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 第334章 家和万事兴

第334章 家和万事兴


骠骑大将军府邸前,李善长与夫人李氏早已领着全府下人等候多时。

见李祺一行人骑马护着马车缓缓行来,老两口激动得快步迎上前。

“回来了,总算回来了!”

李氏眼眶泛红,拉着刚下马车的刘璟和王敏的手上下打量,

“这一路可还顺利?听说你们在蜀中遇上了不少事……”

李善长虽端着架子,但眼中的关切藏不住,朝李祺点点头:“回来就好。”

李祺笑着扶刘璟下车:“爹,娘,外头风大,咱们进屋说话。璟儿如今需格外当心身子。”

这话一出,李善长夫妇眼睛顿时亮了。

李氏声音都发颤:“祺儿,你的意思是……”

刘璟微微脸红,轻声道:“爹,娘,媳妇儿有了身孕。”

“好!好啊!”

李善长抚掌大笑,“天佑我李家!”

李氏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一迭声吩咐下人:“快,快去准备安胎的汤药!地上石子都捡干净了,别绊着少夫人!”

众人笑着进府,厅内早已备好热茶点心。

李善长听着李祺简略说了蜀中经历,听到惊险处不禁皱眉,听到处置贪官又连连点头。

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只见朱棣风风火火闯进来,后头跟着徐妙云和几个抬着箱子的太监。

“祺哥!父皇赏赐下来了,你家的那份我顺道捎来了!”

朱棣嗓门洪亮,“都是上好的人参、阿胶,给嫂子们补身子!”

李祺忙起身相迎。朱棣凑近他低声道:“我那儿也得了赏赐,云娘这两日胃口不好,你可有什么法子?”

厅内顿时笑成一片。

徐妙云羞得拧了朱棣一把,李氏却当真起来,连声吩咐厨房准备开胃的酸梅汤。

这般热闹了几日,大将军府渐渐安静下来。

刘璟的妊娠反应渐渐明显,李祺日日陪在身边,亲自调理饮食。

这日晚间,王敏替刘璟送安神汤来,

看着李祺小心翼翼喂刘璟喝汤的模样,站在门口有些出神。

李祺回头见她,笑道:“敏儿来了怎么不进来?”

王敏这才进门,强笑道:“看祺哥哥待璟姐姐这般好,一时看住了。”

刘璟拉过王敏的手,柔声道:“妹妹放心,祺哥哥待我们都一样好。”

说着朝李祺使个眼色。

李祺会意,等王敏放下汤碗时握住她的手,三指悄悄搭上她脉门。

片刻后,他眼睛一亮,又仔细诊了一回,突然笑出声来。

王敏被他笑得莫名其妙:“祺哥哥笑什么?”

李祺不答,只唤外头丫鬟:“快去请父亲母亲过来!再请个太医来!”

不一时,众人聚在王敏房中。

太医仔细诊脉后,拱手笑道:“恭喜大将军,恭喜夫人,这是喜脉啊!”

满屋哗然。李氏喜极而泣,连声道:“祖宗保佑!李家又要添丁了!”

王敏愣在当场,手不自觉抚上小腹,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李祺将她搂进怀里,温声道:“傻丫头,这是大喜事,哭什么。”

消息传到宫里,朱元璋正批阅奏折,闻讯大笑,当即又赏下一批贺礼。

临安公主在宫中听说此事,跑去东宫找常氏,嘟着嘴道:“大嫂嫂,你们都怀了宝宝,就我没有……”

常氏正绣着小衣裳,闻言笑道:“你还小呢,急什么。”

“我不小了!”

临安急道,“我都及笄了!祺哥哥待我好,可我……”

正说着,朱标从外头进来,听见这话打趣道:“怎么,我们临安也想当娘了?”

临安羞得跺脚就跑。

没曾想这几日她总觉得身子乏,太医来请平安脉时,竟也诊出了喜脉!

这下皇宫内外彻底轰动。

一连串喜事让京城足足热闹了半个月,

茶楼酒肆都在议论几位贵人同时有孕的佳话。

这日早朝后,朱元璋将朱标、朱棣和李祺留了下来。

“标儿,如今你也要当爹了,该更稳重点。”

朱元璋道,“即日起,奏折你先看一遍,拿出个章程来再给朕过目。”

朱标恭敬应下。

待出了宫门,却拉着李祺和朱棣道:“批阅奏折不急,眼下有件要紧事——开春后就要用兵半岛,水师操练得如何了?咱们得亲自去看看。”

朱棣顿时来了精神:“正是!在府里闷了这些时日,骨头都僵了!”

李祺沉吟道:“殿下说得是。陆路进军还好说,水师渡海征战最是紧要,须得亲眼看看才放心。”

三人当即改了装束,策马出城,往水师大营而去。

海面上,数十艘战船正在操练。

巨大的宝船如同移动的城堡,楼船、海沧船、艨艟斗舰各展其能,士卒们喊声震天。

水师总兵官闻讯赶来,见是太子亲临,忙要跪拜,被朱标扶住:

“不必多礼。今日我们只是来看看操练情形。”

总兵官便引着三人登上帅船,一路讲解:“殿下请看,如今水师将士已熟操六面驶风之术,能在各种风向下航行。

每船配佛郎机炮六门,碗口铳二十余支,火箭二百支,火药千斤……”

朱棣看得眼热,忍不住道:“让我试试掌舵!”

总兵官面露难色,朱标却笑道:“让他试试无妨。”

朱棣兴冲冲上前把住舵轮,没料到一个浪头打来,船身猛地倾斜,

朱棣脚下不稳,差点栽进江里,幸亏李祺眼疾手快拉住。

总兵官吓得脸都白了,朱棣却哈哈大笑:“够劲!这要是出海打仗,定让那些倭寇喝一壶!”

李祺仔细查看船体结构,问道:“战船吃水多深?可能经得住海上风浪?”

总兵官忙答:“回大将军,宝船吃水两丈余,俱用南洋硬木所造,经得住大风大浪。

只是近来发现有些战船船底有蛀蚀,正在加紧修补。”

朱标皱眉:“可会影响开春战事?”

“断然不会!”

总兵官拍胸脯保证,“已从福建调来工匠百人,日夜赶工,定不误事!”

三人又检阅了水军演练。

但见各船进退有据,炮火齐鸣时声震江天,朱标连连点头。

操练完毕,朱棣拉着水师将领们吃酒去了,

朱标却与李祺登上一艘海沧船,细细查看。

“祺弟,你看这水师可能担当大任?”朱标抚摸着船板问道。

李祺沉吟片刻:“船坚炮利,士卒用命,已是难得。

但海上不同江面,风浪无常,倭寇又狡诈异常,还需多做准备。”

“正是此理。”朱标叹道。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025/4436029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