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 第219章 技术大升级

第219章 技术大升级


清晨的东永村山道,还裹着淡淡的晨雾,空气清冽湿润。

    陈默穿着一身轻便的深灰色冲锋衣,手里拎着两个空的小筐,脚步轻快地走在前面。

    跟在他身后的陆清越,褪去了平日投行精英的干练套装,换上了修身的牛仔裤和舒适的登山鞋,一头乌黑长发束成利落的低马尾,少了几分锐利,多了几分难得的闲适与自在。

    两人沿着略有湿滑的石阶缓缓向上走,海风混着山坡上草木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远处,蔚蓝的海岸线和陡峭的悬崖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天际边,日出的金色光芒正顽强地从厚厚的云层后慢慢漫洒出来,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暖光。

    “没想到深城还有这么安静的地方!”

    陆清越停下脚步,微微喘息着,望着崖边几只掠过的雪白海鸟,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惊喜。

    陈默站在她身侧半步的位置,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指了指前方一片茂密的松树林。

    “再往上走大概十分钟,草莓园就在那片松树下面,是本地农户自己种的,不打农药,味道很正!”

    果然,穿过松林,一片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草莓田便映入眼帘。

    翠绿的藤蔓间,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如同红宝石般点缀其中,上面还挂着晶莹的晨露,格外诱人。

    小秘书周雨萌已经联系过主人家,给过一笔丰厚的采摘费了,自然是由得两人走进草莓田里。

    两人放下小筐,蹲在田埂上,像寻宝一样,指尖小心翼翼地避开娇嫩的叶片,轻轻掐下那些成熟饱满的果实。

    偶尔,指尖碰到沾满凉丝丝露水的叶片,冰得两人微微一颤,随即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陆清越仔细挑了一颗个头格外饱满、颜色深红的草莓,递到陈默嘴边,眼中带着狡黠的笑意:“尝尝?看着就甜!”

    陈默看着嘴边那颗还带着湿气的草莓,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这个突然亲昵的举动。

    他抬眼对上陆清越含笑的眸子,顿了顿,还是张口轻轻咬下。

    清甜微酸的汁水瞬间在舌尖炸开,带着草莓特有的浓郁香气。

    “嗯,很甜!”陈默咽下草莓,挑眉看向陆清越,带着一丝调侃:“你也尝尝,比上次送你的那些橙子还甜!”

    陆清越笑着收回手,就着陈默咬过的位置,自己也轻轻咬了一口,细细品味着

    然后,她才慢悠悠地说:“各有各的甜法.不过,能一起亲手摘下来的,总归更有意思些!”

    她的话语轻飘飘的,却像羽毛一样轻轻搔过陈默的心尖。

    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西斜,暮色开始如同水墨般漫上山道。

    两人拎着装满草莓、散发着甜香的小筐,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陆清越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被傍晚的山风裹着:“今晚就是跨年夜了,你有什么安排吗?”

    陈默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顿,侧头看向她。

    夕阳的余晖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轮廓,他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声音平稳。

    “明天一早,我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陆清越闻言,脚步并没有停,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嘴角依旧保持着得体的笑意,但眼底深处,却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失落。

    她很快调整好情绪,语气轻松地说:“工作要紧,毕竟是年底了,能理解!”

    陈默看着她在暮色中显得有些单薄的侧影,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些解释或安慰的话,但最终,那些话语还是咽了回去,只是化作一个承诺。

    “等忙完这阵子,下次再带你去看海边的日落,我保证,比今天早上的日出还要壮观!”

    到了山道出口,司机小郑早已开着那辆低调的黑色奔弛s600(w221)轿车,等候在那里了。

    陈默上前一步,替陆清越拉开车门:“我让小郑先送你回酒店?”

    陆清越点了点头,弯腰上车前,又回头看了他一眼,笑容温婉:“今天的草莓很好吃,谢谢你的安排!”

