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帝谋:娘娘她身娇体软易推倒! > 第247章 暗自唾弃

第247章 暗自唾弃


利用身材上的优势,他成功地混出了人群,将头上的斗笠拉得更低,快步走向一条僻静的小径。

经过一段时间,小径尽头出现了一匹枣红色的马。

骑在马背上的人遮住了脸,无法辨认其容貌。

站在马旁的男子身材魁梧,面露凶相,腰间佩戴着一把弯刀。

他肩上的金色印章清晰地显示了他的身份。

西夏的士兵看着这个身材矮小的人,眼中充满了轻蔑,用生硬的汉语粗鲁地问道:“大恒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吗?”

那位百夫长正是姜寰安插在敌营中的间谍。

听闻此言,那位点了点头,从胸口掏出一张写有西夏文字的布帛。

他如实透露了自己所掌握的军事情报。

“大恒方面并没有大规模的行动,增援部队不过一万人,但他们携带了大量粮草。至于其他情况,我仅是一名百夫长,了解有限。”

尽管他心怀忧虑,但作为百夫长,他的能力有限,无法做出更多。

大兵似乎理解了他的意思,微微点头,并递给他手中准备好的物品。

百夫长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迅速将物品收进怀中。

待百夫长离开后,原本蒙面的人摘下面具,竟是西夏长公主本人。她接过布帛,发现正如他所言,并无特别之处。

但足矣。

姜寰那双凤目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以及澎湃的杀意。

原本还担心大恒皇帝会出奇制胜。

未曾料到,支援的仅有区区一万兵马,这究竟是出于自信还是……

“我们撤退。”

无论如何,此战她志在必得。

旁边的同伴听闻此言,面露犹豫之色,向姜寰提出疑问:“殿下,现在撤退不等他传来其他消息吗?”

原本约定,是在这里等到子时。

现在却……

未免操之过急。

姜寰听后不禁失笑,紧握手中的缰绳:“区区一万兵马,怎能抵挡我西夏勇士的铁骑,这不过是自不量力。”

如果是大恒皇帝轻敌所致。

那么她定要让他深刻理解,何为真正的教训。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

百夫长小心翼翼地靠近营帐,仔细观察四周的动静。巡逻的士兵刚刚离开,现在正是潜入的最佳时机,他在心中暗自庆幸。

弯下腰,迅速向前移动。

谁知……

他突然感到背后被猛踹一脚,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飞出,重重地撞在了围栏上。围栏边角的细小尖刺划破了百夫长的脸庞,但他还未来得及感到恐惧。

现在被发现,只有一种可能。

“我等你很久了。”

沈言之冷漠地注视着这位并不陌生的百夫长。由于其身材矮小,平时他给予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关怀。然而,他未曾料到,这竟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竟然背叛了大恒。

那人本想狡辩,试图为自己辩解。

谁曾想,怀中之物不慎坠地,金钗银环,尽显西夏之独特风情,人证物证俱在,如何辩解。

恰在此时。

他的口鼻被沾湿的布帕捂住,刺鼻的气味侵入鼻腔,意识开始变得模糊。

在半梦半醒之间,百夫长似乎听到有人说道。

“将他捆绑起来,随我来。”

冰冷的河水泼洒在脸上,夹杂着鱼虾的腥味,百夫长狼狈地跪坐在地,试图擦拭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且不说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沈言之,单是突然出现的士兵就足以向百夫长揭示真相,正常的巡逻队伍怎会随身携带迷药。

“难怪能如此轻易地逃脱。”

从一开始,他就落入了陷阱。

任何行动都会被立即察觉。

百夫长心中明白,泄露军情的罪行足以被判处死刑。

他索性放弃了徒劳的抵抗,只是在那双三角小眼中,闪过一丝懊悔。

火把被点燃,沈言之提着它,半边脸与夜色融为一体,被蒙上了一层阴霾,眼中没有丝毫波动。百夫长抬头,意外地与人四目相对,背脊突然变得僵硬。

他感到有些惊恐。

因为那人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然而这份惊愕并未持续太久。

只听得一声闷响。

沈言之没有时间继续纠缠于这件事,他利用这段时间清理了许多不法势力。他撕下百夫长的一角衣袍擦拭长剑,然后将其重新收回鞘中,提起落在地上的人头,径直向营帐走去。

跟随他的士兵们肃然起敬。

这段时间连续不断的败仗,身处忧患之中,让他们几乎忘记,这位少年将军是何等杀伐果断。

血流了一地。

当沈言之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他就像从九幽阴曹爬上来的修罗,盔甲上沾满了喷溅的鲜血,手提人头,每走一步都留下一个血脚印,神情冷漠,眉宇间带着尚未散去的戾气。

咚——

他将人头抛在台上,沈言之环视着仍有些困惑的众人。

自从老武将带来那一万人马的那一刻起。

他便心生一计。

必须清除军队中的败类,陆戚雪只向他传授了练兵之法,却并未对所有人如此,其深意不言自明。

他预料到会有人图谋不轨,故意设下陷阱。

果然,这只害群之马现形了。

天色刚刚破晓。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校场上,他们好奇地注视着台上的沈言之,以及他脚下那颗人头,心中充满了猜测。

这颗人头是敌军重要武将的,还是沙场上的主力呢?

“人都到齐了。”

副将清点完人数后,恭敬地向沈言之报告。

话音刚落,匕首从沈言之的掌心滑落,恰好落在人头上。

鲜血和脑浆流了一地。

然而,令人恐惧的并非这血腥的一幕,而是沈言之拔出匕首时,轻轻拨开遮面的头发,露出了一张既不熟悉也不陌生的面孔。

而做出这件事的那位。

不顾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毅然将它悬挂在中央。

“昨夜我与副将讨论军事,未曾料到意外撞见此人鬼鬼祟祟地从外面走来,衣襟内还藏着一包金银首饰,来自西夏,被当场捉拿,人赃并获,按照军法处置,投敌叛国者死。”

“头颅悬挂在中央,以此警示众人,切勿效仿。”

那声“死”字犹如巨石砸在众人心头。

在愕然之余,心中也不禁暗自唾弃。

依沈言之意,兵马损失如此严重,恐怕也与他们所做之“好事”有关。

尽管他只是个小小的百夫长。

尽管认识他的人并不多,但突如其来的变故仍让人感到惋惜。

“我之前见过他,看起来非常老实,我们还一起喝过好几次酒,没想到他竟然会通敌。”

“人心难测,我曾经还主动送过几次伤药给他。”

“幸好我们没有深入交往,否则可能会被牵连进去。”

……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626/1111088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