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 第368章 赐枪,证婚!

第368章 赐枪,证婚!


“赵大人所言极是!”

“臣等附议,请陛下圣裁!”

其他清流官员见状,也纷纷起身附和,统一口径,将最终决定权完全交还给皇帝。

如此一来,皮球又被踢回了赵真脚下。

但经过赵愈这番“和稀泥”却又暗含支持的处理,场内的对立气氛反而缓和了不少,至少给了皇帝一个可以顺势下坡的契机。

而一直跪在场地中央、冷眼旁观的吴承安,此刻心中已然一片清明。

通过这场因一杆枪而引发的朝堂激辩,他将如今大坤朝堂上三股主要势力的立场和博弈手段,看得清清楚楚:

以太师李崇义为首的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善于利用礼法祖制和国家风险作为武器,阻挠变革,维护自身利益。

以御史大夫何高轩为首的改革派,锐意进取,支持皇帝,但有时略显激进,需要借势而为。

以光禄大夫赵愈为首的清流派,看似中立超然,实则精明谨慎,在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到平衡和润滑的作用,其态度虽不鲜明,但倾向性依然微妙地影响着局势。

而最终,能打破平衡、做出决断的,唯有高踞龙椅之上的——皇帝赵真。

现在,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皇帝。压力,也完全来到了皇帝这一边。

吴承安握紧了手中的龙胆亮银枪,冰凉的触感让他保持冷静。

他知道,接下来皇帝的决定,不仅关乎他能否得到这杆神兵,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风向标。

皇帝是否能顶住保守派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意志?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皇帝赵真缓缓开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赵真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经过光禄大夫赵愈那番“各打五十大板”又将最终决定权巧妙奉还的发言后,场内那剑拔弩张的气氛虽然稍有缓和,但紧张感却丝毫未减。

皇帝赵真面沉如水,手指依旧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深邃,仿佛在权衡着利弊得失。

他扫过下方垂首恭立的太师李崇义,又看了看一脸期待的何高轩。

最后将目光落在那杆散发着冰冷光泽的龙胆亮银枪,以及跪地持枪、神情坚毅的吴承安身上。

沉默了约莫十几息的时间,这短暂的沉默对于在场众人而言却仿佛无比漫长。

终于,赵真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一锤定音:

“太祖皇帝当年持此枪征战四方,开创基业,凭的便是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若事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又何来我大坤今日之江山?”

他先是定下了基调,驳斥了保守派“风险论”的核心。

随即,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看向李崇义等人:“太师与诸位爱卿所虑,朕已知晓。”

“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幽州烽火连天,正值用人之际,岂可因区区潜在之风险,便寒了勇士之心,缚了猛将之手?”

他的语气陡然加重,充满了决断力:“朕意已决!此龙胆亮银枪,今日便赐予武状元吴承安!”

“望其能持此神兵,效仿太祖武勇,在幽州战场上奋勇杀敌,扬我国威,以战功来证明朕今日之决定,未有错谬!”

皇帝金口一开,便是最终裁决!

“陛下圣明!”

何高轩、唐尽忠、蒋正阳等改革派官员闻言,顿时喜形于色,立刻躬身齐声高呼,声音洪亮,压过了其他一切杂音。

太师李崇义眼皮低垂,掩去了眼底深处一闪而逝的阴霾,但他知道此刻再反对已是徒劳,甚至可能引来皇帝更大的不满,只得微微躬身,声音听不出喜怒:

“老臣……遵旨。”

朱文成、秦元化等人见状,也只好跟着躬身,不敢再多言半句。

跪在场地中央的吴承安,心中巨石终于落地,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豪情。

他双手高高举起龙胆亮银枪,再次深深叩首,声音因激动而更加铿锵有力,响彻御花园:

“微臣吴承安,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信重,赐此神兵,恩同再造!”

“微臣在此对天立誓,此枪在,人在!”

“枪之所指,必为陛下荡平敌寇!必让此枪在幽州战场上,重现太祖荣光,扬我大坤赫赫天威!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好!朕等着你的捷报!”

皇帝赵真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抚掌赞道。吴承安这番表态,正是他最想听到的。

此事已了,盛宴似乎也接近尾声。赵真心情颇佳,正准备宣布散宴。

然而,就在这时,御史大夫何高轩却忽然再次笑着站起身,对着皇帝躬身道:

“陛下,今日双喜临门,老臣心中喜悦,不禁还想向陛下讨个恩典。”

“哦?”

赵真心情正好,笑问道:“何爱卿还有何喜事?但说无妨。”

何高轩看了一眼场中的吴承安,朗声道:“启禀陛下,微臣外孙女若薇,与吴状元情投意合,两情相悦,老臣与韩家已为他们定下婚约。”

“只待吴状元此次从幽州前线立功归来,便可择吉日完婚。”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恳切:“老臣冒昧,届时想恳请陛下能为这对小儿女证婚,若能得陛下圣驾亲临婚礼,那将是他们,也是我何家与韩家莫大的荣光!”

“不知陛下……可否应允?”

此言一出,现场刚刚缓和下来的气氛又掀起一阵小小的波澜。

皇帝赵真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看向场中英姿勃发的吴承安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原来还有这等喜事!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好!很好!”

他笑得很是开怀,似乎觉得此事颇为有趣,当即爽快答应:

“何爱卿放心!待吴爱卿建功归来,朕必定亲自为他们主婚!这杯喜酒,朕喝定了!”

“老臣(微臣)叩谢陛下隆恩!”

何高轩和吴承安连忙躬身谢恩。

赵真笑罢,忽然话锋一转,目光带着几分戏谑地看向何高轩,调侃道:

“何爱卿,你这未来外孙女婿即将奔赴沙场,为国效力。”

“朕这个皇帝都送了如此厚礼,你这位做外公的,又是朝中重臣,难道就不该有所表示吗?总不能比朕还小气吧?”


  (https://www.bshulou8.cc/xs/5129813/1111076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