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农门医女:妻悍夫祸少最新章节 > 第570章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第570章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曾经陈贤苏琳在京城里大放光彩的时刻他们也听说了,可年轻气盛的他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

  “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耿墩骄傲自满,竟然想把京城里的权贵都拿捏在股掌之间,大家早就想除掉他了!这两个人只是凑巧出现在了这个时候!”

  “九千岁所谓的制毒也不过只是将一些毒物混在一起,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会解这些毒的人,站出来和九千岁斗药都会获胜!他们也不过是胆子比其他人大了些,敢和九千岁对着干罢了!”

  “至于断肢再续之术……我看他们这些年也没有出多少亮眼的成果嘛!”

  陈贤苏琳的手段被他们几句话批判得一无是处。

  领路的学徒听着身后这些人的高谈阔论,他久久一声不吭,只有嘴角悄悄的往上勾了勾——

  之前两拨人过来的时候也和你们一个样。不过等离开的时候,他们可就没有这么骄傲自得了。

  我等着看你们怎么被我师傅折磨得哭爹喊娘哟!

  面对这些年轻气盛的太医们,苏琳的态度自然也柔和的很。

  一转眼,她都二十六岁了,也成了三个孩子的娘。

  岁月磨平了她的棱角,让她脾气里的利芒和收敛了许多。

  不过现在看到这些太医院里的新锐们如此朝气蓬勃的模样,她还是很欣慰的。

  就好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哩!

  她心里想着,脸上也绽放出一抹浅笑。

  “人既然都已经来了,那么等今晚上休整一夜,明天你们就去陈家村的药圃干活吧!”

  “你什么意思?”

  一听到这话,年轻的太医们就变了脸色。

  “我们过来是向你学习断肢再续之术的,可不是来给你们家打杂的!”

  能进太医院的年轻大夫们,自然都是京城里医药世家的得意子弟,亦或是地方上大医馆的杰出人才。

  他们从小就被人恭维,顺风顺水的进了太医院,结果现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来到这个地方,而今还要被送去药圃干活?

  那些活向来都是杂役苦工干的!

  然而苏琳交代完了,她就直接道:“你们若是有谁不想干的,站出来。我立马给你们的常院判修书一封,把你们送回去。”

  那些本来大声嚷嚷的人立马闭嘴。

  他们虽然心里不把苏琳当一回事,但太医院的常院判是他们的最大的顶头上司,他们对这一位还是很敬重的。

  苏琳也正是拿常院判在压他们哩!

  在过来之前,常院判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乖乖听苏琳的话不要乱来,他们当然嘴上答应得很好。

  结果人才刚到,就立马被苏琳反手送回去……她还写信给常院判说明情况!这根本就是在明目张胆的告小状!

  他们要是带着信回去,常院判肯定打死他们的心都有了!

  那他们肯定也在太医院待不下去了!

  他们再高傲再不满,也肯定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啊!

  所以现在,他们只能——忍!

  哼,做杂工就做杂工。反正熬过这一个月,他们回去京城后就不会再来了!回头等他们熬出头,在太医院站稳脚跟,看他们怎么对付这个女人!

  他们心里暗暗做着打算。

  苏琳这些年不知道已经和多少这样的人打过交道了。所以只消一眼扫过去,她就能看出这群人心里的想法。

  不过她并不在意。

  “我这就回去收拾行李,明天我和你们一起去陈家村。”她道。

  咦?

  这下,年轻的太医们才惊讶了。“你也要去?”

  “那是当然。不然我怎么手把手的教给你们本事?”苏琳笑道。

  太医们才刚感动一会,听到她这话,他们又集体扯开嘴角。

  她还真把自己当一回事,觉得可以教给他们本事了呢!这个女人可真不是一般的自以为是!

  只是,等一群人一起到了陈家村,他们真正被投入田间地头后,他们就会知道——苏琳这个小娘子还真有自以为是的本钱!

  想当初,苏琳就是在陈家村行医起家的。

  现在每年八月她还是会固定来陈家村一文钱行医一个月。

  即便如今一家人都已经搬去了省城,村里他们回来得少了。就连花姐儿的野山猪肉生意再省城也经营得有声有色,她还在省城外头的村里也开了一个养猪场,但村里这片根据地她依然没有放弃。

  只是这里的管理者变成了她已经养大的三个闺女。

  更别提,其实苏琳家的药材基地也主要集中在陈家村附近哩!

  现在苏琳回乡,陈贤花姐儿也纷纷跟上。

  这一家子回到村里,不出意外的又被村里人夹道欢迎。

  苏琳陈贤笑眯眯的和大家打完了招呼,她就下车换了衣服:“好了,让病人们过来吧!”

  早知道苏琳这个时候会回来,所以附近的病人们早就已经过来排队等着了!

  苏琳都顾不上歇口气,她就带着这些年轻的太医们摆开架势开始问诊。

  而且,既然是培训太医们,她就一个徒弟都没有带,直接就让太医们披挂上阵了!

  年轻的太医们一开始还信心满满。他们在京城也是见多识广的人,进太医院之前更是经过了层层的考核,可以说是全天下医者中的翘楚。

  所以现在一看苏琳让他们来给这些乡下人看病,他们根本就没带害怕的!

  甚至他们心里还在居高临下的得意:算你们这些乡下人运气好,现在能见识到给皇亲国戚们看病的太医的手艺!

  然而等真正开始上手问诊,他们就傻眼了。

  因为过来求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村里人的病大都是一些经年积累的老毛病,和京城里大户人家的富贵病截然不同。而且村里人大都笨嘴拙舌,表达能力有限。再加上一嘴的乡音,光是和他们沟通就够困难的!

  几乎没有怎么接触过的病情,再加上沟通障碍,以及排山倒海而来的人群……

  意识到这三点的时候,他们直接坠入了寒冰地狱。

  怎么一切都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https://www.bshulou8.cc/xs/5101738/2734736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