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天下为棋
这是对老御史最后的尊重,也是对一个可用之才的接纳。
陆准扶起了于成水,脸上的神情,恢复了那份淡然。
“于大人言重了。”
“你我都是大雍的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就是分内之举。”
“如今国难当头,你我更当同舟共济,护我江南百姓周全。”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于成水听着,心中却是百感交集。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这位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已经彻底成了陆准的下属。
或者说,是成了这位江南之主,用来维系官场体面的一块招牌。
可他没有选择。
与其看着江南也陷入战火,生灵涂炭。
不如,就赌一次。
赌这个年轻人,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枭雄。
“爵爷深明大义,老夫,佩服。”
于成水再次躬身,这一次,姿态放得更低。
陆准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他转身,看向山下那广阔的天地。
北方的狼烟,他看不见。
但他知道,那场由他亲手点燃,再借由北蛮之手烧起来的大火,已经开始熊熊燃烧。
这天下,终究是要乱了。
而他,将是这乱世中,唯一的执棋人。
……
京城。
大雍王朝的心脏,此刻却被无尽的恐慌和绝望所笼盖。
城墙之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面带恐惧的士兵。
城墙之下,无数的百姓拖家带口,堵在城门口,哭喊着想要逃离这座即将被战火吞噬的城市。
往日里繁华喧嚣的街道,此刻一片萧条。
商铺紧闭,家家关门,一股末日降临的气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皇宫,太和殿。
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大雍的皇帝,李隆,这位曾经也算英明神武的君主,此刻却面如金纸,毫无血色地瘫坐在龙椅上。
他的眼中,充满了血丝和恐惧。
殿下,文武百官,一个个噤若寒蝉,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刚刚,北境的最后一道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到了他的面前。
探马回报,北蛮先锋大军,已经越过最后一道天险。
最多三日。
三日之后,蛮族的铁蹄,就将踏平京城城外最后一道防线。
兵临城下。
“众爱卿,说话啊。”
李隆的声音,嘶哑而无力,带着一丝哀求。
“我大雍养士百年,难道到了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就没有一个人,能为朕分忧吗。”
“蛮人就要打到家门口了,你们倒是给朕一个主意啊。”
他几乎是在咆哮,在嘶吼。
但殿下的文武百官,依旧是一片死寂。
主意?
能有什么主意。
京城三大营,最精锐的十万守军,已经在雁门关全军覆没。
如今的京城,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守城部队,加起来不过三万人。
如何抵挡北蛮那三十万如狼似虎的铁骑。
拿什么去挡。
拿人命去填吗。
谁都知道,京城,守不住了。
投降,还是死战。
没有人敢开这个口。
因为谁开口,谁就将成为大雍的千古罪人。
吏部尚书兰余强,站在百官之首,只觉得手脚冰凉。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收到了侄儿兰陵从江南送回来的那封“救命”信。
信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刀,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上。
他那个不成器的侄子,把所有的事情都搞砸了。
不仅没能杀了陆准,反而把金牌令箭都给弄丢了,还被人抓住了把柄。
更让他惊恐的是,侄儿在信中,用一种近乎绝望的语气,描述了北蛮的强大,和京城的岌岌可危。
最后,更是提出了那个让他浑身发冷的建议。
南迁。
放弃京城,放弃北地,带着皇帝,逃往江南。
这是何等大逆不道的想法。
若是平时,他看到这样的信,一定会当场撕碎,然后上奏弹劾,将兰陵那个蠢货,就地处死。
可现在。
听着耳边皇帝绝望的哀嚎,想着军报上那冰冷的数字。
兰余强的心,动摇了。
或许,侄儿说的对。
留在这里,就是死路一条。
京城破了,皇帝死了,他这个吏部尚书,也难逃一死。
可若是能劝动陛下南迁……
只要保住了陛下,保住了大雍的国祚。
那他们兰家,就是护驾有功的第一功臣。
到了江南,天高皇帝远,陆准那个小小的匪首,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北方的千万子民,至于这祖宗基业……
国难当头,总要有所取舍。
死道友,不死贫道。
兰余强的心中,天人交战。
他看了一眼龙椅上那个已经快要崩溃的皇帝,又看了一眼身旁那些如同鹌鹑一样,瑟瑟发抖的同僚。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了。
“陛下。”
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中,兰余强颤抖着声音,走了出来。
他这一开口,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隆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眼中爆发出希冀的光芒。
“兰爱卿,你有办法了,快说,快说。”
兰余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什么路?”
兰余强抬起头,用一种悲天悯人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京城已是死地,不可久留。”
“臣,恳请陛下,效仿前朝,暂时放弃京城,南下金陵。”
“只要保全了陛下的龙体,保全了我大雍的国祚,将来,我们一定能收复失地,重回京城。”
轰。
南下金陵。
这四个字,像是一道惊雷,在太和殿内轰然炸响。
所有官员,都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跪在地上的兰余强。
疯了。
兰尚书一定是疯了。
他竟然真的敢提出这个迁都的建议。
这是要当千古罪人啊。
一时间,殿内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然而,就在几个忠直的老臣,准备站出来,痛斥兰余强是奸佞小人的时候。
丞相王甫,这个向来与兰余强不和的老对头,竟然也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他也跪下了。
“陛下,兰尚书所言,是老成谋国之言啊。”
“蛮夷势大,我等不可力敌,暂避锋芒,方是上策。”
“金陵是六朝古都,又有长江天险可守,只要我们到了那里,便可重整旗鼓。”
“臣,附议。”
如果说,兰余强的话,是惊雷。
那丞相王甫的附议,就是一场剧烈的地震。
连向来最重名声的王丞相,都同意了。
那说明,这京城,是真的守不住了。
那他们还在这里坚持什么。
一时间,求生的本能,压倒了所有的忠诚和气节。
“臣,附议。”
“臣也附议,陛下,南迁吧。”
“陛下,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噗通,噗通。”
太和殿上,文武百官,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那一声声“恳请陛下南迁”的呼喊,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李隆那本就脆弱不堪的神经。
他看着跪在下面的臣子们。
看着兰余强那张“忠心耿耿”的脸。
看着王甫那张“老成谋国”的脸。
他那颗绝望的心,仿佛又看到了一丝生机。
对。
南迁。
去金陵。
那里是鱼米之乡,是天下粮仓。
只要到了那里,他还是皇帝。
他还活着。
至于北方的江山,至于祖宗的陵寝。
以后,总有机会回来的。
李隆的眼中,那份恐惧,渐渐被一种求生的渴望所取代。
他颤抖着,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张了张嘴,似乎就要下达那个,将要改变整个大雍国运的决定。
(https://www.bshulou8.cc/xs/5128214/1111094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