    陈默站在车旁,看着车窗缓缓升起,隔绝了那张巧笑嫣然的脸,然后看着车子平稳地驶入暮色渐深的街道,直到尾灯消失不见。

    他才转身,坐进了后面另一辆等候的车里,周雨萌坐在前排副驾上。

    陈默放着那筐草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筐边上沾着的一小片鲜绿草莓叶,鼻尖萦绕着清甜的气息,心里却莫名地涌起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柔软和怅然。

    “走吧!回家!”

    车子向着公寓方向驶去,窗外的街灯次第亮起,流光溢彩,充满了元旦节前夜的节日氛围。

    陈默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夜景,沉默了片刻,忽然拿出手机,找到陆清越的号码,编辑了一条简短的短信。

    【提前预祝你新年快乐!草莓很甜,下次看日落!】

    发送成功后,他便将手机收起,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不再去多想。

    陈默拒绝陆清越跨年邀请的原因很简单,也很绝对

    今晚零点,他脑海里的那个“黑科技手机研发系统”,要进行年度研发点结算。

    这是关乎他未来技术布局的关键时刻,不容有任何打扰。

    今年能给陈默计算研发点的产品,主要是两款:主力机型“橙子2”,以及十一月才上市的强化版“橙子2Q”。

    不过,“橙子2Q”上市时间太短,估计贡献的研发点不会太多。

    回到位于顶层的公寓,陈默泡了一杯浓茶,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他先是刷了刷技术论坛,看了看国内业界动态,然后又处理完积压的工作邮件,终于熬过了午夜十二点。

    当时钟指针重合的瞬间,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准时响起。

    【系统通报:2011年度研发点结算完成!】

    【橙子2销量990万台,橙子2Q销量16万台,违规销量404万台。】

    【经系统核算,本次结算共计获得研发点:600万点。】

    【数据已同步至研发中心账户,请注意查收.】

    总体来说,今年的研发点收入相比去年有所增加的。

    原因很清楚,“橙子2”跟着大热市场爆卖,顺天应时,贡献多多。

    而那个与去年一模一样的“违规销量404万台”,让陈默忍不住怀疑这系统是不是在变着法子“收税”。

    不过,能结算到600万点,他已经相当满意了。

    加上去年账户里剩下的3万点,陈默此刻的可支配研发点总额达到了603万点。

    他的目光投向了研发列表中,亟待升级的三项黑科技:1级钙钛太阳能电池、1级凤凰玻璃与1级叶脉微冷却系统。

    这些1级技术要么还不够成熟,要么性能只是与市场主流持平或略高,缺乏压倒性优势。

    陈默必须依靠系统进行深入研发,拉开代差。

    系统研发规则清晰:黑科技自研技术的研发点消耗按等级10倍递增。

    0级→  1级:1万点

    1级→  2级:10万点

    2级→  3级:100万点

    3级→  4级:1000万点

    4级→  5级:1亿点

    陈默首先锁定了二级钙钛太阳能电池的研发。

    毕竟,他之前已经向相关方面做了承诺,今年要拿出性能显著提升的二代技术。

    【系统提示:您已投入10万点研发点,启动二级钙钛太阳能电池研发,成功率100%!】

    研发点余额瞬间变为:593万点。

    【研发进程已开启,正在全力推进中,请耐心等待】

    时间在陈默无意识地划动手机屏幕,和不断袭来的困意中流逝。

    半小时后,清脆的提示音将他惊醒。

    【系统提示:研发完成!恭喜您获得二级钙钛太阳能电池迭代方案:3J(三结叠)-量子阱构型.】

    与之前获得的2级气态锂技术(MOF-蜂巢构型)类似,2级钙钛太阳能技术给出的核心,也是一个电池内部的创新构型。

    采用这个“3J-量子阱构型”,带来了三项关键性能提升:

