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那是谁?咱们新招的女工?不是说招工还要等些日子么?”
彩月看见被带去饭堂的油灯姐,不解地问彩云:“咱们这这儿还乱着呢,什么都没准备好。”
叶西来要同时开育婴堂和千郡学堂,两边都在赶进度,但速度再快,也得一步一步来。
比如育婴堂这边,虽然已经开了口子接收弃婴,但大多数时候,收留的都是派出去从野外捡回来的孩子,殿下跟叶大人的意见,还没有统一。
叶大人认为,若是专门定制地点育婴堂收养弃婴,会有鼓励弃婴的嫌疑。
殿下却觉得,便是没有育婴堂,别人想要扔孩子,还是会到处去扔,和扔在育婴堂没什么区别。
他们之所以这会儿就开了窗口收留弃婴,是太后的主意,想着不论如何,先把没有去处的孩子救活要紧。
而育婴堂才刚开始建立,食堂宿舍婴儿房都还没有准备好,此时招工,不是很好安排。
“那不是来应聘的,是想扔孩子。”彩云听见彩月询问,叹了一口气,说:“被我不小心撞见了,大约太过羞愧,吓得差点儿跑了,我见她可怜,便假作不知,当成来应聘的,把人招进来了。”
又道:“天下扔孩子的人那么多,少见心虚愧疚的。我瞧她恋恋不舍,羞愧得不敢抬头,大约是真的遇到难事,便想着到了育婴堂,有口饭吃,她们母女都能活命。”
“你还没瞧呢,便知道是母女了?”
“这还用瞧?猜也猜出来了!”这年代,便是家里养不活,谁不会把男娃扔了,便是养死了,男娃也能死在自己家里。
彩月叹一口气,到底不再说什么。
刚准备去看昨夜新送来的孩子,却听厨房那头惊叫起来。
彩月和彩云吓了一跳,对视一眼,立刻跑了过去。
就见那黄皮寡瘦的女子,正抱着一个大海碗,正趴在桌子上呕吐。
“怎么回事?她这是病了?快去叫大夫呀!”
“还用叫什么大夫,她这是饿的久了,一下子吃太多,把自己给吃吐了。”负责打饭的厨娘晃着勺子说了一句,又对女人道:“早跟你说了不能吃太急不能吃太急,瞧见了吧……哎哟我的娘,吐了就吐了,怎么还能再吃回去,快把她拉开……”
彩月和彩玉一阵恶寒,赶紧把正准备将吐出来的饭渣再吃回去的女人拉开,一边恶心得跳脚,一边骂她腌臜:“可警醒着点儿吧,你当咱们这是什么地方?这是神女殿下创办的育婴堂,少什么也少不了你的吃食。”
“快快快,把她拉出去漱漱口,我的老天爷,这回算是开眼了……”
一群人七手八脚,好不容易,才终于把女人弄出去。
桌子另一边,原本也在狼吞虎咽的祖孙俩见状,赶紧放慢了吞咽的速度,免得自己也和她一样出丑。
厨娘洗了手,见他们如此拘束,便道:“咱们殿下说了,在咱们这儿干活儿,是绝不会让人饿肚子的。你们想吃多少都有,便是吃吐了,也没人说你们浪费。但有一点,一定要干净,懂么?不能搞得太腌臜了。”
俩人连连点头。
老妇人端起碗又喝了一口汤,她身边的少年咧嘴讨好地笑了一下,问:“大娘,那我,还能再吃一碗么?”
“能!怎么不能?”
厨娘打手一回,又给她上了一碗白菜炖肉,外加两个馒头。
见她吃得欢实,厨娘也高兴地扬起了脸,笑眯眯地问:“姑娘,你今年几岁了?个头不小啊!”
就算是男子,她这个个头,也算中等了。一个姑娘,能长这么高,要么是家里舍得喂,要么是天赋异禀。
少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那碗里的肥肉被炖得烂烂的,一咬满口油。
白菜是放足了香料,吃到嘴里,又香又甜,无法形容。
还有那两个大馒头,洁白渲软,不知道是怎么蒸出来的,好吃得让人咬舌头。
她听见厨娘和自己说话,想回答,嘴里却光顾着嚼肉,根本腾不出空闲。
好不容易,一口肉咽下去,她才终于找到机会说话了。
道:“回大娘,我今年十六了,个头是高些,随我爹,嘿!”
“好好好,十六好啊,这年纪,说不得还会长呢!我们殿下说了,姑娘家就是要长得壮长得高,那才叫好。”
“娘娘圣明,娘娘慈悲!若不是神女娘娘,我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
“好吃就吃吧,你是识字儿的,往后就是孩子们的老师。殿下说了,这样的人才,可得好好敬着些。”
原来是应聘去学堂的先生,只因为那边来应聘的,都是男书生,她们祖孙两个女人住在那边怕是不方便,便暂时安排在了育婴堂这边。等过些日子,教室宿舍收拾好了,才搬过去。
一顿饭吃完,日头也出来了。
厨娘带着两个小姑娘,又开始摘菜淘米,准备做午饭。
别看她们这边儿人少,但学堂那边是饭菜,也是这边管呢。
那边人多,得早些做好了送过去。
不过没事儿,就是忙,也只忙着一段日子,等人手多了,便好了。
其实在她看来,殿下也太过仁慈了些,做工的人,哪能喊疼叫累?
这么多的工钱拿着,这么好的饭菜吃着,还有什么可求的?
人啊!得知足。
这样的好日子,谁知道能过多久呢!
“这样的好日子,谁知道能过多久呢!”
同一时间,太守也在和自己的幕僚感慨:“自从这位来了,咱们的日子好过了一大截。城中的游侠混混少了,卫所的官兵有王府贴补,也不用饿得到处去抢。只是听说,京中来了圣旨,说要她回去,不晓得到时候女王爷还会不会回封地。”
“我看神女是不会回去的,这都多久了,完全没有要动身的迹象。”幕僚也在观察这位女王爷,可惜他身份低微,很难面见,只能隔着王府的作为,暗自琢磨。
太守的意见却不尽相同:“俗话说得好,君命难违。昭王便是不想趟京中那趟浑水,皇上有旨,她又能如何呢?”
“能如何?大人您怕是不知道吧?昭王把卫所和守备军的指挥使与右参政请去王府,已经两日没消息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088049/2763914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