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太子殿下就真的不担心王臣会带着安西军在西域裂土建国?

“太子殿下他同意了。”王臣说道,“明天他就会在政事堂上提这件事,我也相信太子殿下的提议一定能获得通过。”

……

第二天,李适真就在政事堂上提出了移民戍边这件事。

“移民戍边?”元载、王缙听了之后一下子就蹙紧眉头,只有裴冕脸上没什么表情,反正他就是来凑数的,只要附议元载就完事。

说起来,移民戍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春秋战国时,楚国就曾大规模移民戍军。

秦朝时,也曾经征发逃奴、罪犯到象郡、南海及桂林。

到汉武帝时,更是一次就移民七十万人充实北方各郡,此举不仅减轻了大汉朝廷的财政压力,也确实强化了边境安全,堪称良策。

尤其是现在大唐人多地少,就更加适合往外移民戍边。

所以移民戍边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够向安西移民,就算移民,也应该向陇右、河西及朔方各州移民,这一来不仅可以强化陇右、河西、朔方的边境安全,还能够极大的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以及京畿道、都畿道人多地少的难题。

当下元载说:“太子殿下,移民戍边臣等赞成,但是往安西移民,臣等坚决反对,当务之急,是向陇右、河西及朔方移民,而非安西北庭。”

“老臣附议。”王缙也跟着说道,“断不可向安西移民。”

李适皱眉道:“两位相公,你们是担心安西北庭会独立建国?”

元载回应道:“臣绝不怀疑安西北庭将士对大唐、对圣人的忠诚,然防人之心不可无,身为大唐朝廷之执政,臣必须得对大唐,对圣人负责。”

“果然。”李适摇了摇头,又道,“两位相公可知安西北庭诸方国为何会降了复叛,叛了复降,大唐开国以来一百余年,从来就没消停过?”

王缙道:“因为诸方国未曾教化,不识王化,畏威而不怀德。”

“然也!”李适道,“所以才要移民戍边,以我汉民教化狄夷,令其识王化而怀德,如此不出三代,安西四镇以及北庭便永为汉土。”

【注:唐是国号,但是唐人包括皇帝皆以汉人自居。】

【注:唐军都以汉军自称,诗人写诗只称汉军、汉土、汉家。】

顿了顿,李适又接着说道:“相比诸方国之狄夷蕃民,识王化并且怀德之汉民终归会更加心向汉土,两位相公以为呢?”

政事堂的廷议结束了。

元载领着王缙、裴冕一起走向建福门准备回家。

王缙有些感慨,对元载说道:“右相,你的这位内侄真是明见万里,他的那句功成不必在我,当真发人深省,纵然百十年后安西北庭当真裂土建国,与大唐也是兄弟之国,面对回纥、吐蕃等狄夷时亦可互相扶持,互为臂助,毕竟是汉土,毕竟是汉人!”

“是啊。”裴冕也跟着附和道,“我原以为王家小郎君只是打仗厉害,却没想到在治国之道上竟然也有如此深的领悟和造诣,真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不出数年必定出则为独领一镇之大将,入则为统率百官之宰相,王家郑县房这是又要起势,忠嗣公若是泉下有知,当可以瞑目矣。”

“王臣与郑县王家已正式决裂。”然而元载的心情却不好。

甚至,元载还隐隐的有些担心,因为王臣展现出来的能力实在太强了,成长的速度也实在是太快,快到让元载也开始担心。


  (https://www.bshulou8.cc/xs/4993456/2829474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