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以死明志?我帮你!
被怒火烧昏头脑的大臣们,一见到曹长卿,脑袋便清醒了一些。
连赢庄这等天人修为都能够被曹长卿挡下,他们哪敢动手?
只是虽然没有动手,但却指着李斯大声怒骂,那副模样,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
本来,这次早朝开始的时候气氛还挺不错,大家觉得安安稳稳过完这个早朝,就可以回家过年休了。
却没想到,李斯这狗贼偏不让人省心,竟然在这时候提出这等事情!
这是不让人好好过年啊!
其心可诛啊!
大臣们越想越怒,有的大臣已经绕到了曹长卿身后,准备将李斯拖出去了。
就在这时,突然一声巨响从上方传来。
大臣们连忙抬头看去,只见嬴息面色铁青,望着大臣们的目光中充满着杀意。
“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一声呵斥,再加上嬴息释放出来的恐怖气势,直接让原本吵吵嚷嚷的大殿安静下来。
围堵李斯的大臣们,好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瞬间冷静下来,连忙低着头回到原本的位置上。
“李斯的提议,是在为大秦着想。你们呢?这么着急的反对,莫非你们是其他六国的内奸?!”
嬴息充满压迫力的目光,一个一个扫过刚刚那些要动手的大臣。
当前的大秦,虽然于其他国遥遥领先,但在历史大势之中,依然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地。
而之所以落后,除了最基础的生产力,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制度不行。
举荐制,虽然执行了千年,但弊端极大!
那些藏在民间的人才,发掘不足十之一二。
这个弊端并非没有人看到,只是反对的势力太大,所以没有人敢提出来。
嬴息却不同。
嬴息知道,改革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动刀子的!
所以,在此之前他才会表现得如此强硬。
只有强硬,才能让其他人闭嘴。
只有强硬,才能顺利推行新的制度!
可以说,嬴息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日!
那些反对的大臣们听到嬴息的话,连忙高呼冤枉。
什么只是反对李斯提出的废除举荐制的提议,怎么就成了内奸了?
这个罪责,他们可待担不起啊!
“殿下,我大秦延续千百年,举荐制也延续了千百年!可以说,举荐制就是我大秦的根基啊!不可废除啊!”
“是啊!即便要废除,此事事关重大,也须等陛下醒来之后再议吧!”
“对对,等陛下醒来再议。”
刚刚极力反对的大臣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极其合适的理由,最后齐声道:“臣等请殿下待陛下醒来后再议!”
嬴息冷笑一声,这些大臣说得冠冕堂皇,什么大秦的根基,分明是他们的根基!
还有,要等嬴政醒来?
他已经等不及了!
科举制,虽然在后世看来弊病不断,但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针。
不仅能够让大秦焕发活力,更是能够让其他六国的子民对大秦产生归属感!
毕竟,其他六国之前使用的也是举荐制。
而大秦如果采取科举制,无异于给那些子民一个踏足朝堂的机会!
到那时,所有人都会拼命想要跻身朝堂,同时,还能够趁机完成书同文的大业!
这等大事,岂能静等?
望着满口等着嬴政醒来后再议的大臣,嬴息冷笑一声。
“好啊,你们既然愿意等,那你们便去秦王殿外跪着,等着父王醒来吧!”
正在叩首请求的大臣们顿时僵住,背后冷汗直冒。
现在的这一幕,和几天前的那一幕,何其相似?
那些宗亲,也是跪在秦王殿外面等着,然而他们没有等到陛下醒来,反而等来了殿下的屠刀!
一想到昨天的事情,不少大臣们颤抖起来,然后一点一点向后退去。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十几名大臣冥顽不灵。
“倘若殿下一意孤行,臣只能以死明志!”
一名老臣从地上爬起来,带着一丝威胁说道。
其他的老臣也纷纷从地上爬起来,站在那名老臣身旁:“臣也愿以死明志!”
“臣也一样!”
这些大臣说得斩钉截铁,但却没有一个有要以死明志的行动,只是站在那里,逼迫着嬴息表态。
毫无疑问,这些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早就看穿了这些的嬴息目光一扫,将这十五人记住,然后对大臣们挥了挥手。
“你们都让开些,免得他们以死明志的时候,血溅到你们身上。”
哗啦啦——
大臣们连忙一哄而散,将大殿最中央的位置让给了那十五名老臣。
“各位动手吧。”嬴息一脸笑意的说道。
被晾在中央的十五名老臣不由得目瞪口呆。
事情为什么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他们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殿下不是应该无奈之下答应吗?
怎么会闹到这个份上?
正当这十五个大臣懵圈的时候,嬴息又冷笑了一声。
“怎么?自己对自己下不了手?”
“既然这样,来人。”
咚咚咚!
韩信带着十几名侍卫从外面踏入大殿之中。
“请殿下吩咐!”韩信一抱拳。
“他们想要以死明志,但却下不了手,你帮帮他们。”嬴息挥了挥手。
“喏!”
韩信答应一声,随后猛一挥手,跟进来的侍卫们立刻分散开来,一人抓住一个大臣,然后拽着脑袋来到柱子前。
砰!
几道闷响同时响起,跟着就是一阵惨叫声。
懵圈的大臣们终于回过神,连忙大喊了起来。
“殿下,老臣错了!饶命啊!”
“老臣只是说着玩的,殿下别当真啊!”
“痛,快放手,放手啊!”
他们只是按照固定套路,表达一下自己坚定的决心而已,不是真的要以死明志啊!
然而,他们的求饶声很快便停歇。
大殿中金色的柱子上,殷红一片。
宛如死狗的大臣尸体,很快被拖了出去。
大臣们重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闻着空气中的血腥味,噤若寒蝉,连头都不敢抬。
甚至有些大臣浑身都在颤抖。
刚刚,他们旁边还站满着同僚。
只是片刻,已经少了十五个。
仅仅因为他们按照惯例套路以死明志。
(https://www.bshulou8.cc/xs/4979219/2847788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