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跟小鲜肉以时间
可能是去年市场太火了,导致今年出现了大量的保底发行。
但是谁也没想到,今年市场降温得如此之快——进入8月,综合前7个月的表现来看,不得不承认,今年市场在降温。
今年春节档以后所有的保底发行,全部失败。
现在,《盗墓笔记》来了,同样的10亿保底。
但仅仅过了一个礼拜而已,市场对《盗墓笔记》的期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调。
《封神传奇》上映之前,市场非常看好《盗墓笔记》,不少人认为它能创造《寻龙诀》的奇迹。
但现在,市场开始出现“理性”的声音。
“根据各方面综合起来的消息看,《寻龙诀》制作成本高达2.6亿,而《盗墓笔记》大概是2亿,差的这6000万,肯定会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来。不是说低成本就拍不成好片,但像《鬼吹灯》和《盗墓笔记》这种奇幻探险片,不砸钱就一定拍不好。”
“李人港导演前作《三国之见龙卸甲》《锦衣卫》《鸿门宴传奇》,有一部超过7分没有?我凭什么相信他能拍过李秋棠?”
“鹿寒的粉丝当然多,但这样一部超大投资的电影,不能光靠粉丝买票,特别是要跟《寻龙诀》的26.8亿比,就更要靠影片质量和优秀的营销,撬动更加庞大的路人观众。但是从电影目前的营销来看,发行方还是想吃粉丝的票钱。”
但想吃粉丝,两位男主又打得死去活来,31号的首映礼,鹿寒还缺席了。
这片子上映前就一裤兜烂事,两位男主撕番,从年头撕到现在。
官微1月发的通稿里,主演阵容鹿寒排第一,井博然最后,官微被井的粉丝冲烂了,《捉妖记》24亿大男主拿不到一番?主演名单排最后,难道井宝是来客串的?
片方回应说这样排是为了让井博然“压轴”,但这种说法明显不能让粉丝和井博然方面满意,井的团队直接开团影片出品方乐视影业:“他们的宣传方式有时候也会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井博然的经纪人在之后选择火上浇油,亲自下场撕番,发了四张微信聊天截图,内容主要是讲井博然为了拍戏多努力,以及吐槽剧组和片方前后的一些做法不妥,其中提到井博然全程跟组拍摄,而鹿寒“将近过半时间都在请假”,井博然为了剧组顺利拍摄,就已经多次让步和妥协,是鹿寒方“忽然提出很多违反我方合约的不合理要求”,并说既然乐视要这样排番位,那“我们就必须排在最后一个,最大化远离。”
然后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关于盗墓,我们让,不撕。”
这就想吓住鹿寒了?
鹿寒的粉丝很快整理出井、鹿两人在《盗墓笔记》拍摄期间的行程表,结果发现,拍摄期间两人都没全程驻组,两人对外活动都不少,谁也别说谁。
要说这些小鲜肉的粉丝消费能力是真的高,两家粉丝都自发为哥哥和剧组宣传,鹿寒的粉丝送几十个大花篮,还自发印制精美的《盗墓笔记》宣传手册,鹿寒粉丝100站联合宣传。
井博然粉丝花篮、自制伴手礼也没少送,还送了一堵巨大的玫瑰墙!
两家粉丝就此反目成仇,从年头撕到现在电影上映。
有时候不禁要想,这种撕逼是不是片方和艺人方为了电影宣传故意引导的?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从宣传效果上看,吵架这种负面营销确实也是一招。
很奇怪,李秋棠拍了10年,从来没人在他的片子里撕番。
不过,这种“营销”的效果非常好,《盗墓笔记》首日综合票房高达2亿,算是取得了开门红。
但第二天周六票房就出现了下降,报1.54亿。
这就很不正常了,极少电影的周六票房会比周五低。
周日下降至1.2亿,首周末三天报4.75亿。
连续三天单日破亿,首周末成绩接近5亿,有10亿之姿。
也不知道乐视怎么想的,竟然想要李秋棠为《盗墓笔记》说两句好话,《盗墓笔记》和《寻龙诀》两部电影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毕竟是同类型,《寻龙诀》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果李秋棠能适当夸两句《盗墓笔记》,对影片的宣传可能会有好处。
李秋棠得知乐视的请求后,非常客气地拒绝了对方。
但是,可能是赶巧了,李秋棠接受《人物》杂志专访的时间正好是在《盗墓笔记》首周末后。
这次采访的标题是《李秋棠:未来想做什么?》,取这个标题是看李秋棠开始拍文艺片,但记者用热映的《盗墓笔记》开篇。
但李秋棠说:“我还没看。”
记者以为他是因为有小鲜肉才不看,毕竟最近大家都在批评小鲜肉。
但李秋棠的观点有些不同:“一个行业应该欢迎所有人进来,这样才能保持活力,保持发展。小鲜肉就是一股新鲜力量,问题肯定有,但这就需要我们行业去纠正去引导,而不是让别人别干了,不能把人赶出门。”
李秋棠不会像某宗师,认为只要没正经学过就不能进入行业,李秋棠鼓励只要有想法就可以进入影视行业,起码试试也值得。
学院派未必比社会素人高明,问题肯定有,但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有问题,就不让人干。没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这个行业迟早完蛋。
李秋棠对小鲜肉没那么激愤:“给他们时间吧,十年二十年,新陈代谢,总能出一批优秀的人。”
回到采访主题,李秋棠未来要干什么。
李秋棠说自己拍文艺片,并不是脑袋发热,而是早在拍《寻龙诀》的时候就有了大致想法。“当时就在构思,从那时候开始,直到前两天剧本才写好。”
记者还提到了李秋棠未来的另一部电影,《流浪地球》。
“我发现外界其实不看好国产科幻片,为什么要迎难而上?”
李秋棠说:“不叫迎难而上,我拍《时间规划局》的时候他们也这么说。拍电影前前后后总会遇到一万个困难,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我们说了十年的电影工业化,但很多人都停留在嘴巴上,现在我们的工业化取得了一点成果,但这些成果有多少是我们电影人主动积极做出来的?恐怕很少,很多成果都是行业快速发展顺其自然带出来的。我们有些技术已经是国际先进水平,但我们的投资人和导演不愿去用,不敢用。”
至于说外界不看好,李秋棠根本不放在心上:“做出来了,他们就看好了。”
说完自己的电影,又说到李秋棠担任金鹿创投主席一事,由此就说到了新人的培养问题。
李秋棠称自己还会在参天树计划中持续投入,这甚至是李秋棠做导演以外最重要的工作。
整个采访进行了2个小时,聊完工作聊个人生活,李秋棠坦言对妻子有愧:“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陪她,好在艺菲很理解我的工作。”并称忙过这段时间会回归家庭。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24773/1111055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