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重生六零:老头掀翻白眼狼全家 > 第四十七章 一篇报道,满城风雨

第四十七章 一篇报道,满城风雨


当晚,滨城日报社的办公楼里,只有一间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

赵祥把自己关在里面,拒绝了所有人的打扰。

他面前的稿纸,已经堆了厚厚的一摞。

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扼腕沉思,时而又因为回忆起白天在工厂里看到的一幕幕,而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知道,他写的,早已不是一篇普通的新闻稿。

这是一篇檄文!

一篇为一个新生企业的呐喊,一篇为一个改革英雄的立传,一篇足以搅动整个滨城风雨的时代战歌!

午夜时分,当窗外的城市已经沉沉睡去,他终于写下了最后一个标点符号。

他看着那篇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和激情的稿子,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拿起红笔,在稿纸的最上方,写下了一个他自认为从业以来,最满意也最大胆的标题――《从一堆锈铁,到一根金肠――谁,在为我们英雄的工人阶级铺路?》

第二天清晨,最新一期的《滨城日报》,如同一颗投入了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在整个滨城,引爆了滔天巨浪!

头版!

整整一个头版的篇幅!

那张由摄影师老李拍摄的、新旧两块牌子形成鲜明对比的照片,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

照片之下,那个充满了疑问和力量的标题,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看到这份报纸的人的心上!

文章以一种饱含深情的、纪实性的笔触,讲述了第二食品厂那令人心碎的过去――工人们三个月领不到工资的绝望,捡烂菜叶子给孩子充饥的辛酸,为了五十块钱救命钱而走投无路的悲凉……

随即,笔锋一转!

顾卫国,这个“神秘的厨子”,如同救世主般登场!

他自掏腰包,力挽狂澜!

他用“多劳多得”的铁律,重新点燃了工人们的尊严和希望!

他用一顿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和那厚厚一箱子的现金,让一个濒死的工厂,重新爆发出了最强悍的生命力!

报道的高潮,是那根“十块钱一斤”的秘制腊肠!

赵祥用最优美的辞藻,描绘了那根腊肠的神奇滋味,更将它上升到了“滨城工业之光”、“改革创新之果”的高度!

紧接着,报道又恰到好处地,点出了军分区高上校前来视察,并对其赞不绝口的“内部消息”!

最后,文章以一个沉重而又发人深省的问题结尾,将顾卫国昨天那番“苦恼”,原封不动地搬了上来――“我们的英雄企业,已经磨好了最锋利的剑。我们的英雄工人,已经燃起了最高昂的斗志。可是,他们手中却依旧是生了锈的、破旧的盔甲!面对军方的殷切期望,面对全市人民的瞩目,他们因为设备老化、厂房破旧而感到的忧虑和压力,又该由谁来分担?我们滨城,究竟能不能为自己的‘英雄’,铺好一条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

这篇报道,简直就是一篇艺术品!

它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对底层工人的深切同情,有对改革英雄的热情讴歌,更有对政府职能部门最委婉、却也最犀利的“质问”!

一时间,整个滨城,彻底沸腾了!

街头巷尾的早点摊上,公交车里,各个工厂单位的食堂里,所有拿到报纸的人,都在议论着同一个人,同一件事!

“看了吗?今天日报的头版!我的天,这个顾厂长,简直是神人啊!”

“可不是嘛!太解气了!就该这么干!那些国营厂的老爷们,早该被拉下来了!”

“那腊肠,写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十块钱一斤?乖乖,要是真有那么好吃,我借钱也得去买一根尝尝!”

“你们说,市里能不支持吗?这要是再不给政策,那也太说不过去了!连军方都看上了啊!”

民心,如水。

舆论,如火。

水火交融,已成鼎沸之势!

市总工会,郑建军的办公室。

他看着报纸上那个刺眼的标题,气得是哭笑不得。

“这个顾卫国!这个赵祥!好一个‘谁在为我们铺路’?这不是指着我的鼻子骂我吗?这是把我和市委,直接架在火上烤啊!”

