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 第376章 朕要做主一回!

第376章 朕要做主一回!


“议和?”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众人耳边!

许多官员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个时候议和,那和投降认输有什么区别?

李崇义却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震惊,继续侃侃而谈,为他这“议和”之策填充细节,语气仿佛在陈述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谓议和,自然需显我诚意,方能成功。”

“老臣以为,我可主动提出,愿将此次被其攻占的飞云、落霞二城……以及与其接壤、战略位置次要的‘临渊’城,共计三座城池,永久割让于大坤,以示我方止战之诚意,并划定新的边界。”

他轻描淡写地,就将三座大乾的国土拱手送人!

仿佛那只是棋盘上的三颗棋子!

但这还没完!

他接着说道:“此外,为弥补此次战事对其造成的损耗,我朝还可一次性赔付大坤王朝白银一百万两!以求彻底平息干戈,换得边境长久安宁。”

割让三城!

赔款百万两白银!

这哪里是议和?

这分明是屈辱性的城下之盟!是丧权辱国!

李崇义最后还一副“我为国家”的模样,总结道:“陛下,虽看似有所损失,但若能以此代价,换取北方边境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和平,让我朝得以休养生息,整顿内政,清除内患,韬光养晦。”

“待他日国力恢复,兵强马壮之时,再图后计,未尝不是一条以退为进、老成持国之策啊!还望陛下三思!”

他的话音刚落,礼部尚书朱文成立刻跳出来高声附和:“太师老成谋国,此言大善!”

“陛下,如今局势于我不利,硬拼只会损失更大!暂避锋芒,以土地金银换取喘息之机,乃是明智之举!臣附议!”

兵部主事秦元化也急忙跟上:“太师思虑周全,臣以为此策可行!百万两白银虽巨,但若能买来和平,总好过无数将士血染沙场!”

“三座边城,地瘠民贫,让予大坤,反而能减轻我朝边防压力!臣也附议!”

“臣附议!”

“太师高见,臣附议!”

太师一党的官员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出言表示支持,一时间,“议和”、“割地”、“赔款”之声甚嚣尘上。

而其他官员,包括何高轩、唐尽忠等人在内,则被这无耻的卖国言论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

却又因为皇帝之前的暴怒而不敢立刻反驳,只能死死地盯着李崇义等人,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龙椅上的赵真,听着李崇义这长篇大论,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指因为极度用力而指节发白。

他死死地盯着李崇义,眼神冰冷得可怕。

割地?

赔款?

求和?

这就是他大坤朝的太师,给出的应对之策?

皇帝赵真那冰冷得几乎要凝出寒霜的目光,死死地钉在太师李崇义的身上。

御阶下那摊玉镇纸的碎片,仿佛就是他此刻内心的写照——破碎,且充满了尖锐的棱角。

李崇义那番“割地赔款、以求和平”的言论,如同最污秽的淤泥,泼洒在这庄严的大殿之上,让赵真感到一阵生理性的恶心和滔天的愤怒!

割让祖宗疆土,赔付巨额白银,以此摇尾乞怜,换取敌人施舍的、虚无缥缈的“和平”?

这简直是将大乾王朝的尊严和太祖皇帝留下的基业,放在脚下肆意践踏!

他强压下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怒斥,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冰冷刺骨。

他的目光艰难地从李崇义那看似“忠忱谋国”实则包藏祸心的脸上移开,缓缓扫过下方其他跪着的臣子,声音沙哑而沉重,带着最后的一丝期望:

“太师之议……朕,不予采纳!”

他直接否决,语气没有丝毫转圜余地:“割地赔款,摇尾乞怜,绝非我大乾立国之本!”

“朕,丢不起这个人!列祖列宗,也绝不会答应!”

他猛地提高声调,如同受伤的雄狮发出低吼:“其他人呢?!难道满朝文武,除了卑躬屈膝,就想不出第二条路了吗?”

“谁还有良策,速速奏来!”

皇帝的否决和追问,让下方那些原本被太师言论惊得不知所措、或因愤怒而沉默的官员们,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

兵部侍郎唐尽忠几乎是立刻抬起头,他因为刚才被围攻而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此刻眼中却燃起了急切的光芒。

他急忙出列,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但却异常清晰:

“陛下!臣有本奏!太师之言,实乃误国!岂能未战先怯,自毁威严?我军新败,确需时间重整,但绝非只能屈膝求和!”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们早已准备好的方案:“陛下莫非忘了?新科武状元吴承安,陛下亲赐太祖龙胆亮银枪,何等恩宠,何等期许!”

“他已定于上元佳节之后,即刻奔赴幽州前线!”

“吴状元虽年轻,但其武艺超群,胆识过人,更难得的是精通兵法,曾在边关屡立战功!”

唐尽忠越说越激动,语气充满了信心:“臣相信,以吴状元之能,一旦抵达幽州,必能迅速稳定军心,整饬防务!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扭转战局!”

“那丢失的飞云、落霞二城,臣相信,在吴状元的带领下,我大乾英勇的将士们,定能浴血奋战,将其从敌人手中重新夺回来!一雪前耻!”

禁军副统领蒋正阳也立刻站出来声援,他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的豪气:

“陛下!唐大人所言极是!吴状元乃人中龙凤,陛下钦点的栋梁!岂是那叛将朱伟之流可比?”

“末将也坚信,吴状元此去,必能建功立业,收复失地!”

“此时议和,无异于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请陛下明鉴!”

御史大夫何高轩此刻也彻底反应过来,他绝不能让李崇义的“求和”论调占据上风。

否则他这一派将彻底失势,连带着他刚刚投资了巨大本钱的未来外孙女婿吴承安,也将失去用武之地甚至被问罪!


  (https://www.bshulou8.cc/xs/5129813/1111075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