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综影视:素锦的百世历劫 > 半生缘&麻雀顾曼璐8

半生缘&麻雀顾曼璐8


礼貌的跟那对假夫妻告别,曼璐快速回了自己的房子里。

她表面上若无其事的放下包,脱了外套。开始梳洗换衣服,又给自己泡了杯花果茶,才端着茶盘来到书房。

毕竟跟一对军统特工、76号特务做邻居,周边难免就有人观察着周围人的生活细节。

曼璐就算在家,也是做出一副孤僻书呆子的样子。

其实心里却一直在复盘,今天晚上这一顿饭,她有没有跟陈深近距离接触过。

回想了三遍,终于确定,很好,她压根儿就没跟陈深近距离接触过。

就算最初相识打招呼,也只是互相点了个头。

所以陈深兜里那张纸条和胶卷,也就怀疑不到她头上了。

没错,就今天晚饭的机会,曼璐已经把那份归零计划,还有一张署名L的字条,放进了陈深的口袋。

这样总好过让她哪天单独再跑一趟。

而她不知道的是,回家发现口袋里多了东西的陈深,差点儿没把自己给吓死。

他可是我党我在76号潜伏最深的麻雀,是训练有素的特工,却被人不知不觉把东西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想想就知道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出了一身冷汗的陈深,颤抖着双手打开了字条。

“组织要找的归零计划,就是宰相之前提到的那个绝密计划,可以尽早传回组织。L”

这个‘L’,陈深从来没有听过组织里有人是这个代号,更不能甄别这份情报的真伪。

于是决定先联络嫂子确认一下,这个L的身份是否可信。

自从上一次宰相被曼璐救走,组织就已经知道了之前的同志被捕并已经叛变的消息。

最近她都没敢怎么冒头,只是赶紧沟通上海地下党的同志们更换联络方式,转移驻点。

当然宰相也没有忘了,跟组织查询这个L的身份。

查来查去自然没有结果,可是从这个L的行事来看,至少目前他是偏向延安一方的爱国人士。

组织上也分析不出来这个‘L’,是单指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

抑或他们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

所以只能给上海的地下党同志们下发指示,“注意提防,见机行事。”

如今宰相又从陈深那里得到消息,那个L再一次冒头,并把他们寻找的那份机密文件送到他们手里。

思虑再三,宰相还是把文件传回了延安,并做出说明文件的来路以及他们无法鉴别真伪。

延安那边收到了归零计划,自然有法子照按照名单一一甄别。

等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甄别过名单上所有人之后,才给上海这边传回消息,“L1文件为真。”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曼璐这边给陈深递了消息,就安生了一段时间。

直到她把一本《傲慢与偏见》翻译完,拿着稿件交给徐教授帮忙斧正,并得到“精准传神、忠于原作,且文气贯通、节奏顺畅,贴合文风、韵味十足,引人入胜、译出灵魂”的评价。

徐教授还说:“你这样翻译就很好,很不必像有些人似的,翻译外国人的名字,不但音译,还非得给人家冠上一个中国的姓氏。

让他们这样一弄,中不中,洋不洋的,简直贻笑大方。”

曼璐也知道这位徐教授说的是谁,毕竟把人家瑞德.巴特勒给翻译成白瑞德,也确实挺可笑的。

当然徐教授可以批评人家,她一个学生可就不能这么说了。

这会儿只抿着嘴,低头忍笑。

徐教授看曼璐这样,倒也理解小姑娘无依无靠,不敢得罪人。

干脆摆了摆手说:“好了,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你直接拿着去出版社吧。

就说这书我看过了,跟他们说,我的意思是可以直接出版。”

这就是大牛和菜鸡的区别!

毕竟她翻译好之后来找教授,就是为了避免,她翻译的小说男主菲兹威廉.达西的名字,让人给改成不伦不类的‘大威廉’。

拿到了教授的评语还有推荐信,曼璐又坐了黄包车去到出版社。

“吴先生,您好。我是顾曼璐,徐教授的学生。”

来到出版社总经理的办公室,曼璐先跟这位吴先生问好。

大概徐教授跟这位吴先生的关系真的很好,也可能是徐教授在吴先生面前提过曼璐。

这人看到她过来,表现的倒是挺热情。

“是顾小姐,我早就听徐教授提过你。他可跟我说,你是他的得意门生。”

“是先生谬赞了!先生教授我学识,又助我良多,身为学生也只好更加勤奋努力,才不堕先生之名。”

这个吴先生听了曼璐的话,倒是笑着道:“倒是懂事,也不怪老徐让我照顾你!好了,今日过来,可是你翻译的书已经完成了。”

这是徐教授事先跟这位吴先生打好了招呼,曼璐赶紧双手奉上自己翻译的书稿,当然也附带了徐教授的评语和推荐信。

能开出版社,好歹也算是文化人。吴先生笑呵呵的看了徐教授的评语和推荐信,又开始翻阅曼璐翻译的稿件。

这一看,就看入了神。

曼璐安安静静坐在沙发上,等着吴先生阅稿。

这位先生直看了一个多小时,打算抬头喝一口水,才发现曼璐还等在这里。

“哎呀,让顾小姐久等了。

瞧我,一看起书,就忘了时间。

我看了你翻页的稿件,确实像老徐说的,可以直接出版了。”

接下来自然要算稿费,因为在翻译界,曼璐绝对算是新人,所以她的稿费不可能高。

不过有徐教授给背书,这位吴先生倒是给她算了高于新人稿酬的每千字3元。

这本《傲慢与偏见》,曼璐翻译出来大概30万字,又是将近900大洋入账。

而她翻译一本小说,也不过才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出了出版社,摸摸口袋里的钱,曼璐不由得感慨:在这个年代,这些文人还真的挺能挣的。

由于现在出版社给结的都是纸钞,半路还得跑一趟银行,把全部的钱换成大洋美元和金条。

不过换完钱以后,她倒是想法子给陈深又送了一封信。

让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址,L要向组织捐赠金条和药品。

而且还特意说明,这种捐赠每两个月一次,希望对方约定好时间和地点。


  (https://www.bshulou8.cc/xs/5093244/2380997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