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 第232章 【繁星】超级货运抵达 生命之树种子

第232章 【繁星】超级货运抵达 生命之树种子


陈默的晋阶,对于瀚海领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对于东夏的整体发展来说也是一样。

    两方世界,一片欢腾。

    唯独对于【慈航】工程处的工作人员来说,每每看到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都是眼前一黑。

    工作量又又又爆炸性增长了!

    这和东夏输送往繁星大陆的物资情况还不一样,东夏送过去的设备和物料,每一样都是有着清晰的标识和说明,什么时间用,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用多少,那都是规划的清清楚楚,就连备品要存放在仓库第几个架子的第几层,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但是繁星送回来的东西,东夏这边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这特么的是啥!

    这才是最难的。

    毕竟采集来的很多东西,连陈默自己经常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将这些千奇百怪、用途不明的“异界土特产”,精准地送往东夏境内最合适、最对口的部门和科研单位,是一项极其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考验的不仅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素养,更是联想能力和调度能力的终极考验。

    这里,是位于星盾新城城郊一处重兵环绕的军事基地,也是和游子对接的【慈航】工程处大本营。

    作为资格最老,和游子接触最多,业务也最娴熟的【观星一组】组长林向东,在目测了一下场地中央物资的规模,尤其是看到后面那个标注着红色标记的巨大笼箱之后,心里微微一颤,立即按下了紧急呼叫按钮。

    第一小组的池秋和郑然立刻从第二现场进入第一现场,同时【观星二组】进入第二现场,继续从监控中密切关注第一现场的情况。

    林向东和池秋再次同时按下通话键,向中枢汇报现场情况,与此同时,现场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和检测机器人进场,有条不紊的执行检查。

    第一轮基础安全检测完成之后,林向东戴着特型手套,打开了陈默的信笺,池秋开始全程摄录,信件的视频资料会直送东夏军政两方的首脑。

    陈默在信中,一如既往的首先表达了对家中长辈的感激与思念,对【慈航】工程处和【观星】小组的慰问与感谢,对老家日新月异大发展的欢欣鼓舞,对故乡风景与故乡风味的深深思念……

    有些话,别人说起来可能是像是政治八股,但从陈默笔下写来,确实蓄满了一股浓浓的离愁别绪。

    “光年之外,遥念祖国,情难自已;星河万里,心存故土,梦牵魂系;”

    “夜影凭栏,北望家山,肝肠寸断;归心似箭,难越重天,涕泪满衫;”

    “每忆江南烟雨、塞北风雪,更思故园尘烟、旧宅月色,此情无计可消,惟托星河遥寄。”

    显然,陈默同学这段不知道看了什么书,愈发的多愁善感了。

    信件的下半部分,是本次输送回来的物品说明。

    其中采集自多个不同地区的地表土,地下岩,水体,矿石,大气,尘埃等等,一部分移交给东夏繁星地理研究院,一部分转送材料科学研究所。

    来自白银之国的银矿,银髓,银芯等等物产,由材料科学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分享。

    植物和动物残骸移交生物实验室,药剂药品移交药物研究中心,施法材料移交灵能研究院,还有最新的天文和气象数据资料,交给繁星天体和繁星气象两个专项部门。

    所有的物料,如果数量相对充足,都会同时封存一份进入星盾之城的中央备份中心。

    物资团中部有一个特殊的笼箱,在打开物资堆之后就直接发给了外面的现场医疗团队,那里面放着来自繁星世界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昆虫各若干。

    就在刚刚,医疗团队给回反馈,均已无生命迹象。

    这是【游子】每次传送必进行的活体传送尝试,陈默总是不甘心!

    当然,东夏也不甘心!

    再后面,就是本次游子输送过来的重头戏了。

    那个带有红色高危标记的大型钢制笼箱,已经被重型金属传送带平稳地推到了一公里开外、专门建立的东夏【亡灵生物研究与管控中心】。

    这里的气氛比主接收区更加紧张,大批穿着防护服的研究专家、技术员以及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甚至连军方亡灵部队的首任司令员夏鸿,也亲自赶到了现场坐镇指挥。

    “开始吧。”夏鸿司令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现场响起。

    远程控制的机器人精准地打开了笼箱最外层的锁扣,第一层格栅缓缓升起。率先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只只有成年人手掌大小的袖珍骷髅犬。

    这小家伙似乎被陌生的环境和强烈的光线搞懵了,空洞的眼窝里灵魂之火微微闪烁,它有些茫然地在原地转了几个圈,细小的骨骼爪子踩在金属地面上,发出“咔哒咔哒”的轻响。

    很快,它发现了矗立在前方的红色五星标志——这是繁星世界的亡灵法师们反复对它灌输过的“安全点”和“归属信号”。

    经过了亡灵法师“耐心沟通”和“待遇承诺”的袖珍骷髅犬,立刻颠巴颠巴地小跑了过来,一头就撞进了红色五星下方早已布置好的【安魂】法阵。

    柔和的光芒笼罩住它,进一步稳定了它简单的灵魂结构。几分钟后,这只袖珍骷髅犬就乖乖地跟着一名东夏自己培养的的亡灵法师学徒离开了现场。

    行走之间,骷髅犬把尾巴摇成了一把折扇,让看到的人时刻都忍不住有些担心,那单薄的尾巴骨会随时飞射出去。

    夏鸿司令员脸上刚刚露出一丝笑意,但很快变成了心疼。

    随着第二层格栅打开,几匹骷髅马有些畏畏缩缩地走了出来。

    它们骨架高大,但骨骼上布满了细微的磨损痕迹,尤其看着马背上那些已经深深卡进了骨头缝隙之中的粗糙鞍座,以及磨损严重的拉车绳具,让司令员脸上心疼的都有些扭曲了。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