    发电效率:从1级的26.1%提升至28.7%,提升了2.36个百分点。

    对比当前市面上初代光伏太阳能板,效率领先约1.6倍,优势明显。

    机械强度:从1级的550MPa提升至2级的632.5MPa,提升了15%。

    虽然仍略逊于国内最先进的鞍刚第二代甲板钢(690MPa)标准,但差距已经大幅缩小。

    自充放电效率:充放电倍率从1级的1C提升至2级的3C,速度提升3倍,更接近与超级电容器适配的理想标准。

    陈默心中盘算着“钙钛太阳能+超级电容+储能一体化甲板系统”的四个核心要求:高效发电、快速充放电(超级电容特性)、安全储能、结构强度(甲板)。

    二代钙钛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发电、储能和结构强度上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在“超级电容”要求的快速充放电方面,3C倍率似乎还差些火候。

    虽然专家说过可以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来适配,但那需要时间和额外研发。

    陈默决定看看3级研发能带来什么惊喜,就当是为未来“胡建舰”的海上优势做点前瞻性的技术储备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启动了三级研发。

    【系统提示:您已投入100万点研发点,启动三级钙钛太阳能电池研发,成功率100%!】

    研发点余额降至:493万点。

    【研发进程已开启,正在全力推进中,请耐心等待】

    又是半小时的等待。

    【系统提示:研发完成!恭喜您获得三级钙钛太阳能电池迭代方案:双脉冲放电技术.】

    果然!陈默猜对了。

    3级技术果然重点解决了超级电容的技术难点,将自充放电倍率进一步提升到了惊人的5C。

    同时,发电效率再次飞跃,达到夸张的32.1%,几乎是市面上普通光伏板效率的两倍。

    机械强度也达到了惊人的715MPa,不仅超越了当前主流第三代甲板钢的690MPa标准,甚至隐隐有领先之势。

    陈默根据后世记忆清楚,无论是大罗斯的AK系列甲板钢还是北美的HY系列甲板钢,公布的800MPa都存在水分,顶多就是鞍刚690MPa的标准了。

    当然,性能提升也伴随着成本上升:2级技术成本预计提高15%,3级技术则要提高30%。

    具体选择哪个方案,就看上面的综合考量了。

    无论如何,这个3级技术,以远橙新能源目前的产业能力是绝对无法量产的,光是关键材料成本就难以承受。

    这是在民用领域,属于有价无市的尖端科技。

    陈默估计上头,暂时也不会让自己搞军工出口!

    解决了关乎国家战略布局的钙钛太阳能电池技术,陈默将注意力转回自家公司的核心业务。

    凤凰玻璃和叶脉微冷却系统都还停留在1级,技术优势并不明显,必须尽快升级。

    他继续投入研发点。

    【系统提示:您已投入10万点研发点,启动二级凤凰玻璃研发,成功率100%!】

    研发点余额:483万点。

    【研发进程已开启,正在全力推进中,请耐心等待】

    半小时后。

    【系统提示:研发完成!恭喜您获得二级凤凰玻璃迭代方案:精密模压成型(IPGM)技术.】

    二代凤凰玻璃(FH-2.0)采用嵌入式精密模压成型技术,核心在于高精度模具(钨钢合金,耐温1800℃)和严格的工艺控制(压力80-120MPa,预热温度700℃等)。

    这项精加工技术,带来了显著性能提升。

    透光率:从90%提升至95%。

    热稳定性:从1200℃提升至1800℃。

    隔热效率:从60%-70%提升至70%-85%。

    硬度:从莫氏6级跃升至7-8级,接近三晶高端M14超晶釉玻璃的8.2级,抗刮性提升50%。

    这项技术来得非常及时,正好可以应用于橙科微电机新收购的压铸产线,形成独家加工能力,避免了可能对原公司长达半年的技术依赖和扯皮。

    陈默有心挑战消特、糠宁、旭消子等光学玻璃粗坯巨头的市场,但FH-2.0的参数还不够震撼。

    他决定继续投入。

    【系统提示:您已投入100万点研发点,启动三级凤凰玻璃研发,成功率100%!】

    研发点余额:383万点。

    【研发进程已开启,正在全力推进中,请耐心等待】

    半小时后。

    【系统提示:研发完成!恭喜您获得三级凤凰玻璃迭代方案:复合镀膜技术.】

    这下,从玻璃熔炼、精密压铸到高端镀膜,凤凰玻璃的全套核心技术齐备了!

