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帝谋:娘娘她身娇体软易推倒! > 第148章 太巧了

第148章 太巧了


他意识到,肯定是阿史那丹珠对萧承谨说了些什么,或许是挑拨离间的话语。

然而,鉴于萧承谨目前正怒气冲冲,对陆戚雪的事情疑虑重重,周礼即便感到有些不对劲,也不敢轻易开口,以免触怒了正在气头上的萧承谨。

陆戚雪的身子有所好转,但情绪一直不高,看起来郁郁寡欢。

沈言之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却已经对萧承谨有些不满。

京城庙会即将来临,往年的这个时候,街市上各种玩意儿应有尽有,热闹非凡,甚至会有其他国家的商人前来展示新奇物品,正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时刻。

沈言之沉思片刻,决定亲自询问陆戚雪是否愿意前往。

陆戚雪在应府逗留已久,鲜少外出,心情难免有些低落。沈言之提及的庙会,她虽耳闻多次,却从未有机会参与。今年恰逢她在宫外,出行自然便利许多。

因此,在庙会当天,沈言之亲自来到应府,接上陆戚雪和应氏,芍药随行。

阿史那丹珠的部下已多日监视陆戚雪,终于等到这个机会,急忙回去向阿史那丹珠报告。

庙会人声鼎沸,各种有趣的事物层出不穷,平日里忙碌的夫妻和年轻人们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外出游玩,正是增进感情的好时机。

阿史那丹珠得知后,立刻有了计划。她向幽格下达了指示,精心打扮后前往御书房。

近来朝堂上风平浪静,丞相一派的旧党势力几乎被贺洺和沈敬雪清除殆尽,萧承谨因此轻松了不少。

尽管如此,他还是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御书房,而不是后宫之中。

阿史那丹珠未经通报便直接闯入御书房,萧承谨听到声响抬头,本以为是周礼,却意外见到身着华丽服饰的阿史那丹珠,眉头微微一皱,几乎察觉不到。

阿史那丹珠偏爱楼兰特产的香料,其香气与中原的香料截然不同,闻起来并不像中原香料那样浓郁。

萧承谨却感到有些刺鼻。

他正专注地审阅奏章,“有何事?”

阿史那丹珠面带微笑,似乎并未察觉到萧承谨的冷淡与回避,径直走到他身旁,模仿周礼的礼节为他研磨墨汁。

楼兰与中原在许多习俗上都有所差异,她始终未能掌握要领,尝试了几次,却将墨汁溅到了萧承谨压在案上的宣纸上,留下一片污渍。

萧承谨忍不住,伸手握住了她的手腕:“不必如此,你来找我有事吗?”

阿史那丹珠不悦地放下了墨砚,随后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臣妾听宫中的宫人们说,每年京城都会举办庙会,庙会上热闹非凡,应有尽有,还有舞狮赏花灯等活动,臣妾尚未有机会见识过那番景象。”

庙会?

萧承谨向来不喜喧嚣,尤其是庙会这种人潮拥挤、杂乱无章的日子,他感到有些烦躁,正打算婉拒。

然而,阿史那丹珠一边整理被弄脏的桌面,一边体贴地提议:“臣妾刚刚想到,昭嫔姐姐也在宫外,她正好赶上庙会,应该也会去。皇上不如约上昭嫔姐姐一同前往?”

萧承谨这才忆起,陆戚雪在应氏府中待得久了,肯定感到不耐烦,这次她很有可能会去。

他沉吟片刻,最终说道:“那就带你出宫去见识一下吧。”

阿史那丹珠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自先帝时期起,京城便繁华昌盛,吸引了无数商贾和来自关外的民商,他们不惧长途跋涉,在节庆典礼之时纷纷来到京城。

京城的庙会以其包容性而闻名,总是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尽管陆戚雪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她还是披上了一件雪白的狐毛大氅,这使得她那清冷的面容更显得脆弱。

庙会的举办地点离此不远,但考虑到陆戚雪的健康状况,应氏和沈言之坚持要驾着马车前往,并且带上了侍卫。

夜幕刚刚降临,京城的主干道十方街便已灯火通明,无数灯笼悬挂在屋檐下,连成一排排,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整个京城都沐浴在璀璨的烛光之中。

陆戚雪走在应氏身边,望着周围的灯火辉煌,眼中映着明灭的光,多日来低落的情绪终于平复回来。

沈言之走在前面,回头看了她一眼,险些忘记了移开目光,许久才自顾自地笑了一下,挡在她们前面,为后面的应氏和陆戚雪开路。

人潮拥挤,几乎是京城中所有今夜有空的百姓都出来凑热闹了,陆戚雪还在人群中看到好几张熟悉的面孔,俱是官员家的亲眷。

她们艰难的从人群中穿梭出来,终于到了一处十字街口,拐过弯去,人总算少了一些。

沈言之几乎是在前面给陆戚雪挡去拥挤的人潮,这会儿人少了,他回过头去看。

陆戚雪还在。

也只剩陆戚雪了。

陆戚雪回头一瞥,随即与沈言之的目光相遇,两人眼中都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笑意,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看来今日不宜外出,一出门就让我们把母亲和芍药给弄丢了。”

陆戚雪忍俊不禁,眼角弯成了月牙。

沈言之也笑着安慰道:“芍药跟着应夫人,这会儿人多拥挤找不到,但应该会在我们之前停车的地方等我们,侍卫也在那里,应该没事的。”

出门前,陆戚雪就担心人潮汹涌可能会发生意外,尽管有沈言之这位战无不胜的将军在旁,她还是坚持带上侍卫,以确保应氏和芍药的安全。

这不,侍卫的作用正好显现了出来。

有了侍卫的陪伴,陆戚雪也稍稍放宽了心。

寻找人无疑是徒劳的,陆戚雪决定和沈言之前往其他地方探查一番。

沈言之的目光停留在不远处,那里的长明灯正从夜色中缓缓升起。他转头望向陆戚雪,感慨地说:“我驻守边关多年,见识过草原十八部落的海东青在天空中翱翔,却从未见过京城安宁中升起的长明灯。这些年,我确实错过了太多。”

陆戚雪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无数长明灯发出微弱的光芒,从河边缓缓升起。随着数量的增多,它们仿佛形成了一堵光墙,承载着无数百姓的祈愿,守护着京城的夜空。

她心中一动,提议道:“言之,我们去放长明灯吧。”

沈言之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随即宽容地点头同意:“好啊。”

陆戚雪身为后妃,而他只是臣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幼年时的无话不谈。即便是在人潮中,沈言之也只能恪守礼教,走在陆戚雪的前面,为她阻挡着汹涌的人潮。

他们刚抵达卖长明灯的河边,沈言之付了钱,低头仔细挑选着长明灯,而陆戚雪则选了一盏青褐色的,正耐心等待他挑选完毕。

她无意间望向一旁,目光突然凝固,与河边正准备放灯的两人视线交汇。

贺洺大大咧咧地打招呼:“昭嫔娘......宁夫人,真是巧啊。”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626/1111098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