    在夏司令员心里,这可都是他的兵啊。

    钢制格栅一层一层的有序打开,前一批亡灵生物被安抚完毕,带离现场,后一批亡灵生物就会被放出来,继续以繁星亡灵法师们反复向这些智商不高的亡灵生物强化过的红色五星为标志,引导进入【安魂】法阵。

    第三层格栅是新类别的亡灵生物,异种骷髅兵,铁皮僵尸,

    第四层是血肉巨人,黝黑石像……

    本着不浪费运力的原则,陈默把这次从放逐之地搞到的亡灵生物,狠狠的塞了一批过来,东夏亡灵部队的编制陡然大幅度提升。

    在信中,陈默同时表达了遗憾。

    目前,瀚海领还没完全搞定那些无主的高阶亡灵生物。

    低阶亡灵生物智商有限,相对好骗……不对,是好哄!

    繁星世界的亡灵法师们经过耐心沟通,给予合适的承诺和待遇,本身就没有什么自主权的低阶亡灵生物就欣然接受了异位面劳务派遣的安排。

    但是对于高阶亡灵生物那就完全不同了,没有亡灵领主的指令安排,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星域,这些自认为有脑子的亡灵,都选择留在已经足够熟悉,相对安全的繁星世界。

    目前,放逐之地亡灵法师和亡灵生物的迁移还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陈默在信末乐观地表示,再给一些时间,瀚海领有信心,说服一批高阶亡灵生物,来为东夏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亡灵生物安顿完毕,最后就是被陈默郑重托付的“生命之树种子”和“生命泉水”。

    这个当仁不让,被交给了实力最强的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由科学院郑远航院士亲自带队,准备对生命之树种子展开全方位的研究。

    拿到这个传说中的神奇种子,研究所当然舍不得做破坏性研究,所以,先围绕着种子周围的能量场强度,灵力气息变化,各种大小仪器仔仔细细的测了几回。

    等忙完了初步的资料记录,都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郑远航院士对数据显然不是很满意,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腰,老专家准备在研究所实的休息室对付一晚,明天一早接着测。

    结果,身心俱疲,操劳了一天的老教授刚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来的是自己的十三号弟子,助理研究员余素淮。

    很多老教授都有一个特别的门生,他或许资质平平,也没有多少背景,在一众天之骄子之中常常是最不起眼的那个,性格上甚至有些木讷和愚钝。

    但只有这样的孩子,会在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弟子们振翅高飞的时候,默默留在老师身边,做着枯燥繁复的基础工作,做记录,打下手,准备器材、处理杂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一如孔门中“参也鲁”的曾参,所做的最大贡献是记录下了“子曰”,或者佛陀座下“执于多闻”的阿难,提笔总是一字不改的“如是我闻”。

    说直白点就是——我老师这么说的!

    余素淮就是这样的学生,操作手册上有步骤的,按操作手册执行,操作手册上没写过的突发事件,报告老师。

    老院士迷迷糊糊的坐起身来,摸出眼镜戴上,看到是这个学生,也颇有些无奈。

    “说吧,什么事?就不能让我多休息……”

    “老师,老师你看,它活了,它刚刚爬出来了!”

    余素淮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把手中平板的屏幕递到郑院士面前,手指指向被放大的画面中的一抹微绿。

    “什么?!你说什么活了?!”郑院士的睡意瞬间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画面来自实验室内密密麻麻的摄像头网络中的一个。

    按照安全条例,当核心实验室进入无人的休眠状态后,任何在非动物控制区域内出现的移动物体,都会瞬间激活监控系统的动态捕捉警报。

    万一哪里跑出来一只昆虫污染了培养皿呢!

    所以,当实验室内发生变故的时候,余素淮连滚带爬的敲响了老院士的房门。

    郑远航摘下眼镜揉了揉,又戴上,眼镜都快压到屏幕了,瞠目结舌的盯着画面中央那个正在尝试“越狱”的小东西。

    那是一株约莫六厘米高的小芽!

    这株小芽的形态极为奇特,它的主体是两组宽大、肥厚的叶片,叶片边缘呈现出优雅的波浪弧,颜色是那种充满生机的、几乎要滴出水来的鲜绿。

    这些叶片在动,上上下下的动,这株小芽就这样依靠宽大叶片的某种诡异的吸附,顺着玻璃箱内壁一点一点地向上“攀爬”!