    三级凤凰玻璃(FH-3.0)参数实现了跨代升级:

    透光率高达99%。

    隔热效率达85%-90%。

    热稳定性可承受2200℃高温,-20℃低温下透光率仍保持85%。

    硬度达到莫氏8-9级,抗冲击性能可抵御10级风压。

    当然,FH-3.0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也极高,以橙科目前的实力短期内难以实现。

    陈默计划,前期可以先以销售光学玻璃粗坯切入市场,积累资金和经验。

    搞定凤凰玻璃,陈默看着剩下的383万研发点,决定一鼓作气,将叶脉微冷却系统也提升到3级。

    首先投入10万点,研发2级技术。

    【系统提示:研发完成!恭喜您获得二级叶脉微冷却系统迭代方案:MOF填充材料技术!】

    2级系统【MOF-次级脉网】主要进行结构强化:叶脉主脉分叉出4层次级脉(宽度50微米),并在管道内填充MOF材料以极大增加散热表面积。

    冷却液流速提升至3mm/s(1级的2倍),热覆盖率提升至85%,芯片区域温差调节范围从15度扩大到18度。

    算是稳健的改进。

    陈默接着投入100万点,研发3级技术。

    【系统提示:研发完成!恭喜您获得三级叶脉微冷却系统迭代方案:气相工质(纳米流体)技术!】

    3级系统【气动增压细脉】实现了性能反超:叶脉结构进一步细化至8层级分形细脉(20微米宽),并集成了高效增压泵。

    其黑科技核心在于:采用了气相工质(纳米流体),在增压下扩散速度高达15cm/s,是传统优秀冷却剂六氟化硫的12倍!

    性能参数惊人:能在5秒内实现18℃的降温效果,碾压了六氟化硫的8℃降温纪录。

    系统芯片区域最大温差可达28℃。

    看到“气相工质纳米流体”这个词,陈默这个材料学出身的人心中一震!

    这玩意儿在他穿越前,直到2025年都还是实验室里苦苦攻关,都无法解决气相稳定性的传说级超级冷却剂啊!

    与传统的六氟化硫相比,纳米流体在环保性、能耗、冷却效率和系统简化上全面占优,是理想的革命性替代品。

    它的热导率是六氟化硫的12倍,驱动能耗极低(仅0.5W),原料成本更是只有六氟化硫的十分之一!

    唯一的技术壁垒就是工质的气相稳定性,但系统提供的,显然是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项技术,足以掀翻整个现有冷却剂市场的桌子!

    这不是像气态锂电池那样去开拓一个新市场,而是直接要去抢夺乃至淘汰掉现有巨头的蛋糕!

    其引发的市场震动和利益冲突,可能比气态锂技术更加剧烈。

    陈默皱紧了眉头,陷入深思。

    如此敏感且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是否应该考虑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寻找一个实力雄厚、能扛得住压力的国内化工巨头来合作推进,以避免过早陷入残酷的市场绞杀?

    他思考得过于投入,以至于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关于纳米流体技术密密麻麻的系统说明下方,还有一行极其不起眼的小字提示:

    【拓扑保护:缺陷不导致热扰动时,维持极端低温稳定性(-273.1499℃实验模拟值)】

    这个提示,似乎预示着这项技术背后,还隐藏着远超他想象的应用可能性。

    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新一年的鱼肚白。

    陈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一场跨年夜的独处,却让他感觉比经历一场商业谈判还要耗费心神。

    橙子系未来的技术路径,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却也更加复杂了。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523/1111091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