他嘴上骂着,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起。

他知道,顾卫国这一手,玩得太漂亮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有了这篇报道,有了这滔天的民意作为后盾,他接下来在市委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全力扶持顾氏食品厂的方案,谁敢反对?

谁敢投一张反对票,谁就是跟全市人民作对,跟军分区作对,跟改革的大趋势作对!

与此同时,滨城肉联厂的刘厂长,税务局的钱科长,工商局的王处长……

所有前一天收到了“顾氏腊肠”的头头脑脑们,在看到这份报纸后,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昨天那份礼物,哪里是什么“小意思”?

那分明是一张提前送达的“船票”!

顾卫国这条即将起航的巨轮,用这种方式,提前向他们发出了最善意的邀请!

那些收了礼、态度友善的,此刻只觉得庆幸不已,暗道自己眼光独到,提前结交了一位未来的大人物。

而那些收了礼,却依旧态度傲慢、不以为然的,此刻则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他们立刻拿起电话,想方设法地,要向顾氏食品厂,表达自己“迟来的善意”。

风暴,已经形成。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顾卫国,却像个没事人一样,正戴着一副老花镜,在办公室里,仔细研究着一张老旧的滨城地图。

就在这时,那部红色的、象征着最高指令的电话,终于,如期而至。

林岚拿起电话,只是听了一秒,脸色就瞬间变得无比郑重,她用尽全身力气,才让自己的声音不至于发抖。

她捂住话筒,对着顾卫国,用口型,无声地说道:“市……委……办、公、厅!”

顾卫国缓缓地抬起头,将地图放到一边。

他接过电话,声音,平静得像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我是顾卫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威严而又陌生的声音。

“顾卫国同志,你好。”

“我是市委书记,周德海。”

“你现在,有时间吗?”

“我想,我们需要好好地,谈一谈。”

那部黑色的、线缆粗硬的红色电话机,在这一刻,仿佛成了连接凡人与神明之间的圣物。

林岚和杨威,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只是死死地盯着顾卫国。

他们看到,老板那张素来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连最细微的肌肉都没有动一下,整个人如同一尊入定的老僧,进入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绝对的平静之中。

“周书记,您好。”

顾卫国的声音,通过听筒,清晰而沉稳地传了出去,没有一丝一毫的谄媚或紧张,就像是在跟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打招呼,“我有时间。您定地方,我随时过去。”

电话那头,似乎对他的这份从容,也感到了一丝意外。

短暂的沉默后,那个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那就现在吧。市委小会议室,我和郑建军同志,在这里等你。”

“好。”

顾卫国轻轻地,放下了电话。

直到听筒里那声清脆的“咔哒”声响起,杨威才感觉自己仿佛重新活了过来,他猛地吸了一口气,额头上,早已满是细密的冷汗。

“老板……”

他的声音,干涩而又嘶哑。

“慌什么。”

顾卫国站起身,慢条斯理地,将自己那件半旧的中山装,重新穿上,一颗一颗地,扣好了所有的扣子。

他的动作,一丝不苟,充满了某种仪式感,“天,塌不下来。”

他转过身,看着林岚和杨威,目光平静如水,却又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林岚,你守在厂里。生产上的事,交给孙正。财务上的事,没有我的电话,一分钱也不许动。”

“杨威,你跟我去。”

“是!”

两人异口同声地应道。

黑色的伏尔加,如同一条沉默的黑鱼,再次驶出了工厂的大门。

这一次,它的目的地,是那栋在整个滨城,都象征着最高权力所在的――市委大楼。

车内,杨威紧紧地握着方向盘,手心里全是汗。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而是在驾驶着一艘小小的舢板,即将驶入一片波涛诡异的、深不见底的海洋。

“老板,”

他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等会儿……见了周书记,我们该怎么说?”

顾卫国靠在后座上,闭着眼睛,仿佛睡着了。

许久,他才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听着。”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470/1111108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