    “这……什么时候开始的?”

    老院士的声音有些沙哑,余副研究员赶紧回答:“三点,三点的时候警报响,我当时也很困,在值班室的小床上躺着,现场值守人员叫的我,说种子发芽了。”

    “我看到的时候,它已经全部展开了,然后就开始往外爬……”

    老院士已经顾不上听细节了,他把平板往余素淮手里一塞,胡乱地披上外套,趿拉着鞋子就往外冲。

    “还愣着干什么!走!”

    当郑远航和余素淮一路小跑冲进核心实验室的缓冲间,透过巨大的观察窗向内望去时,正好看到了令人心脏骤停、血压飙升的一幕——

    那株嫩绿色的小芽已经成功地“爬”出了敞口的器皿,它把顶端的芽片探出实验桌的边缘,似乎正在好奇地“打量”着下方遥远的地面,然后,它竟然开始尝试“头下脚上”地,沿着垂直的桌壁向下攀爬!

    不知道是判断失误重心没控制好,还是刚刚诞生平衡感不佳,它刚刚向下挪动了一小截,“身体”右侧的吸附叶片一个打滑,整个小芽瞬间失去了支撑,一个标准的倒栽葱,从接近一米高的桌沿边缘直挺挺地栽了下去!

    “啊——!”缓冲间里,不止一个人发出了短促的惊呼,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那株小芽落地之后,四仰八叉地“躺”在地板上,宽大的叶片有点歪歪斜斜歪斜,顶端合拢的两瓣小叶子也散开了,露出里面只有一丢丢的芽芯,微微摇晃。

    不知道是不是摔懵了。

    “我——靠!”

    郑院士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爆过粗口了,这一刻,实在没忍住,按住缓冲间的室门就要往里冲,余素淮赶紧拦住:“老师,条例,卫生条例!”

    等老院士完成消毒程序,穿好防护服,小东西已经缓过来了,开始以一种近似于四足着地的姿态,横着在地面上用叶片一点点挪动。

    乍一看,有点像是一只完美伪装的兰花螳螂,以超慢的动作巡弋领地。

    顶端两片稍小些的嫩叶已经重新合拢,在老教授眼中,那是自家的小祖宗捂着脑袋。

    可别摔坏了呦!

    实验室大门打开的一瞬间,老院士一个箭步冲了进去,倒不是说其他人身手不如老头,主要是不敢抢先。

    然后,大家就看到了小家伙的表演。

    原本正在地面上缓缓挪动的小芽,动作瞬间定格。紧接着,它以快得惊人的速度,将原本摊开蠕动的所有叶片猛地卷曲、收缩,紧紧包裹住了中间那细细的主干。

    几乎是在眨眼之间,它就从一个会爬会动的“小动物”,重新变回了一个比原来种子形态稍大一些的、紧紧闭合的、安静的绿色“叶苞”,一动不动地僵在原地。

    甚至连刚刚那抹鲜活的绿色,都似乎黯淡了几分。

    如果不是刚刚在监控中亲眼目睹了它的表演,谁也想象不出它刚才干了些什么?

    老院士和弟子们对视了一眼,想起了随种子一起来的那份详细的说明。

    它的成体状态,会在有人靠近时伪装成一棵不会动的树,看起来,这习惯……在幼体状态就有了。

    它装,那我们也得配合着装一下!

    老头开始跳着脚,飙了一下并不怎么出色的演技。

    “你们怎么看管的?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种子丢到地上?”

    “这是犯罪,犯罪知道吗?”

    “你看,这都摔裂了,连里面的叶子都摔出来了,我跟你们说,这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你们统统都要拉去打靶!”

    余素淮一边发出一连串的“老师我错了!”,“老师对不起!”,一边用软钳轻柔的把地上的“种芽”托了起来,送到了另一边的低位操作台,放在了一个玻璃托盘之中。

    一大批穿着防护服的安保人员进场。

    所有可能被“小祖宗”攀爬、并导致再次摔落的仪器和设备,全部被移到了靠墙的位置;

    低处的、可能让它钻进去卡住的缝隙,全部用特制的板材封死,标准是“蟑螂来了都钻不进去”;

    所有高度超过二十公分的桌沿、台面,全部用柔软的无菌材料搭出了平缓的斜坡,方便它未来可能进行的“攀登”;

    桌子和设备台周边地上垫好了缓冲的气垫,气垫上又铺了一层海绵。

    所有桌角和设备台的锐利直角,都用厚厚的缓冲海绵和软性硅胶材料包裹成了圆润的圆弧角,防止磕碰;

    现场的剪刀、镊子、钳子、玻璃试管等等所有锐器和硬质工具,统统被清理出去;

    所有的电源插座,都合上了防护盖,老院士想了想仍不放心,又勒令切除了除维持基础照明和监控系统运转之外的所有电源……

    总之,就是营造出一个安全无危险,可以让“孩子”随便爬的婴儿房。

    最后,老头恋恋不舍的又看了好几眼,命令所有人员撤离。

    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一号实验室,再次陷入了沉寂。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433/1111089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