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可宋婉从宜城打来电话,说了姜远寒的遭遇,他的内心开始有点动摇。
再到后来知道了姜远寒是姜超元的孙女,他的态度瞬间变了。
共患难过的两家人,不管时隔多少年没见,他都相信霍家人的人品。
至于姜远寒离过婚的事,一定是她前夫家的问题,害得她受了这么多苦,霍逸峰心疼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她?
虽然表面上没人点破,但这顿饭之后,他们心里其实已经默认,这姑娘就是儿媳妇的人选了。
姜远寒当然察觉得到,只是此时的她,没心思去回应那些情感的动向。
她的注意力全在剧本和明天的会议上。
第二日一早,文联机关大楼外,一辆黑色小轿车稳稳停下。
宋婉送她来,只在门口叮嘱了一句:“别怕他们,你是靠作品站起来的,哪怕谁酸两句,也别怯场。”
“我知道,宋阿姨。”姜远寒一笑。
文联座谈会,是这部剧本进入拍摄流程的关键一环。
虽说有市里推荐,又有宋婉带路,但文艺圈终归是个讲圈层的地界。
进门时,她就感觉到了那份冷与热的分明。
偌大的会议室里,三排半圆桌围着投影屏幕,座次按单位和资历划分。
前排坐着的多是京影学院、上戏、剧协和资深评论人,年纪偏大,神色各异。
后排是些年轻的影视公司制片人与编剧、表演专业的新秀。
姜远寒落座不久,身旁就有人低声议论:“她就是写《无声》的那个?”
“听说是宜城那个农贸市场里出来的……”
“啧,一线编剧都排不上号,怎么就能进来?”
“听说是宋婉带的,圈内没人认识她。”
“哦……原来是有后门啊!”
姜远寒听得清清楚楚,脸上却没露出什么。
很快,有人当面试探了。
一位穿米白西装、戴着银边眼镜的男士坐到她对面,带着点揶揄:“姜编剧,《无声》我看过些片段,确实挺有泥土气,是你自己写的吗?”
姜远寒抬眸,语气温和却一字不让:“当然是我写的,您有什么指点吗?”
男人笑了笑:“我觉得你写的东西,真实归真实,就是文学性不够,结构太散,太生活化。你们那边讲究接地气,但创作不能只是贴地飞行,还是得有高度。”
她笑了:“那可能我们对高度的理解不一样。”
“哦?”
“我师父说,能把街头巷尾说清楚的人,是会说话能把平凡人写入心的人,才算写得好。”
那男人脸上掩饰不住的嘲笑:“你师父什么来头,是你们那里的教书老师,还是不入流的写手?”
姜远寒眼神微冷,但语气依旧平静:“都不是,我师父叫张景山,是个退休的编剧。”
会议室内原本嘈杂的气息短暂一滞。
有人轻声问:“是写烟雨的张景山老师吗?”
姜远寒没否认。
众人更是眼睛都瞪大了。
张景山写的剧本曾经轰动一时,在业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很多业内的编剧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
可惜他不再出山,连徒弟都不多收一个。
如果她真的是张景山的徒弟,那肯定有不同寻常人之处。
姜远寒缓缓开口:“我师父给我讲过他这一生写的第一篇作品,是为了替村里一个被冤枉的老人喊冤,他当时二十岁,那篇稿子被退回来三次,他说,从那以后他就知道,文字有锋利也有软肋,最怕的不是写不好,而是没人愿意听。”
(https://www.bshulou8.cc/xs/5047424/2439764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