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逼爷入赘?让你们活到年底都算喜丧! > 第161章 叫板圣旨

第161章 叫板圣旨


王德福看着陆准那张写满了“真诚”的脸,差点气笑了。

他一个在宫里混了了几十年的老人精,什么场面没见过。

这种拙劣的表演,也想糊弄他。

“陆爵爷,咱家读书少,你可别骗咱家。”

王德福捏着兰花指,阴阳怪气地指了指周围。

“你这山城,固若金汤,你这数千灾民,面色红润,你手下的兵,个个龙精虎猛。”

“你告诉咱家,你倾家荡产了?”

“你这要是叫倾家荡产,那京城里九成九的王公贵族,岂不都成了沿街乞讨的乞丐。”

他身后的几名小太监,也跟着发出一阵哄笑。

周围的灾民们听着这话,脸色都变了,看向王德福的眼神,带上了愤怒。

是爵爷给了他们活路。

现在朝廷来人,不给一粒米,不想一个办法,反而要逼死他们的救命恩人。

这是什么道理。

周应龙更是按住了腰间的刀柄,眼神不善。

陆准却抬手,制止了他们的冲动。

他脸上的愁苦之色更浓了,甚至还带着几分委屈。

“公公明鉴啊。”

“这山城,是下官借钱建的。”

“这些灾民,是下官赊账养的。”

“这要是再把下官仅剩的一点家底给掏空了,下官是死是活不要紧,可这数千张嘴,他们怎么办啊。”

陆准说着,还煞有介事地从怀里掏出了一本账册。

“公公若是不信,这是下官的账本,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永宁县钱庄的钱,我借了三十万两。”

“湖州布行的布,我赊了五万匹。”

“就连这山上的石头,都是我跟山神爷贷款买的。”

“下官现在,是真的拿不出一个子儿来了。”

梅正六机灵地跑了过来,配合着哭丧起了脸。

“是啊,公公,我们商号都快揭不开锅了,伙计们好几个月的工钱都没发了。”

这番一唱一和,把王德福气得脸色发青。

他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当着传旨太监的面,哭穷,耍赖,胡说八道。

这哪里是五品县子,这分明就是个市井无赖。

“好,好一个陆准。”

王德福怒极反笑,声音变得尖利起来。

“你这是在,公然抗旨。”

“咱家会把你的话,一字不差地,回报给陛下。”

“到时候,抄家的圣旨下来,可就不是八成那么简单了。”

他以为这番威胁,能让陆准感到害怕。

谁知,陆准的脸上,却忽然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

他对着王德福,深深一拜。

“多谢公公。”

王德福愣住了。

“你,你谢咱家什么。”

陆准一脸“感激”地说道。

“下官正愁没办法跟陛下交代,既然公公愿意代为转达,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光凭一张嘴说,下官怕陛下不信。”

“公公你看这样行不行。”

陆准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数千名灾民。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山谷。

“乡亲们。”

“朝廷的圣旨,大家都听到了。”

“陛下要我捐出八成的家产,去打北蛮子。”

“可是,我的家产在哪里呢。”

陆准伸手指着那些正在熬粥的大锅。

“在那里。”

他又指着灾民们身上,刚刚换上的干净衣服。

“在那里。”

最后,他指着所有人的心口。

“在我陆准看来,我最大的家产,就是你们。”

“就是你们这数千条,活生生的人命。”

此言一出,数千灾民,无不动容。

许多人,眼眶瞬间就红了。

“爵爷。”

“我们不走,我们生是卧龙山的人,死是卧龙山的鬼。”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云霄。

“生是卧龙山的人,死是卧龙山的鬼。”

陆准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转过头,看向已经彻底傻眼的王德福,摊开双手,一脸的无奈。

“公公,您看,不是下官不捐。”

“是我的家产,它自己不愿意走啊。”

“要不,您辛苦一下,把他们都绑了,带回京城去。”

“正好,陛下不是缺军饷吗,把他们卖了,应该也能值不少钱。”

这话,诛心。

王德福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看着眼前群情激奋的数千灾民,看着他们那能吃人的眼神,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要是敢说一个“绑”字。

他毫不怀疑,这群人会立刻扑上来,把他撕成碎片。

他带来的那几十个侍卫,在这数千人面前,连塞牙缝都不够。

这已经不是抗旨了。

这是在叫板。

是用数千条人命,在公然叫板朝廷,叫板那道圣旨。

“你,你……”

王德福指着陆准,气得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今天,算是栽了。

栽得彻彻底底。

他知道,自己这个差事,是办砸了。

带不回钱,也带不走人,回去之后,根本没法跟兰尚书交代,更没法跟陛下交代。

“陆准,你给咱家等着。”

王德福撂下一句狠话,便想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开。

“公公慢走。”

陆准的声音,却从他身后,不紧不慢地传来。

“您这趟差事没办好,回去肯定不好交代。”

“下官,替你想了个办法。”

王德福的脚步一顿,疑惑地回头。

陆准的脸上,挂着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不劳公公费心,下官会亲自写一份奏折,替公公向陛下解释清楚的。”

“我还会,给陛下,送上一份真正的大礼。”

“保证,能解国库的燃眉之急。”

王德福走了。

带着满心的屈辱和不甘,狼狈地逃离了卧龙山。

他想不明白,陆准最后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还有办法,他还能拿出钱来。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这一定是那小子的缓兵之计。

王德福在心里,恶狠狠地想着。

等他回到京城,定要将今日之辱,百倍千倍地,还给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

议事大厅内。

周应龙和王忠等人,还处在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交锋所带来的震撼之中。

“东家,您刚才,真是太险了。”

王忠心有余悸地说道。

“那可是圣旨,您就这么顶了回去,万一陛下龙颜大怒……”

周应龙也是一脸的担忧。

“是啊,贤弟,这么硬顶,不是办法。”

“朝廷要是真派大军过来,我们这几千人,根本不够看。”

他们都觉得,陆准刚才的行为,太过冒险。

陆准却只是淡淡一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谁说,我要硬顶了。”

众人都是一愣。

武朝朝看着自己的夫君,那双清澈的眼眸里,充满了疑惑。

“夫君,你不是说,要写奏折,还要给陛下送大礼吗。”

“可我们,哪里还有什么大礼可送。”

陆准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钱,我们是没有。”

“但是,我们可以,让别人有。”

他看向苏文卿。

“文卿,笔墨伺候。”

“是,先生。”

苏文卿立刻上前,铺开宣纸,研磨朱砂。

陆准走到书案前,提笔蘸墨,思绪在脑海中飞速运转。

他要写的这封奏折,不是请罪书,也不是求饶信。

而是一把刀。

一把,足以让整个朝堂,都为之震动的刀。

他要用这把刀,精准地,刺向那个想要置他于死地的人。

吏部尚书,兰余强。

“陛下圣明,降下募捐之旨,实乃救国于危难,解民于倒悬之良策,臣,陆准,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奏折的开头,陆准极尽吹捧之能事。

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忠心耿耿,对皇帝的决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忠臣。

王忠和周应龙在一旁看着,面面相觑,满头雾水。

东家这是,认怂了。

但他们知道,以陆准的性格,绝不可能这么简单。

果然,陆准的笔锋一转。

“然,臣斗胆,以为此法尚有缺漏。”

“陛下仅命臣一人捐献家产,虽是天恩浩荡,却难免有厚此薄彼之嫌,恐天下商贾,心生寒意,藏富于野,于募捐大计,反为不利。”

“故,臣有一计,或可解此困局。”


  (https://www.bshulou8.cc/xs/5128214/1111097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