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
紫宸内殿,父子局还没有结束。
李适说道:“父皇,儿臣以为王臣真是古今罕见的良贤、贤臣以及忠臣,将来必定会成为大唐的社稷之臣!”
“或许吧。”李豫这次没有坚持己见。
顿了顿,李豫又道:“不过你须记住,王臣此人,需慎用。”
“慎用?”李适蹙眉问道,“王臣此人堪称是千古难觅之良将,纵然相比李卫公或者大汉冠军侯也是毫不逊色,不用,岂非可惜?”
“欸。”李豫摆手道,“朕说的是慎用,不是不用。”
李适听得有些犯迷糊,当即叉手说道:“还请父皇明示。”
李豫沉吟片刻之后说:“慎用之意便是,用之冲锋陷阵可,独领一军则不可,用之中央禁军可,外放藩镇则不可。”
言下之意就是,既不能让王臣独领一军,也不能外放藩镇,而只能将他留在禁军担任兵马副使或副都虞候等差遣。
李适再一次表示反对。
“父皇方才提到曹操,儿臣也想对父皇说一说曹操。”
“曹操曾经对曹丕说过一句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儿臣认为非常有道理,所以对王臣,儿臣要么不用,若用就不会加以任何限制。”
顿了顿,李适又说道:“儿臣坚信王臣不会成为司马懿。”
说这话时,李适眼前一下又浮现起王臣手持“大唐万年”的高大雄壮的背影。
“太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了。”面对儿子几次三番的顶撞反驳,李豫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流露出欣慰之色,随即又说,“以年龄论,王臣跟太子你同辈,这是上天赐你的臣子,所以怎么用他,你自己看着办吧。”
“父皇,儿臣能用好他。”李适自信的说道。
“一定能让他成为刺向吐蕃人的一杆锋利的马槊!”
“太子,你想好了就行。”李豫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似乎有些累了。
顿了顿,李豫又接着说:“让董休接任宣慰处置使,接管神策军,再在政事堂下设枢密院,并由董休兼任枢密使参与廷议。”
“父皇!”李适顿时间热血上涌。
“儿臣,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许!”
……
时间很快来到了下午。
李清婉看着插满了箭簇的细鳞甲,哭得梨花带雨。
敢情是李清婉跟他聊天的时候说她也喜欢穿戎装,王臣一看李清婉的身高差不多也有一米七五这样,勉强也能穿自己的铠甲,当即便让九伯去前院把自己的细鳞甲取来,结果就发生了这一幕,李清婉哭了个梨花带雨。
“欸欸,娘子你咋哭了?别哭啊。”
王臣有一点懵,我们俩今天才刚见面,还不到这程度吧?
其实王臣错了,他们两个虽然是今天才刚刚见面,但是李清婉对王臣的关注和情感成本投入却从去年六月就已经开始。
整整一年,李清婉每天一睁开眼睛想的就是王臣。
整整一年,李清婉满心满眼都是婚约,都是王臣。
尽管唐朝风气相对开放,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样管用,所以李清婉早已经从心理上完成了从李家小娘子到王家娘子的转变。
也就是说,李清婉内心早已经以王臣的娘子自居。
这会看到王臣的甲胄上插满箭簇,就不可避免的想到他在战场上遭受的凶险,就不可避免的感到心痛,自然而然的就会落泪。
王臣的安慰反而让李清婉更加心疼。
摸了摸已经变形的胸甲,再轻轻摩挲着王臣胸口,李清婉轻声问道:“疼吗?”
(https://www.bshulou8.cc/xs/4993456/2829476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