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那当然了!”古母的声音陡然拔高八度,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你还小,你不懂。这种场合,最适合相看人家了。你年纪也不小了,平时哪有机会见到这么多青年才俊?这次可得好好把握机会,说不定,就能遇到如意郎君呢!”
古母越说越兴奋,眼睛里闪烁着热切的光芒,还亲自拿起一支累丝金凤衔珠的步摇,在女儿头上比划着,似乎已经看到了女儿凤冠霞帔,风光大嫁的喜庆情景。
“算了吧。”古子玥兴致缺缺地将头扭到一旁,对这些事情,她向来没什么兴趣,“太子寿宴,去的都是些皇亲国戚,咱们家这门第,去了也是坐在角落里,谁会注意到咱们啊?费这劲儿干嘛。”
她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还有对母亲这种热切期盼的隐隐抗拒。
古母却不这么认为,她放下步摇,走到女儿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令兄混到五品大佬了,这么年轻就爬到这个位置,前程似锦啊。有眼光的豪门都想结亲。”
“再说了,就算高门大户看不上咱们,寻个门当户对的总可以吧。万一,我是说万一,要是碰到四品高官的公子哥,那可真是烧了高香了。”古母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抚平了女儿衣襟上的褶皱。
……
御华园,曲径通幽,各家车马陆续停靠在朱漆大门外。
前来赴宴的宾客们,衣香鬓影,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寒暄,或由相熟的引荐着,结识新的权贵。
沁芳阁内,更是金碧辉煌,一派热闹景象。太子尹临华刚一落座,就见皇后与瑞王正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时不时发出愉悦的笑声。
“华儿来得恰到好处,快来,让你弟弟给你学学,他是怎么跟母后‘撒娇’的!”皇后朝着太子招了招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揶揄。
“怎么了?”尹临华笑着走到皇后身边坐下,目光在皇后和瑞王之间来回打量,带着一丝探寻的意味。
皇后故作恼怒地瞪了瑞王一眼,没好气地说:“还不是你这好弟弟,听说看中了某个五品官的妹子!非要拉着我来给他‘掌眼’!”
瑞王却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丝毫不在意母后的嗔怪,甚至还冲着皇后做了个鬼脸。
“之前仇王迎娶了四品大员的掌上明珠,朝里就有些风言风语。你可倒好,又降了一阶,是想让整个皇家的脸面都被你丢尽吗!”皇后越说越气,伸出纤纤玉指,轻轻戳了戳瑞王的额头。
“母后息怒,息怒。”瑞王连忙收起玩笑的姿态,正色道,“儿臣以为,娶妻娶贤,家世倒是其次。若是人品端方,才学出众,便是寒门女子,也未尝不可。”
“哦?”尹临华闻言,倒是来了兴致,“七弟看中哪家的千金了?”
瑞王嘿嘿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朗声道:“翰林院古子云霆的嫡亲妹妹。”
太子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缓缓点了点头:“古子云霆此人,我倒是有些印象。为人谦逊,才华横溢,在翰林院的口碑也颇为不错。他的妹妹,想必也不会太差。”
“可不是嘛!”瑞王像是找到了知音,激动地一拍扶手,“还是王兄有眼光!不像母后,一听说是五品官的妹妹,就一百个不愿意。”
皇后见状,忍不住又瞪了瑞王一眼,瑞王这才讪讪地笑了笑,不敢再造次。
“我说呢,平日里也没见你对这些宴会有多上心,今儿个怎么这么积极。”皇后斜睨了瑞王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了然,“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这儿等着我呢。”
瑞王尴尬地笑了笑,眼神闪烁,不敢直视皇后的眼睛,只是嘿嘿傻笑。
“行了,别装了!”皇后轻哼一声,直接戳穿了瑞王的把戏。
帝后不轻易出宫,即便皇子生辰,通常也是由皇子入宫请安,接受赏赐。像今日这般,皇后亲自出宫赴宴,实属罕见,其中缘由,不言而喻。
“好了母后。”瑞王见糊弄不过去,索性也不再遮掩,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凑到皇后身边,轻轻摇晃着皇后的衣袖,“既然来了,您就帮儿臣瞧瞧呗。您可是火眼金睛,一定能看出那姑娘的好来。”
说着,他还朝太子使了个眼色,寻求支援。尹临华立刻会意,微微一笑,也跟着劝道:“母后,左右无事,就当是出来散散心了。再说,七弟难得有喜欢的人,您就成全他这一片心意吧。”
……
京郊,一处被绿树掩映的小院,显得格外清幽。
王姨娘紧紧攥着紫莲冰凉的手,满眼心疼,手指轻轻摩挲着女儿泛白的指节,似乎想将自己的温暖传递给她。
她看着女儿消瘦的脸庞,一声接一声地叹着气,像是要把心中的郁结都叹出来。
王姨娘的目光,又落在了不远处另一个身影上,同样是自己的女儿,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王姨娘心中五味杂陈,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二姑娘,四姑娘来了。”一个丫鬟轻手轻脚地走进院子,低声禀报。
王姨娘和紫莲同时抬头,只见茅夫人扶着婉柔,正缓缓朝这边走来。
“四妹妹。”紫莲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王姨娘一把按住。
“你身子弱,别乱动。”王姨娘嗔怪道,又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姐姐,你怎么来了?”婉柔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虚弱和关切。
茅夫人拍了拍婉柔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然后转头对王姨娘说:“我带婉柔过来散散心,顺便……也有些话想跟你们说。”
四个人围坐在院中的石桌旁,丫鬟上了茶,便悄无声息地退下了。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咱们家的姑娘们,怎么就这么命苦呢?”王姨娘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
“大小姐二小姐都离婚了,三姑娘丧夫,四姑娘你……又不能生养,五姑娘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还得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这一个个的,都像是被命运捉弄似的,没一个顺心的。”
王姨娘越说越伤心,忍不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茅夫人轻轻叹了口气,接过话头:“谁说不是呢。想当初,咱们家也是京城里数得上号的人家,姑娘们个个都是金尊玉贵的。可如今……家道中落,连带着孩子们也跟着受苦。”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沉重:“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真到了这时候,娘家才是她们最后的依靠。
(https://www.bshulou8.cc/xs/5128045/1111083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