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屠苏酒
“卖酒喽——,卖酒喽——”
还未行至三亭桥,便已然听见了小贩的吆喝声,一声高过一声,一阵高过一阵,中气十足,不远之处,皆可听闻。
谢茵晚间才醉酒,本就是醒酒后才出府门,要不然,也无需这么晚,此刻,一听到是卖酒,顿时兴致缺缺。
三亭桥,顾名思义,桥边正好是三座亭子,都是建在河边,亭子与亭子相隔不远,人坐于亭中,面对着小河,听着流水之声,倒是不失为一桩美事。
河边沿岸,亦是有许多小贩,各个皆是在卖力的吆喝,以求能吸引到路上行人。
不过,比起其它的小贩,卖酒处聚集了许多人,人声攒动,热闹的很。
谢茵路过之时,亦是看了一眼,见小贩将备好的酒整齐的摆在桌上,皆是用小酒壶装好,上面贴着红纸,纸上都写着一模一样的字,屠苏酒。
这酒不甚出名,在酒坊里,也是不起眼的存在,只不过,寓意颇深,尤其是这般日子。
传言,从前有一人居于草庵,除夕之时,药一帖令囊浸井中。至第二日取水置酒尊,合家饮之可防瘟疫,谓之曰“屠苏”。辞旧迎新之时,百姓都会备此酒,喝下之后,去病除灾。
除此之外,屠苏酒做法简单,不似那些千金难求的名酒,百姓也是能够买得起。更有甚者,一般寻常人家也会做此酒,无需在外头买。
只是,观之凉亭旁边的小贩,人头攒动,却是热闹的很。
谢茵不爱喝酒,但也想着图一个好兆头,既然已经路过此地,便也就是缘分。
“过去瞧一瞧么?”
谢茵转头问着身侧之人,只是,还未等到回答,谢茵便已经迈着步子走了过去。
见状,萧裕只是摇摇头,无奈一笑,随后立马跟了上去。毕竟人多眼杂的,他不放心。
“卖酒喽——,上好的屠苏酒,保管你喝了一壶还想要再喝一壶。”
几个小贩井然有序,有人在打酒,有人在吆喝,另外,旁边还有一些稚童在玩耍,看样子,应该是一家人。
“来,我买一壶。”
小贩脸上全是笑容,见此,赶忙回答道:“好嘞,郎君稍等片刻。”
说罢,小贩便手脚利落的装了一壶酒递过去,顿时酒香四溢,勾人的很,还带着淡淡的甜味。
谢茵离得近,自然也是闻着了这个味道,顿觉疑惑,在建康之时,也有饮屠苏酒的习惯,不过,以前喝的屠苏酒药味很浓,与方才所闻到的味道不一样,倒有点像今晚喝的荷花蕊了。
刚才打酒的人一离开,小贩便又重新开始吆喝,他人眼尖的很,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面前的小娘子,顿时就看愣了神,随后便感觉到周身一股冷气,不由得身子一哆嗦。
反应过来后,他面上堆着笑,看着面前的小妇人,轻声询问道。
“小娘子可是也要买一壶?”
谢茵已然嫁人,自是不能像闺阁女子一样梳着女郎的发髻,因此,此刻的她,梳着妇人的发髻,虽然看着年岁小了些,可也是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嫁了人的小妇人。
屠苏酒是药酒,酒劲不大,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皆可饮用,女子亦是可以。因此,不乏有许多妇人皆是来买此酒,不比酒坊,去打酒的多是男子。许是因为这般,所以谢茵一人去打酒,旁人也并未觉奇怪。
被这般询问,谢茵顿时就想摆手拒绝,可她看了许久,方才亦是有许多妇人皆是饮了此酒,甚至是孩童也喝了,并未醉人。她不禁想着,若是这样的话,她要是喝了,想来也不会醉的。
一时间,谢茵并未拒绝。
这般反应落入小贩眼里,便是在思量犹豫。小贩打量了一眼,见人衣着不凡,光是头上的发钗便是千金难求,必是出身大家的贵人,这般犹豫,断然不是因为囊中羞涩,若不是因为这个,那便有其它原因了。
“夫人有所不知,我这里的屠苏酒看着普通,可我这是祖传的配方,压根不逊色于酒楼里的酒,从我祖父那一辈开始,便在这里卖酒了,如今传到了我们二人手里,算下来,也有几十年了,夫人大可放心。”
说罢,见谢茵迟迟未说话,他又是说道。
“若是小娘子不信,可先尝一尝,若是觉着好了再买不迟,不收你的钱。”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卖屠苏酒,头回来的客人,犹豫一些也是正常,他们做的小本买卖,虽是希望多赚些银两,可也是知道,祖祖辈辈积下来的名声不能坏了。这屠苏酒本就是图个吉利,卖酒之人自然也需纯粹些,不能说着谎话。
更何况,眼前之人,一看便知是贵客,他们自是要小心招呼着。
海浦民风淳朴,确实如此。女子嫁人后不必恪守着规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百姓也不会过度在意士庶之分,于他们而言,平安顺遂才是重中之重。
毕竟,若是城破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正是因为这般宁静日子来之不易,他们才更加的珍惜。
萧裕于他们心中,便是守护神。海浦城的百姓,皆是对他恭敬有加。他们从不会在意萧裕出身草莽,身份低微,每每提及萧都督,皆是神色恭敬,敬佩不已。
而反观那些士族之人,便是看不起萧家军,认为他们只是空有蛮力的莽夫,殊不知,这才是井底之蛙。
这般想着,谢茵更是明白了为何祖父当年会挺身而出了。
战乱无情,百姓流离失所,山河沦陷,岂是儿女情长可以相提并论的。谢家于危难中挺身,为的从来都不是谢氏之荣,只是为了守护晋朝子民。
“谢氏一向风流,不拘小节,能受百姓爱戴,百年不衰,便也是因为谢氏风骨。”
提及谢家,必要提及谢氏之风,晋朝人人称赞的谢氏之风,其实也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东西,不过是一颗赤诚之心罢了。
犹记得,当初幸冰再次卷土重来之时,阿耶上书劝谏,却不想受陛下训斥,群臣弹劾,最终阿耶称病不再上朝,那时阿耶还打趣说“眼不见心为净”,恐怕,阿耶不是因为逃避,而是因为无奈吧。
(https://www.bshulou8.cc/xs/5108243/1111096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