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 第416章 这份功劳,谁也抢不走!

第416章 这份功劳,谁也抢不走!


唐尽忠和蒋正阳两人计议已定,立刻起身,也顾不上衙门公务,急匆匆便赶往御史大夫何高轩的府邸。

何府客厅,何高轩听闻唐尽忠和蒋正阳联袂紧急来访,心知必有要事,立刻出来相见。

双方见礼后,性子急躁的唐尽忠也不绕弯子,直接将那份捷报取出,递了过去,开门见山道:

“何大人,您快看看这个!是天大的好消息!关于您那位准外孙女婿吴承安的!”

何高轩闻言,白眉一挑,接过捷报,心中还有些疑惑。

当他展开捷报,看清上面的内容时,饶是他这位历经风雨、见惯大场面的御史大夫,也不禁瞳孔放大,脸上露出极度震惊之色!

“这……唐大人,蒋大人,这捷报所述可是属实?”

何高轩的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反复看了两遍,犹自不敢相信。

招安数股大型悍匪,聚兵上万,攻灭最强匪巢,这哪是一个十六岁少年能做到的事情?这简直是神话!

唐尽忠激动道:“千真万确!这是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兵部正式行文,绝无虚假!”

蒋正阳也补充道:“而且据下官推测,此事恐怕比捷报上写的更加惊心动魄。”

“那韩永福的名字虽在上面,但明眼人都知道,他不过是事后被拉来凑数、分润功劳的,此事从头至尾,皆是吴承安一人之力!”

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何高轩脸上的震惊迅速化为狂喜和无比的欣慰,他抚掌大笑,声震屋瓦:

“哈哈哈!好!好小子!真不愧是老夫看中的外孙女婿!有胆有识,有勇有谋!”

“竟能于无声处起惊雷,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若薇那丫头的眼光,果然比她娘强!哈哈哈!”

笑毕,何高轩神色一肃,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斩钉截铁道:

“二位放心!此等大功,于国于民,皆有利焉!更是提振朝野士气的绝好消息!老夫这个做准外公的,岂能让他受了委屈?”

“这份功劳,谁也抢不走!老夫这就准备,明日一早,便与二位一同面圣,定要向陛下为他请下这份应得的封赏!”

“至于捷报中提到的那个韩永福?”

何高轩不屑地冷哼一声:“只要陛下和朝中诸公不是傻子,都明白那是怎么回事!能让他名字出现在捷报上,已是天大的恩赐了!”

有了御史大夫何高轩的鼎力支持,唐尽忠和蒋正阳心中大定。

一场围绕着这份惊人捷报和巨大战功的朝堂风波,已然在酝酿之中。

而风暴的中心,便是那个正带领一万五千大军,急速奔向幽州前线的少年将军。

次日,卯时。

初春寒风拂面,皇宫门口,许多轿子停靠,官员们和往常一样鱼贯而入,进入皇宫上朝。

只不过今日的何高轩似乎格外高兴,挺直了身板,脸上挂着一幅若有若无的笑容。

甚至,他还时不时看向太师李崇义。

这让李崇义眉头一挑,心中有些不解。

心想不会是下面哪个官员被这老小子给抓住了把柄吧?

沉思间,众人来到了殿内。

“陛下驾到!”

“陛下万岁!”群臣高呼声中,皇帝赵真身穿明黄色龙袍缓缓从偏殿走到龙椅前。

“诸位爱卿免礼,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赵真和往常一样,说完便端坐在龙椅上。

话音刚落,只见兵部侍郎唐尽忠第一个站出来,满脸兴奋道:

“陛下,微臣接到吴承安六百里加急捷报!”

此言一出,不明所以的大臣顿时一片哗然。

“吴承安的捷报?他不是才带着银子赶往幽州吗?怎么可能有捷报传来?”

“是啊,唐大人,你是不是弄错了?”

“这怎么可能,吴承安身边没有兵马,而且才出洛阳城没多久,不可能到幽州,他怎么可能有捷报传来?”

群臣顿时议论纷纷,谁都不相信吴承安这个时候会传来捷报。

倒是皇帝赵真眼睛一亮:“哦?捷报?朕倒是好奇,此刻他哪里来的捷报!”

“来人,呈上来!”

身侧的宦官不敢怠慢,立即小碎步来到唐尽忠身边,接过捷报,快速呈到赵真身前。

打开捷报一看,赵真顿时双眼放光:“好,好,好,吴承安果然不负朕所托!”

在群臣诧异的眼神中,他朗声道:“吴承安带着十一万两银子,以此作为诱饵,吸引了沿途悍匪。”

“他先是以个人武艺,征服了杨兴,再以此为基础,收服了狄雄和罗威两大悍匪。”

“而那白沙沟的悍匪彭莽还看不清楚形式,居然和吴承安为敌,被吴承安结合所有招安将士,彻底覆灭彭莽等白沙沟三千悍匪!”

“不但如此,他还缴获了许多金银珠宝和银子,合计大约四万两银子左右。”

“此战,大涨我朝廷威风,极大鼓舞士气,朕心甚慰!”

“如今,捷报上吴承安为众人请功,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捷报的内容一出,李崇义,朱文成等人顿时脸色大变。

这么重要的事,他们居然提前不知道?

那孟津知府韩永福是干什么的,为何没有提前通知他们?

看皇帝这般态度,必定是要封赏吴承安的,这让他们措手不及!

就在两人内心恼火之际,唐尽忠沉声道:“陛下,我朝向来有功必赏,吴承安此次剿匪有功,当赏!”

蒋正阳也在此刻站出班列,朗笑道:“陛下,唐大人所言不错,若是有功不赏,岂不是寒了前线将士的心?”

何高轩一看这两人如此上心,他自然也不甘落后,随后还站出班列,笑道:

“陛下,两位大人所言极是,既然有战功,那就应该封赏!”

“至于吴承安新招安的那些人,就按照他请功薄上的功劳,依次封赏!”

“正好他们要去前线,战前封赏,也能极大鼓舞士气,让他们对朝廷更加有归顺感!”

“如此一来,还能极大刺激幽州将士,对接下来和大坤王朝的战斗十分有利!”

吴承安可是他准外孙女婿,他自然是不留余地抬举!


  (https://www.bshulou8.cc/xs/5129813/1111071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