氏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向萧承谨递上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奏折,希望能接陆戚雪出宫小住一段时间。
萧承谨原本心中就有些不安,得知皇后探望陆戚雪的消息后,他猜想陆戚雪或许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
尽管心中感到寒凉,他这些日子一直忍住没有让人去打听陆戚雪的消息。然而,在凝视那折子良久之后,他还是低下了头。
与其让她一直忧郁地被囚禁在宫中,不如让她自由一些,回到应府或许是陆戚雪所期望的。
萧承谨心情沉重多日,不愿去探究陆戚雪是否真的决定彻底离开他,但当得知她大病时,他还是心痛地答应了应氏的请求。
陆戚雪无力地躺在藤架下的美人榻上,芍药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她知道陆戚雪并未入睡,便说道:“娘娘,夫人已经上书请求您回应府小住一段时间,皇上已经答应,并让周公公来通知您。”
陆戚雪缓缓睁开眼睛,眼中满是迷茫。
当初她帮助阿史那丹珠进宫时,皇后曾提醒她阿史那丹珠并非易于相处之人,但她那时盲目地相信萧承谨不会如此无情。如今,萧承谨专宠阿史那丹珠,她感觉自己与被打入冷宫无异,真是应了那句“阴沟里翻船”的老话。
她沉默了许久,就在芍药以为她不会再回应时,陆戚雪重新闭上双眼,往日里清亮的声音变得沙哑,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苍白。
“无需携带任何物品,现在就离开皇宫吧。”
见到陆戚雪眉宇间流露出的疲惫与灰败,芍药立刻停止了言语。
陆戚雪尚在病中,仅携带着芍药和雾棉,未做任何准备,将所有侍卫和宫女留在了暄林殿,甚至没有通知任何人,悄然无声地离开了皇宫。
萧承谨原本打算让太医前往暄林殿照看陆戚雪,待她康复后再派遣人手护送她前往应府,并带上暄林殿的侍卫。
当宫中的眼线向他报告情况时,萧承谨不慎打翻了砚台,墨水溅湿了他的衣袖,但他却未作任何动作,目光变得黯淡。
陆戚雪没有携带任何宫中的物品,孤身一人离开,没有告诉任何人,仿佛她急于与这座皇宫,以及所有姓萧的领地和物品划清界限。
她对留在这里的抵触情绪是如此之强烈。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沉默,周礼看着他的神色逐渐恢复平静,重新变得冷漠。
从初次见到陆戚雪的那一刻起,萧承谨便能感受到这位女子眼眸深处的光芒,尽管她前半生被囚禁在相府的后院和宫墙之内,她的灵魂却依旧自由而炽热。
他从未在任何人身上见过如此强烈的向往,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仿佛......她来自一个自由和平的国度。
萧承谨的目光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移开。
透过薄薄的窗,他望见外面的光影在枝叶间摇曳,一只小燕子刚从檐下飞过,落在了枝桠上,仰起小巧的头颅,望向天际的日光。
萧承谨突然感到一种不甘,却又不得不忍痛释怀。
就像燕子不会永远留在檐下的窝里,它终将飞向广阔的天幕。
他倾慕陆戚雪,却也不得不尊重她眼中的渴望。
萧承谨不再追问。
宁博远虽已故,但丞相党的势力根深蒂固,虽不足以构成威胁,却始终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萧承谨开始着手整顿朝政。
于是,以吏部尚书贺洺为首的一派官员开始搜集那些残余党羽的贪污证据,露出了自己的锋芒。最终将证据交由大理寺卿沈敬雪审查,逐一逮捕了涉案人员,定罪后呈上奏折给萧承谨,大多数是斩首之罪。
这两位官员行事公正无私,铁面无私,即便他们的决策严厉果决,也无人能提出异议。
一时间,人人自危,唯恐与残余党羽有所牵连。
陆戚雪自从来到应氏府邸后,便一直心情郁闷,她常常搬出木凳坐在池塘边观鱼,其余时间则闭门不出。
那天她抵达应府,应氏一眼便注意到她消瘦的身形,心中满是怜惜却不知如何开口,随后发现陆戚雪失去了往日的兴趣,变得沉默寡言,仿佛换了个人,于是便不敢多问。
经过几天的阴郁,天气终于放晴。应氏提议带她去京城新开的一家酒楼,那里的菜品非常美味,希望能让她心情好转。
陆戚雪明白她的好意,便答应了。
雾棉昨日吃得过饱,今日便留在府中,显得有些不甘。
马车一路驶向京城主干道上的望月楼,陆戚雪戴着帷帽,跟随应氏被迎上了顶层。
只有京城中知名的王公贵族和官员贵妇们才能预订到望月楼的顶层,这里环境幽雅,可以俯瞰下方的几条街道。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626/1111098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