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开国之初,宰相未定,永初帝想效仿前朝设四位老儒封作春夏秋冬四官,四位老儒都是名扬天下有学问的人,可才设了两年,永初帝便只用袁礼贤了,另外三位还干回本行去教书。广德公主把这一封千字不到的奏疏看了两回,心里倒可惜起来,袁家若早知以后就谋反的罪名按在头上,还不如就回龙门山开馆讲书去了。她一回神,就见刘惠媛已经绣了一行,个个字都只有龙眼大,按这么个绣法,等太后回来,这三尺绢纱就能送上去了。沉香在窗外冲广德公主招一招手,广德公主抿着嘴笑起来,立起来整整衣衫,对刘惠媛刘晓晓说道:我去找哥哥,你们忙着。沉香身后就跟着小顺子,小顺子压着声儿蹦豆子似的一连串报给广德公主听:可巧今儿是望日吃面,肉卤调得咸了,忠义侯二公子连喝了一壶茶,这会儿正往净房跑呢。这个热闹不亲眼瞧见实在遗憾,广德公主戴着帏帽出了九仙门,小顺子一亮金鱼符,卫兵就退到一边,广德公主先进院门,四处寻找杨思召的身影,还没瞧见杨思召就先遇见了魏人杰,他才轮值回来,解下佩剑拿在手里:你怎么来了?你哥今儿不来。卫修是被缠得没法子才调开了日子,自从两人在上林苑里画地为阵打过一仗,魏人杰就不肯放过他,天天逮着他一道打仗,院子门前的沙土上画的一道一道,两人一开打,就有人开赌,越玩越大。魏人杰万事不管,卫修却比他懂得些道理,只得躲了他,不同他一道当差。魏人杰一说起卫修不在,便觉无趣。广德公主虚应两声,就见杨思召抱着肚子过来,一看见她先是眼睛一亮,跟着口里哎哟一声,夹紧双腿一步一步往回挪。
广德公主一句一句同魏人杰搭话:我也是来了,才知道他调了日子当值的,你妹妹什么时候进宫来?我得了许多好玩意,叫她跟着你娘进宫,来找我玩儿。两三句话间杨思召出来了又进去,进去了又出来,眼巴巴看着广德公主,懊恼这番丑态全被她看见,广德公主看他面上煞白,心里满意:我哥哥既不在,那我回去了。身子一扭,立时笑开,春日还长着,打定主意叫他时时拉肚,最好能叫他丢了差事,轻易不能再进宫来。
广德公主也不问小顺子是怎么办事的,只要办成了就行,让沉香给了他一袋银珠子:我也不问你怎么办的,找谁办的,你隔个几天去关照他一回,我见着他便气不顺,最好往后别在宫里见着他。小顺子麻利应了声是,他自个儿没露脸,找的是值房里的洒扫太监,连自己是哪个宫的都没透露,能进宫当太监的,家里都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见着银珠子还有什么不肯干。广德公主心情大好,回去的时候脸上都带笑,还把自己去找哥哥的事儿告诉了新安公主,新安公主一听就蹙蹙眉头:你可真是,怎么自己就去了,使人叫你哥哥来就是了。广德公主笑嘻嘻挽着她的胳膊:我下回穿胡服去。永初帝给了她金鱼符,便是许她可以在宫城中来去,作男装打扮,就更不惹眼。新安公主摸摸她的头:那倒是,往后你出宫去书库还是作男装打扮的好。跟着又问她:你那幅绣经绣得如何了?新安公主心里也知道她是没这个性子坐下来绣花的,提点她一句:算着日子,你祖母再有几日就到了,你那东西也该早些送上去才好。没想到她来得这么快,广德公主有刘惠媛刘晓晓两个,那一整幅经书,她也就描了头两个字而已,这会儿已经绣了大半,等赵太后回宫来,已经能呈送给她了。
姑姑别替我担心,我可听说祖母一这回,是把老家那些同姓的都一并带过来了。广德公主觑着新安公主的脸色,见她果然脸上不好看,知道这是原来永初帝不在身边时,受过婆婆的气。乡下人家,恁是神仙妃子也好,进了秦家的门,就是秦家的媳妇,看新安公主吃穿用度说话行动都与人不同,自然样样都要挑剔她。秦家原来穷得无处埋骨也无娘家人过来帮手,一等永初帝发达了,赵家一个个都过来攀附,新安公主见着这些人心中着实厌恶,来一趟打一趟秋风,从头到脚换一身新的回去不算,又要粮又要钱,后来干脆就在秦家住下,让新安公主管一众姓赵的衣食住行。同村人如何讲理,安排不好,便是她这个当儿媳妇的错,赵太后爱听人说她的不是,赵家人这两片嘴皮便没合拢过,若不是这些赵家人出力,两婆媳的关系也不会差成这样。广德公主跪在榻上替姑姑捶肩:依我看,姑姑也不必烦恼,他们来了,自有人安排他们,姑父这些年都压着没给封号,难道他心里竟不明白?新安公主按住她的手,叹一口气,养了几个儿子,没一个能说这些贴心话的,也只有广德公主是个女孩,眼看一天比一天大,果能体谅她的难处,看了她一眼:这些苦楚,男人家怎么理会得。又不能在永初帝面前翻旧帐,叫他心里不舒服,可这家子要在姑姑面前摆谱,她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她陪着新安公主叹息了两声,扯着她的袖子;
依我说,姑姑就别管了,定什么爵位得什么封号,那都是姑父的事儿,本朝上可只有四位国公。新安公主抬眼看她,见她一脸孩子气的挨在自己肩上,还当她是长进了,原来是随口一说。道理却是有的,永初帝在封号上卡得很紧,刘家是辅国公,魏家是成国公,袁家是宣国公。刘家自不必说,魏宽也是赫赫战功,袁礼贤一路跟着永初帝作军师,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赵家又有什么功德,纵提出来也不能服众的。总有礼部去拟章程,前朝便是外戚干政,沈青丝的兄弟父亲把持着大半朝政,赵家人就是想,朝上那些大臣也绝不肯。永初帝待赵家,全看在赵太后的面子上,等赵太后病故,赵家人就连个正经的职位都没有了,为着赵家这些人跟永初帝生份,得不偿失。新安公主有此担忧,便是为着赵太后自来就是个不讲理的人,甚都没有的时候,还想把新安公主陪嫁的田地分些来给自己娘家人,何况是自己儿子的天下。广德公主给姑姑揉了左肩又揉右肩,天下可不是田地,给田给地也没什么大不了,给官职便关乎民生,她这些日子把袁礼贤的奏疏俱都看过一回,别人许还罢了,头一个不答应的肯定是他。太子晋王没到,太后的船队先到了,一路浩浩荡荡回宫,永初帝有政务,新安公主领着一众妃嫔在寿康宫春晖殿中迎接。
(https://www.bshulou8.cc/xs/4967194/1111093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